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代开始,“人文精神”成了大陆学界关注的话题。此后,“人文精神”逐渐成为一个流行语,频繁出现在各种文化和教育的口号中。人文精神既是一个引人人胜的话题,更是一个无限开放的思想平台。让我们悠闲地打开眼前这本书,以耐心和宽容来聆听来自不同学科的声音,放飞我们的心灵,共同去分享彼此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对于历史人物的感怀,对于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向往……
图书 | 人文精神与意义探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自1990年代开始,“人文精神”成了大陆学界关注的话题。此后,“人文精神”逐渐成为一个流行语,频繁出现在各种文化和教育的口号中。人文精神既是一个引人人胜的话题,更是一个无限开放的思想平台。让我们悠闲地打开眼前这本书,以耐心和宽容来聆听来自不同学科的声音,放飞我们的心灵,共同去分享彼此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对于历史人物的感怀,对于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向往…… 目录 前言 人文精神与意义探寻 一 人文精神的哲学反思 社会科学:科学还是人文? 肖峰 从科学走向人文:三种模式的比较 肖峰 哲学的可说与不可说 王义军 关于“Humanism”的两种解释及其翻译 赖辉亮 重评列夫·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 雷永生 二 人文精神与知识分子 剖析俄罗斯之魂——论别尔嘉耶夫的俄罗斯文化研究 雷永生 论知识分子和人文理念的建构——以“士”为基础的 考察 陆玉林 全球化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的危机 孟登迎 艺术良心:文学创作的“通灵宝玉” 王东成 “人格说”在文学理论中的现代性转化 于闽梅 三 人文精神的培育 论两种教育的融合 肖峰 大学人文教育的学科特性 孟登迎 略论文化素质的价值、内涵及其建构 王东成 论文科高校的逻辑教学与思维素质培养 谷振诣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 张子宏 四 历史与文艺中的人文守望 “少年中国”的追求和失落——简评少年中国学会 吴小龙 章乃器:不是匆匆过客 邢小群 论司马迁价值评价的片面性 刘国民 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非基督教运动的关系 薛晓建 史铁生:残障生存与个体精神旅程的哲理叙述 梁鸿 平民的歌者——试析黄建新都市电影 楚卫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文精神与意义探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陆士桢//孟登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藏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057793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6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4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