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人铺天盖地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继《镜中》、《与谁共赴结局》后的第三本散文集,书名就有着气势和幽默感。读她的文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又如大江东去,又如晓风的江南,滋润、养眼、养心,由衷地从内心喜欢。

该书动情、动人,对女性问题有着深刻、透彻、新锐和前卫的认识、关怀。无论是贵为“国母”的宋美龄,还是一代名伶胡蝶、天才作家张爱玲,抑或是当代的普通女子爱苏,在作者的笔下,她们都是那么的血肉丰满,让人惊叹,让我们可以重新理解那些美女的世界,甚至是作者的世界。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美人泛滥的时代。这是一个美人失去了标识性和真实性的苍白时代:美人在以可怕的迅速消亡。

因此我们更标榜她们:个性而热烈存在着的女人们。她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人,充满缺点,甚至不配好的命运。但她们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而活在喧哗世界的他处。她们永远是另一个。

无论是贵为“国母”的宋美龄,还是一代名伶胡蝶、天才作家张爱玲,抑或是当代的普通女子爱苏,她们的情感、命运都是一波三折、令人嗟叹。作者在不经意间的三言两语,都显出其文字和思想的新颖、鲜辣、智慧和厚道。

国内著名青年油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系主任庞茂琨的作品,又为本书增添了特别的意义。这位在国内以表达女性著称的画家,以男性的眼光和艺术家的敏感,传达了自己对女性、对美人的与众不同的审美。

目录

代序:上帝保佑美丽的东西

丹巴美人 

张爱玲:格外轻盈的放肆

宋美龄:南山上的艳与寂

曾家岩:胡蝴的来去

莲色无边

江山误美人

当白蛇遇到青蛇

“坏女人”万寿无疆

吴君如:草木成精

花儿

下半城的杂草与玫瑰

北海女子

总有些花朵要为早艳牺牲

查子王

寂地

花界

一瞥红字

与男人握手言欢

假如接吻变成了恐怖

今夜只能抵达被窝

霸桥的柳

下场

偷情

女人的欧洲

法兰西的情妇们

天鹅,这样承受箭矢

杜拉斯的跩

阿姆斯特丹的绯色表情

罗马的忧伤

野心

乱世多佳人

试读章节

     她的性

她在性上一直缺乏诚挚的关怀。她是渴望异性的——来自父爱、性爱和手足之情。但无论父亲、兄弟、爱人,所有伸向她的男性的手都冷漠、疏离、伤害。 这促使她把自卑埋得更深。她是不甘的,尽管她容貌平实,身躯庞大,性表现力有限,但仍是跋扈。 特别,在服饰上飞扬跋扈。那是她惟一能够把握的女性宣言,也算一种勾引,不合常理的,也就是胡兰成说的那种惊艳:惊也不是那种惊法,艳也不是那种艳法。 而她更喜欢低头——带着凄美之感的示弱,像一头大象请求抚爱,悲剧的,摇摇欲坠的。

更多时候,她是以机智来表达性感:知性女人的幽默、风趣、才华也能引起男人生理上的致敬。

    一

应该说,天生缺乏性感的她,在申张女人之魅上,有智有谋,段位极高。可惜,没有一个充满男性元素的对手——胡兰成瘦弱着江南才子的瘦弱,手臂也该是纤细。看张爱玲的时候,多少得作生理上的仰视。所以,与张爱玲的闺房之乐也就是:“两人坐在房里说话,她会只顾孜孜地看我,不胜之喜。”“两人怎么做亦不像夫妻的样子,却依然一个是金童,一个是玉女。”两个人不过是“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一夜就郎宿,通宵语不息。”

在爱人面前,张爱玲的才气百分百,却少了佳人的媚。女才子的艳“亦不过像数学的无限”,浓情,却无甚风致。

于是,胡兰成也很怅然,愤愤于天下人见了张爱玲只道文采欲流,连惯有的评头论足亦没有。他便为自己的惊动,当真的闻鸡起舞而患得患失了。这让人想起列侬的恨意:他为其他的披头士兄弟不想与自己的大野洋子性交,而想绝裂。

这类男人的爱好奇怪,壮阔得连妻子也要与普天下分享。骨子里却狭隘,小男孩式的害怕——怕自己得到的苹果不如别人的大。

如果说胡兰成与张爱玲之比,不过是39-23=15岁,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春色满园,性爱上怎么也可顺水推舟。到了赖雅,65岁男人给32岁女人的性爱恐怕只是强弩之末,鱼水之欢也许就是“理智的激情”了吧。可张爱玲竟为赖雅怀孕了——不可遏制的激情失误。可想,也有一晌贪欢。离疯狂或许远。可这样的昼夜,已是对胡兰成时代极具讽刺的突破。并简直要纠正我们对她的偏见:未婚怀孕,既使在当时的美国也是绯色事件,何况发生在两个多少有点名气的人之间。

原来,张爱玲的性爱,也是自顾自的,有着横了心的凛然。

想起她从香港赴美前的那张照片:侧面、低头,眉眼有无尽的淡愁。淡愁里却有跃跃欲试的锋芒。女人的骚其实一直潜伏于她矜持的态度里,暗香撩人如梅花功夫,却原来最势不可挡了。

我总在想,张爱玲性的最高境界该是无言的,手语的。而她却碰到两个饶舌的家伙。胡兰成身体的男性魅力实在有限,擅长的不过是言辞。老头子赖雅也以热带风暴的烈度,成为话语王者,其语言的强大掩盖了身体的衰老,以及心理的怯弱。甚至,他怕了张爱玲肚子里的孩子。他说:愿意担任张爱玲的丈夫,却不愿再做一个婴儿的父亲。

张爱玲干脆利落地做掉孩子,迅速成了赖雅夫人。一切都行云流水,简洁清爽——张爱玲一贯的风格,不小慈悲,不小儿女。

谁也不知,张爱玲第一次也是永远地诀别自己的母亲情愫时,真的没有背过身去,黯然神伤?但我断言,她与赖雅长达十年的婚姻生活,大多时候做的是无性夫妻,尤其是赖雅中风后。张爱玲当年是怎么写七巧来着:她试着在季泽身边坐下,将手贴在他腿上。声声逼季泽:你碰过你二哥的肉没有,你不知道没病的身子是多好的啊……没有性爱滋润的七巧,哭泣的时候也是恐怖的:背影一挫一挫,金钗乱颤,简直像在翻肠搅胃地呕吐。

张爱玲这样哭过吗?以中年的盛体面对老迈、中风的男人。她的悲悯注定她的克己,任劳任怨。东方女性的精神,让她可以无畏地奉献,从身体到才华,以及时光。而这一切,接近圣洁了,可圣洁得悲情万分。

            P15-P17

序言

    代序:上帝保佑美丽的东西

           黑子

很久以来一直都想给这个叫吴景娅的女子写点什么,算是哥们间的情谊,也是报答。她基本上是在我们眼皮下长大,那是我们都不愿想的事。但她还是长大了,如此有人文思想、深厚的怜悯,还写出这样漂亮的文章来,让我们赏心悦目,又汗颜。 

她的这本书真正的是美人铺天盖地了。她本人也应该算一个吧。对这样的话,她会娇喝一声:掌嘴!这应算是女人不好德行,心里边还是想让别人表扬美丽的,但嘴上叽歪。该批评。

她幽默自己是有争议的美人。我看未必。现在的世道,美人的真实性都难以确认,有缺陷的美人大概就像没施农药化肥而存在斑点的苹果,反而让人有所放心。何况,景娅是个与众不同、给人印象深刻的女子,她色彩浓烈的衣裙、叮当作响的配饰、热情的性格、飞扬的眼神、真诚的待人接物,都极富感染力,在人群中总能形成自己的引力和魅力,也可以说是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如果有一天真像她开玩笑说的:一贫如洗了,她会凭着自己的品牌找到战友和同志。

她是个极好的女子,善良、真诚、坦荡。难为她做得这样周全,孝顺父母公婆,帮衬弟兄子侄。连世界最艰难的继母她也做得真情真义。要来概括她的话,就是侠骨柔情。她敢作敢为敢承担,谁有难有苦,言语一声,她会两肋插刀,重庆女人的义气和热情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她有很强的民主思想和仁慈之心,充满了对万事万物的热爱和平等意识,乃至弱势群体,乃至动物、环境。

她又是容易被感动、懂得检讨、知恩图报的。且莫说害人之心,连防人之心也不曾有。她的周围得过她全心全意帮助的人太多,她总是不设防地投入感情,却往往被恩将仇报,利用她的人都心安理得。她也曾困惑,但下一次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一如既往地上当。很少像她这样心智成熟的女人,还活得如此感性、认真、单纯和仁爱。上帝对她的回报是——经历那么多背叛与伤痛的一个女人,仍是年轻的、有活力的,岁月没有给她留下什么负面的阴影。

她爱说那个意思——撒手。她认为有时撒手比获取还需要勇敢和大气。她几乎做到了收放自如,提得起放得下,有伟丈夫气。当年,在《重庆晚报》的工作人人艳羡,她觉得不爽了,放弃,去了北海吹海风。在北海及广西混得不错了,又不爽,毅然重返故里。谁个都觉得评高职的重要,她的硬件都过了,但要去勾兑评委,她不爽,宁可不要。她极端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幸福,不太会受外界评价的干扰,活得实在、丰盛,白担虚名的事情,她是不干的,所以也活得真正意义上的聪明和轻松。我们苦巴巴地活一辈子都难,她活了好多层面的精彩人生了,却举重若轻。

所以说,建立在这样心灵上的文字也是灿烂绚丽的人生大观,不看就像错过独特的景致。

《美人铺天盖地》,名字就有着气势和幽默感。这是她继《镜中》、《与谁共赴结局》后的第三本散文集。三本之间各相隔5年,时间保证了每本的真诚和饱满、纯度,不会是兑了水的劣质酒,而这样的东西现在已充斥我们的出版市场。文字垃圾的铺天盖地,让我们无所适从;太多矫情、克隆、假话、废话的文章为我们设下阅读的陷阱。有时,我几乎很害怕书籍。

如此现状下来读景娅的文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又如大江东去,又如晓风的江南,滋润、养眼、养心,由衷地从内心喜欢。

动情、动人是这本散文的第一好。现在许多文章是形式大于内容的草率之作,所写之物于他人是冷漠、疏离的,只靠一些花哨的言辞、夸张的论点夺人眼球,也不过是让看客们看看热闹。而景娅的东西用情之专、用情之深,都是罕见的。看得出她对笔下的人物没有居高临下的俯视和自作聪明的调侃,而是呕心呖血地怜爱、设身处地地体恤:在曾家岩徘徊来去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影后胡蝶也好,被亲人和自己的野心出卖,美貌和青春总付与血腥暴力和囚禁生涯的法兰西玛尔戈皇后也好,景娅对他们的剖析是很有力度的,甚至探入到最隐秘的地带,而理解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悲天悯人的情怀。她的美人们,无论男女,都是充满缺陷、千疮百孔的,但因为独一无二,或许就是因其弱点、悲凉,引发作者的关注、关怀,并且,由此影响着读者,使这些美人们具有了极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他们在文学的提升下血肉丰满,涅槃重生。

对女性问题有着深刻、透彻、新锐和前卫的认识、关怀,是该书的第二层意义。比起图书市场上大量所谓女性读本对女性话题小儿科的肤浅言论,浮躁的炒作,甚至是轻蔑女性的色情挑逗,景娅这本集子的立场是严肃、自尊的。或许是本身就从事女性媒体的策划和操作工作,抑或是她自己就是一个敏感、善于思考、知道责任的女作家,她的出发点和视觉一开始就具备了人文的力度,不是小女人和怨妇式的琐碎和唠叨,而是心胸宽广、见识丰富、心灵健康的大智大勇新女性的风范。她在这本书中几乎涉及了女性的所有敏感问题:男欢女爱、女人对男人的看法、女人的野心、女人的色情感受、偷情的社会背景、女人间的友谊与战争、女人的自然观……她对这些传统又万古长青的问题,有着自己颠覆性的阐述和观点。比如对杜拉斯和张爱玲等热门话题人物的解构,是哪怕学术界都从没涉及的新领域,完全可以提到突破性的高度来领会她这些散文的价值:不光是赏心悦目的美文,还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景娅强调她的这本集子是为女性读者度身打造的。好像这样的声音,在中国的图书市场并不多见。我的理解,这真不是一种炒作,更是情感和责任的倾斜。这几年图书市场的女性读本呈少男少女化的势态日益严重,女作家们纠缠于情爱、身体、自恋,男作家隔岸观火,失于真诚。而像景娅这样发自肺腑、止于体贴、同甘共苦的字字心意,我想,是会让女性读者感觉默契,共鸣共悲喜的。正因如此,这本独特的女性读本在散文史上将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绝不是夸大其词。

具有丰满的文学含量是这本散文集的第三大魅力。散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学载体。它发展到如今的物质时代,差不多是遭遇到灭顶之灾,成为许多伪文学者破坏文学的利器。谁人都以为可以写散文,谁人都可以糟蹋一番、不负责任,散文渐渐有了恶俗的名声。

写了十多年散文的景娅,一贯以写美文著称,其水准坚守了信、达、雅的原则,并像她对生活的激情和另类态度一样,总是出人意料,别具匠心,令人惊异、惊叹。

这本献给女性读者的散文集尤其感性,漂亮得用宛若游龙、翩若惊鸿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她已脱离传统散文的言志和主题领导的格局,呈现一种网状的内涵气象,峰峦万千,构解也是万千的。她给你的更多的是存在,不是结论,每个读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通达她的世界。所以,读她的散文始终充满着悬念和未知性,不知她会把你带到哪里。而往往出其不意的结局,像上帝之手把足球推进了球门,又会让你恍然大悟,感同身受。

说实在的,她的文章有着诡秘的灵气,轻盈却结实的构造,无法摹仿的气质,难以捉摸的路数。每篇之间,也具备独特的生命力和风格,冷幽默、细腻的刻画描述、柔软到骨子里、豁出去的硬朗,有大气也有婉约,真正的风情万种。这恐怕也是现在的文学作品同质化、克隆感十分严重的状态下,她总是拥有大量忠实的读者和引起不少评论家兴趣的根本原因吧。

这本集子的语言也非常漂亮、美不胜收,富有创造力、前卫又经典。读她的东西是一种语言的享受。此本集子中有许多堪称经典的作品,如《丹巴美人》就被全国不少散文书籍选登。曾有人评价她的作品是写给作家看的,意思是指其散文的纯粹质感。我也觉得就这本散文而言,不只具有市场的吸引力,更具有文学长久的反响。它的魅力是经得住时光冲刷的。该集中就选了几篇她写于十年前的作品,如《寂地》当年就很激发我的感触,这是当代散文中极少直面红卫兵、武斗、死亡、公墓等关键词的文字。而她又为它写了续文《花界》,延伸的何止是时间,也是更深郁的悲哀,让人读之情难自已。

记得圈子里一哥们曾遗憾地说,凭景娅的实力,如果地处北京、上海之利,早就全国出名了。我也有过同感。但现在不这么想了,我认为像景娅这本拿到任何地方去比都是第一流的经典散文,火爆起来是迟早的事,因为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五年前,景娅的父亲在泰国意外去世。他是去旅游的,景娅提供的旅费。她总想让父母活得更快乐更有质量。可是仅仅一天,她便与最爱的父亲阴阳永隔。父亲是她的文学导师、精神支柱,她的第一本散文集《镜中》便是父亲题写的书名。失去父亲,景娅几乎垮掉,最可怕的是她患上了写作恐惧症,一写字就泪如泉涌。她倒霉透顶,被车撞伤了腰,家里被偷盗……朋友都为她捏把汗,怀疑她会从此沉沦下去。

但景娅以这本集子宣告自己的再生,她毕竟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不轻易认输的斗志。她满世界飞,总会找到自己落脚谋生的家园。但愿上帝一直这样地保佑着她,保佑着美丽的一切。

         2005年5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人铺天盖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景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73663
开本 32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6: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