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话说长征(弘扬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长征,这条地球上美丽的红飘带,曾经并正在无数后来人的心中萦绕。长征的故事,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弥足珍贵的精神宝藏。相信现在的青少年,无论是重温历史还是初读长征故事,都会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启迪。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一切从他们的阅读需求出发,打破了传统的以时间为序的编排体例,围绕集中反映长征精神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从青少年感兴趣的角度选择组织材料,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翔实精美的历史图片,串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展示英雄的伟大形象。相信这是一本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书。

内容推荐

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永远是我们战胜艰难困苦、克敌制胜的光辉榜样。7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重走这条艰苦卓绝的长征路,触摸革命历史,激发红色激情,发扬光大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伟大壮举

踏上征程

由失利到转折

顺利推进

爬雪山、过草地

走向胜利

第二章 斩关夺隘

湘江喋血

遵义大捷

四渡赤水

西渡嘉陵江

强渡大渡河

直罗镇战役

第三章 力挽狂澜

战略大转移

“挺进贵州”

遵义会议

北上还是南下

胜利会师

第四章 将帅风范

长征中的红司令朱德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军神”刘伯承

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

“胡子”将军贺龙

第五章 民族情谊

影响革命前途的大问题

各族人民的共同胜利

彝海结盟:民族团结的典范

第六章 趣话长征

长征之最

长征中的胜利会师

长征中的女红军

长征中的外国人

后记

试读章节

嘉陵江,是长江在四川的一大支流,两岸悬崖峭壁,地势险要,江宽水深流急,凶险难渡,堪称天堑,易守难攻。可就在这险要的地方,红四方面军进行了著名的强渡嘉陵江战役,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如果说中央红军所进行的战役,是一曲曲激动人心的凯歌,是一首首回味无穷的诗篇,那么,红四方面军所进行的强渡嘉陵江战役,则精彩纷呈,振奋人心。

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特别是它的指挥员,个个年轻有为,朝气蓬勃,经验丰富。总指挥徐向前尽管年轻,但他从小就刚毅坚强,学识渊博。旧中国连年的混战,人民的水深火热,使他从小就立下了救国救民于苦难之中的远大理想。1924年,他投笔从戎,就读于黄埔军校,参加了大革命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参与广州起义后,他又来到了大别山,随红四方面军一起成长,先后担任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他领导红四方面军打了不少的大仗、恶仗,是一位令敌人闻之胆寒的红军将领。红四方面军的其他将领也个个勇敢坚定,智勇双全。

1933年冬到1934年秋,红四方面军以自己的英勇作战,顺利地粉碎了蒋介石精心策划的、总兵力达20多万人的“六路围攻”。顿时,红四方面军威名大振,迅速发展,四川军阀则胆战心惊,人心惶惶。为了歼灭红军,稳定四川军阀统治,蒋介石于1934年底又来势汹汹地布置了“川陕会剿”,企图再一次“剿灭”红四方面军,以绝后患。与此同时,中央红军也发来急电,要求红四方面军积极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因此,无论从打破“川陕会剿”来说,还是从策应中央红军的考虑来说,强渡嘉陵江西进是红四方面军当时的最佳选择和当务之急。嘉陵江之战无法避免。只有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一切牺牲,英勇斗争,取得嘉陵江战役的胜利,红四方面军才能生存和发展,中央红军才能更顺利地长征。

敌人也意识到了嘉陵江的重要战略地位,于是在嘉陵江两岸部署坚固的防线,毁掉渡船器材,妄图凭嘉陵江天险阻止红四方面军,消灭红四方面军。由于敌人已经在嘉陵江两岸修筑了无数碉堡,构造了坚固工事,还把江中的船只夺走、击沉、烧毁,因此,要西渡嘉陵江,就必须先扫除嘉陵江以东的敌人。红四方面军英勇作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消灭了嘉陵江以东的大部分守敌,控制了嘉陵江以东的广大地区,为西渡嘉陵江扫除了障碍,准备了条件。1935年2月底,一场强渡嘉陵江的战役拉开了序幕。

强渡嘉陵江战役,对于红四方面军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对于整个红军的长征,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来不得半点马虎。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深感责任重大,连日讨论作战方案,精心选择渡江地点。经过反复研究讨论,他们把渡江点选在了四川苍溪县的鸳溪口、塔子山、石家坝一带,因为这里是敌人的江防薄弱环节,而且江水流速缓慢,便于渡江。与此同时,他们还精心部署了行动计划:红三十军为渡江主力,渡江后协助红三十一军消灭剑门关守敌。红三十一军居右,渡江后消灭剑门关守敌,并保证红军右翼的安全。红九军居左,保证红军左翼的安全。总炮兵营则掩护红三十军强渡。

P40-41

序言

70年前的金秋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陇中高原胜利会师,历时两年、长达数万里的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结束。这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长征精神。如今,长征精神成为中华儿女乃至中华民族积极向上、整体奋进的一种精神动力,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时代!

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转折意义,谱写了一部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光辉史诗。对于红军长征的惊世壮举,当时的美国《时代周刊》评论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1986年,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重走了一遍长征路,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感叹道:“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了。”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地,其神勇和不畏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红军在长征中忠心向党、团结一致、严守纪律、艰苦奋斗、斗智斗勇、不怕牺牲的动人事迹,是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真实体现。

红军的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毛泽东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七律《长征》,对它作了形象而生动的概括: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永远是我们战胜艰难困苦、克敌制胜的光辉榜样。7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重走这条艰苦卓绝的长征路,触摸革命历史,激发红色激情,发扬光大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后记

《话说长征》终于完稿了。但我们的心仍然被深深的震撼与感动占据着。正如前人所言,长征,这条地球上美丽的红飘带,曾经并正在无数后来人的心中萦绕。长征的故事,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弥足珍贵的精神宝藏。相信现在的青少年,无论是重温历史还是初读长征故事,都会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启迪。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一切从他们的阅读需求出发,打破了传统的以时间为序的编排体例,围绕集中反映长征精神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从青少年感兴趣的角度选择组织材料,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翔实精美的历史图片,串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展示英雄的伟大形象。相信这是一本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书。

特别感谢济南出版社各位编辑的大力支持,他们从选题策划到体例编排、版式设计都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参考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选用了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谢意。限于水平,本书缺点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话说长征(弘扬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禄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03011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4.409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