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没有网瘾戒不了--国内6大高手救治网瘾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孩子上网吗?玩游戏吗?泡网吧吗?

他,上瘾了吗?你,有办法吗?

这里有给你们的办法,还有给你们的信心。

《家庭》资深女记者真实再现国内6位教育专家救治网瘾青少年的全过程。知名教育专家周弘、陶宏开,平民教育者杨顺德、皇甫军伟,心理学教育工作者杜俊鹏和袁荣亲,各施各法,各显其招。精彩的故事及专家们对网络成瘾原因的分析和治疗方案,不仅对您,更对您的孩子具有极大的帮助和启迪;如能身体力行,就没有戒不了的网瘾。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为本书作序。

目录

01 网瘾:越是依赖越是无奈

  扫描 那些可怜的父亲母亲

镜头一:母亲给网吧老板跪下了

镜头二:父母在网吧门口蹲坑守候

镜头三:被跟踪,儿子说其实他也累

镜头四:找不到儿子,她走了近千家网吧

镜头五:千辛万苦找到了,儿子却不肯回家

镜头六:有泪有血,她被亲生女儿砍伤了

链接 寻儿日记

链接 一位母亲给陶宠开的信

  惨剧 网吧猝死一再发生

镜头一:医生赶到时,少年已没有了呼吸和心跳

镜头二:儿子的尸体就放在网吧门口,而网吧还在继续营业

镜头三:她抚摸着养了整整十九年的独子,没哭出一声,就昏了过去

  特定 大儿子猝死网吧,小儿子又沉沦网游陷阱

17岁儿子猝死黑网吧

她扑通给网吧老板跪下

伤心母亲在儿子坟前自杀

  罪案 未成年人犯罪半数系上网诱发

镜头一:暴力游戏着魔,从网上打杀转到现实犯罪

镜头二:“反恐精英”成杀人凶手

镜头三:一言不合,16岁少年网吧举刀杀人

链接 网吧暴力案多由暴力游戏引发

02 不是不乖,网瘾是种病

03 陶宏开:宣战网瘾第一人

04 杜俊鹏:我用苦难教育孩子

05 周弘:夸出好孩子

06 袁荣亲:打开孩子的心结

07 杨顺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08 皇甫军伟:让孩子树立奋斗目标

后记

试读章节

网吧和网络都不是个坏东西,但如果青少年迷恋网络成瘾。那就有了悲剧。

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患了网瘾的孩子,这个家就有了一本血泪史。孩子迷上网络游戏后,成绩下降,经常逃学,甚至干脆不肯再去上学。天下哪一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心切?眼见孩子连学都不上了,他们怎能不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孩子患了网瘾,不仅学习差了,而且身体也差了。孩子在网吧玩游戏,常常连续几昼夜不合眼,脸色变得苍白,人越来越憔悴,目光也越来越呆滞,做父母的又怎能不心疼万分?在报纸上读到某某少年连续上网猝死网吧时,父母更是如惊弓之鸟……四川的一位妈妈在给《家庭》编辑的信中说,许多个深夜,她都只能在网吧门口探头悄悄地看儿子一眼,看到儿子在电脑前好端端的,心里多少踏实些。至于进网吧叫儿子回家,她是绝对不敢的——那样儿子就要另换网吧。为了不再满城寻找儿子,她只能这么悄悄地看儿子一眼,求个心安。

网络成瘾的孩子不仅身体受损,心理也越来越不健康,脾气变得暴躁,情感变得冷漠,他们朋友少,不爱与人交往,时间长了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也就是社交恐惧症,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进入社会、适应社会。

还有一些孩子不慎上了黄色网站,从此非常着迷,可内心又觉得看这些东西是不对的、不道德的,整天处于内心激烈冲突状态.时间长了就容易得焦虑症、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

为了孩子的学业和健康,有多少父母天天到网吧里去找孩子,而有的孩子怕父母捉他回家,干脆离家出走,到外地城市上网,一走几十天没有音信,父母哭十了眼泪,像疯了一样四处寻儿

几乎在全国每一个城市,都有奔波在大街小巷里寻找孩子的母亲,她们一家网吧挨着一家寻找孩子,泪水洒遍了城市的每一条街道……

就算留在家里,亲子之间也恐无亲情可言。据《深圳商报》报道,许多家长为阻止子女上网吧,采取过类似上锁、鞭打、甚至下跪的极端措施,而对于已经成瘾的孩子来说,游戏对他们一如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家长等于是剥夺了他们生存的需要:父母唠叨或许还能忍着,如果父母动手,他们就和父母动手厮打,甚至动刀砍伤父母,这个家从此就浸泡在泪水苦海里……P2-4

序言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全天候的:从十上的那一天起,就永远没有退休的可能,而且不准请假,不得偷懒,不可以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并且没有薪水——薪水得在其他地方挣,然后往这儿花;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冠冕,是终身制的:从加冕的那一刻起,就永远不会被褫夺,只是有时候,它带给你的不止是荣耀,还有紧张,还有压力,压得你甚至弄不清它到底是冠冕还是头箍,怎么让人有点喘不过气……

这种职业,这种冠冕,叫做父母。

北方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妈对儿子路那么长,儿子对妈扁担那么长。平实的话里,藏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是无限,一个是有限。

无限的关爱。无限的担心。无限的付出。而且,这付出多不求回报、甚至求不来回报。就算有回报,也不过是孩子的一个笑容、一点成长而已。说起来好像不太对等,可没有人觉得不公平。

我们理解这种不易,我们体谅这种苦心,我们想为这些人做点什么。于是,有了你看到的这个系列——家庭·父母心。

通过一册一册散发着油墨香的书卷,我们为天下为人父母者送上的不仅仅是教子的理念、经验和技巧,不仅仅是怎么去爱他们才对、才好,还有来自内心深处的同命相怜的关怀。

因为,我们都是父母。天下父母心,本来就是共通的,都是为了所有孩子都好。

2005年5月

后记

2004年当我采写的《根治网瘾,绝招挽救女中学生一家》在《家庭》杂志刊发出来后,我办公室的电话几乎被家长打爆了。虽然知道现实中的确有很多孩子患有网瘾,但亲耳听到那么多母亲的血泪哭诉,我既震惊又忧虑。

我的同事,家庭图书室的主任谭广洪和叶亦芃都是极富社会责任感的编辑,他们期望能就这个问题出一本切切实实帮得到家长的书。在他们的鼓励下。我对国内一些知名戒网瘾专家进行了深入采访。这些专家理念、方法各有千秋,但都非常实用,如宣战网瘾第一人陶宏开,寥寥数语即可神奇地打开孩子的心门;河北师大原动力中心杜俊鹏则认为,用苦难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戒网瘾;北京博尔达学校皇甫军伟相信,要消除网瘾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起人生奋斗目标;赏识教育专家周弘坚持,一旦孩子在现实找到温暖,网瘾几乎可以自动消失;心理学家袁荣亲告诉我们,只要能走进孩子心灵,就能根治网瘾;柳州铁路干警杨顺德则用行动证明。爱心加上尊重,定能根治网瘾……

在国内,其实还有一些用药物为孩子戒网瘾的专家。不过我和陶宏开先生一样,不主张把患有网瘾的学生当成吸毒者用药物来治疗,所以,我没有采访他们。

我在这里要诚挚地感谢那些耐心接受我采访的专家和家长,更要感谢家庭杂志社的社长徐春莲和总编辑郑子谦.没有她们的支持,我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么多的采访:还要感谢家庭杂志社图书编辑室主任谭广洪和编辑叶亦芃、翁容:也要感谢《新闻晨报》和《武汉晚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同仁对网瘾的报道,他们的消息、通讯和报道为本书提供了很多生动的故事。

翟永存

2005年9月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没有网瘾戒不了--国内6大高手救治网瘾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翟永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6026330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P393.4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1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