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那不勒斯王国史/克罗齐史学名著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批判》杂志上发表过的有关那不勒斯王国史的论文收集而成。本书是西方少有的研究那不勒斯王国历史的力作。在本卷后面,还放入了两篇不长的地方史的专论,这两个小地方的历史,可看作本卷主体部分所讲述的整个历史的一个微缩画卷。其出版对于研究欧洲中世纪史、近代史、欧洲南方史(意大利),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对了解意大利南方的历史和意大利民族统一的形成,对了解克罗齐的历史观,应是一部值得阅读和研究的经典性作品。

目录

说明

引言

一 “王国”及其内部冲突

二 “总督王国”,民族政治生活的缺乏

三 论战和改革,王国的恢复

四 革命时期和那不勒斯王国的终结

最后的思考

附编 阿布鲁佐两城镇

人名对照表

克罗齐生平著作年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王国"及其内部冲突

让我们从人们真正接受而且它也成为人们所说的那个“那不勒斯王国”的时代开始(因为就我们的目的而言,在前面附带提及一下它以前的时代就已经足够了),或像在意大利其他地方,用代称法称其为“王国”的时代开始。这个王国实际上是在西西里分离之后由诺曼一施瓦本君主国留下的那个王国。“西西里王国”曾充满朝气和未来,是年轻的大胆冲动的产物:它在形成了最初的、牢固的核心之后,便凭借武力和计谋进行新的攻占和吞并,不遗余力地进行扩张①。而“那不勒斯王国”却是软弱、失败和被支解的产物;约一个世纪以来,它以痛苦的努力,寻求但并未实现把分离的那个成员②和它本身结为一体。  

但是,尽管它被缩小了,可它作为继承者,实现了曾在罗马统治下出现过统一的南方意大利的一些地区的联合,虽然伦巴第人和拜占庭人段反复复地妄图把它们变成单独的独立的亲王国或变成东罗马帝国的单独辖地;虽然G.罗伯特和罗杰伯爵把它们几乎全部掌握在手中;虽然罗杰国王不但把它们全部掌握在手中,而且还给它们划出一条从未被改变的北方边界线。在诺曼一施瓦本时代,历史上和管理上被视为隶属西西里的卡拉布利亚诸地区已与那不勒斯王国相结合;西西里的新国王们一直想夺回它们,有时也曾短期地占有过它们的部分土地。但“王国”的那种领土的整一从未受到伤害;卡拉布利亚诸省很少受到威胁,只是短暂地被缩小过;13世纪,教皇们只是企图把从卡埃塔到萨莱尔诺,包括那不勒斯的坎帕尼亚和诸亲王国的一条地带变成教会的居住地;雇佣兵队长布拉乔只是想把他在托斯卡纳、翁布里亚和圣彼得的(指教会)财产中形成的控制权扩大到阿奎拉的郊区和阿布鲁佐的部分土地;15和16世纪之间,威尼斯人贪婪地盯上了亚得里亚海的属那不勒斯的港口,掌握了特拉尼、布林迪西和其他地方达十多年,在劳特雷克战争中又夺取了一些地方,但后来,很快就放弃了;1480年,土耳其人攻占了滨海城市奥特兰托的一个据点,但只在那里驻扎了一年;1500年,西班牙人和法国人在王国中间划了一条分界线,但由于时事变迁和两强之战及西班牙人的胜利,它很快便被取消了;总之,中世纪被分成碎块的情形从未再次出现。

尽管已经看出,那片领土的整体,那个由“巴里、加埃塔和卡托纳组成的奥索尼亚的一角”(此语出自但丁《神曲》的《天堂篇》第八章;奥索尼亚,在这里是指古代的意大利。——译注)缺少一个真正的自然的中心(贝内文托也不能被称为是这样的中心,尽管伦巴第的公爵们驻在那里,尽管曼夫雷德在那里进行了誓死的抵抗),但仍有人提出是地理的和政治的原因促成了那种联合,是那些明显的不存在的原因使得这几个地区能够对西西里、马尔凯、翁布里亚和罗马造成压力。

P37-38

序言

贝内德托·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年)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政治家,更是享誉西方的历史学家和史学理论家。

1866年2月25日,克罗齐出生在阿奎拉的贝斯卡塞罗里的名门望族,从祖父那代起家族迁居那不勒斯。早在少年时代,克罗齐就显露出对历史书籍的浓厚兴趣。17岁时,突发的地震夺去其双亲和姐姐的生命,他受了重伤;后移居罗马寄养在叔父、著名自由派政治家斯帕文塔家中。到罗马的最初数月,因失去亲人、病痛折磨、前途未卜,他常常夜晚蒙头大睡,清晨不起,甚至萌生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便克服精神危机,到罗马大学法律系注册,他并不专注听课,也不参加考试,而是去图书馆博览群书,研究自己喜欢的题目。  

20岁时,克罗齐离开罗马重返那不勒斯并在那里定居,立即开始历史研究。26岁时已完成《1799年的那不勒斯革命》、《那不勒斯的历史与传说》、《巴罗克时代的意大利》等历史学著作。但勇于探索的克罗齐对取得成绩并不满足,他通过驸维柯《新科学》的研读,眼界开扩、认识深化,对当时学术界盛行的实证主义总潮特别反感,决心粉碎“实证主义坚冰”。27岁时,他在彭塔亚纳学院宣读《艺术普遍概念下的历史》的论文,这标志其历史理论研究的开始。

从此,克罗齐对历史和史学的研究从未中断。他的历史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既有本国史(那不勒斯王国史、意大利史),又有外国史(西班牙史、欧洲史);既有当代史,又有近代史(文艺复兴、巴罗克、19世纪);既有政治一伦理史,又有史学史、美学史、文学史、戏剧史。他广泛深入研究了历史和史学的许多重大问题,诸如历史的当代性,历史著作的历史性、真实性、统一性,史学同哲学、文学、政治、道德的关系。克罗齐在史学理论和历史研究的两个领域均做出独特贡献。

正是在法西斯统治时期,随着将哲学思想同政治史、文学史的不断结合,克罗齐极大地丰富了哲学思想;尤其深化了历史理论问题,他逐渐认清它们就是哲学问题。起初克罗齐把历史学作为其精神哲学的终点,继而把自己的哲学称作历史方法论、绝对历史主义。虽然克罗齐是个书斋学者,但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从不退缩。1925年5月1日,由克罗齐撰写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在《世界报》上发表。这令墨索里尼大为恼火,先是对克罗齐进行诬蔑,继而游说拉拢,最后派匪徒捣乱并监视、跟踪,并把克罗齐排除在学术团体和公众活动之外。但近20年克罗齐却始终未向墨索里尼低头,他成为意大利知识界反法西斯的精神领袖,他用自己的历史著作及哲学著作同法西斯作战。在法西斯倒台后,他积极参与意大利共和国创建和宪法起草等政治活动。1947年后,克罗齐把主要精力转向学术研究。他先是在那不勒斯创建意大利历史研究所,后辞去自由党主席职务。1950年2月,他右半边身子麻痹。他预感到所剩时日不多,于是加紧整理未发表的文稿,并决定将他的私人图书馆(意大利藏书最丰富的私人图书馆)捐赠给意大利历史研究所。1952年11月20日,克罗齐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后记

《那不勒斯王国史》发表于1924年,1931年第二版和1943年第三版时,克罗齐作了部分修改和添加了一些章节,此后,该书不断再版。它是克罗齐史学的代表作之一,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历史观。

现在的这个中文译本是根据Laterza & Figli Bari出版社1966年的版本译出的。

在意大利史学界,那不勒斯王国通常是泛指由中世纪到1860年在意大利半岛南部(包括西西里)建立的国家。12世纪初,诺曼人把原由拜占庭人、伦巴第人、撒拉森人、穆斯林和意大利南方人所占据地区划归成一个国家。1130年9月,出现了西西里和阿普利亚(今普利亚)王国的称号,虽然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迟迟不予承认。12世纪后期,该王国归属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皇帝,在腓特烈二世时,王国达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顶峰,走在了欧洲各国的前面,但这一时期没有持续多久。对这一段历史,很多历史学家都大加赞扬,认为这是意大利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但克罗齐却认为,这段历史只是部分地是意大利的历史,因为在人们的头脑中,在意识形态上,在学术作品、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意大利的民族意识仍远未形成,甚至作为人口主体的人民,即意大利人这个整体性的称呼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西西里人、普利亚人、那不勒斯人等等。

12世纪下半叶,由于霍亨斯陶芬家族没有合法继承人,在教皇的怂恿和邀请下,法王路易九世的弟弟、昂儒的查理控制了这个王国,并把王国的都城由西西里岛的巴勒莫迁移到大陆上的那不勒斯,目的是把他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意大利的中部和北部,并指向非洲和东方,特别是指向君士坦丁堡。但他的残酷统治和苛刻的赋税政策引发出的1288年的西西里动乱(历史上又称西西里晚祷起义)使他的事业化为泡影。这次动乱的直接结果是使西西里脱离大陆,并落入西班牙人的阿拉贡王室之手。至此,西西里和阿普利亚王国一分为二,大陆上的王国始称那不勒斯王国。该王国在罗伯特统治期间(1309—1343年),曾一度繁荣昌盛,在意大利的政治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

14世纪中叶和15世纪,昂儒王室内部各朝纷争不已,在与西西里的冲突中不断败北。1442年,那不勒斯被西西里的统治者、西班牙的阿拉贡的阿方索五世击败。1443年,阿方索使用“两西西里王国”的国号,但指的是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其子裴迪南一世和其孙裴迪南二世仍沿用此国号。

15世纪末,那不勒斯王国不断卷入争夺意大利的斗争,但没有建树。1495年,法王查理八世曾占据这片土地,但时间不长。

16世纪,西班牙人重占西西里和那不勒斯(1504年),那不勒斯王国沦为由西班牙总督统治的国家,根本缺乏民族的政治生活。西班牙统治期间,爆发过马萨涅罗起义,但遭到镇压。

1701—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之战对意大利来说,是奥地利的哈布斯王朝取代了西班牙的统治,但对意大利南方来说,却使西西里在实质上摆脱了外国的统治(它被皮埃蒙特占有,虽说时间不长)。

1734年,西班牙王子、波旁王朝的查理,即查理三世,征服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并使之成为一个单独的由西班牙统治的王国。在此期间,贵族和知识界的大部分人效忠西班牙王室,意大利的民族意识仍未觉醒,只是到了19世纪初在意大利发生的民族复兴运动,才使民族意识最终形成,这为以后的意大利统一奠定了基础。

1799年,在拿破仑的控制下,那不勒斯曾短期地建立“帕特诺倍(那不勒斯的古称)共和国”。1806年又成为王国。1815年后的复辟期间,王国又正式地被称为“两西西里王国”,与欧洲的保守国家结成联盟。1820年爆发革命,波旁国王裴迪南一世被迫同意了一部宪法。1860年lO月,那不勒斯通过投票,赞成与北意大利统一。至此,那不勒斯王国才最终灭亡,意大利的民族统一才告完成。  克罗齐的《那不勒斯王国史》实质上是意大利南方人民逐步完成民族意识的历史,是南方人民精神进程得以体现的历史,是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也是南方人民为意大利的统一做出自己贡献的历史。

在这部史学著作中,克罗齐只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简单的讲述,因为他认为,历史事件已有较多的历史书讲述过了,所以,他重点讲述的是南方的思想史、文化史、文明史,或者说,重点讲述的是南方人民的精神进程的历史,并广泛地涉及到南方在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贡献及人民的习俗、传统等;且对此进行了批判性的评论,从而引发出自己的史学观点。

克罗齐认为,历史不应只是历史事件和年代的梳理,不应只是王侯将相的文治武功,那是历史编纂学的事情,而应该是人的思想史,精神发展史,是社会的文明史。他说:“像任何实践的和政治的问题是精神的和道德的问题一样,历史是人的精神发展史”(见本书第五章《最后的思考》第v节)。

作为历史大家,克罗齐拥有坚实、广博、丰厚的历史知识,占有纷繁复杂的大量史料,但他在写作时,能做到勾玄提要,使行文简洁而又观点突出。总之,《那不勒斯王国史》对了解意大利南方的历史和意大利民族统一的形成,对了解克罗齐的历史观,应是一部值得阅读和研究的经典性作品。

在克罗齐的这本书中,作者还罗列了一些参考书目,其中大部分是意大利文的,少部分是德文、法文和英文的。考虑到我国史学界有关意大利南方历史的外文藏书情况,译者没有译出。

最后,我要感谢Deglagaio TecIa女士,是她帮助我翻译了原书中的拉丁文;感谢我的研究生雷佳同学,是她帮我打字和做了一些文字的整理工作;感谢我的好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田时纲,是他督促我完成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

王天清

2004年1月15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那不勒斯王国史/克罗齐史学名著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克罗齐
译者 王天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52188
开本 32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2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546.3
丛书名
印张 1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