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正体类要/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唐代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书中汇集唐以前骨伤科疾病诊治经验及成就,总结了理伤正骨的基本原则与手法,记载有洗、贴、掺、揩以及内服诸方药,奠定了骨伤科辨证、立法、处方和用药的基础,被后世业骨伤科者奉为圭臬。其宝贵经验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是中医骨伤科工作者必读之书。

《正体类要》是中医伤科经典之著,历经明代、清代、近代和现代数百年之久,为众医家在科、教、医中经常引用的伤科专著。《正体类要》成书于公元1529年,出版后即受到当代同仁的好评,认为此书是正体科首本,内容详尽,处方立论,决定生死。

内容推荐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唐·蔺道人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全书为一卷,首论治伤14个步骤,各种整骨手法,调理宜忌,方药应用;次论打扑伤损服药次序及方药。书中对骨伤科常见的跌打损伤、关节脱臼、手法复位、手术缝合、牵引、固定、扩创、填塞等具体治疗方法均有叙述;方药方面既有内服又有外洗外敷。书中汇集唐以前骨伤科疾病诊治经验及成就,总结了理伤正骨的基本原则与手法。记载有洗、贴、掺、揩以及内服诸方药,奠定了骨伤科辨证、立法、处方和用药的基础,其宝贵经验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被后世业骨伤科者奉为圭臬。为中医骨伤科医生临床必读之作。

本次出版选用明洪武间刻本为底本,个别文字依明弘治崇得堂刻本或明刊《道藏》本校改。为便于读者学习,撰写了导读,并于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检索。

《正体类要》,明·薛己著。全书共2卷,上卷论述主治大法19条,病证65种,下卷收录方剂65首。

薛己幼承家学,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因此,其对伤科疾病治疗时,尤重视整体观念,诊治伤科疾病时,务求脉理,详审虚实,明察脏腑,明辨气血,在应用手法治疗时,强调配合内服汤药,更注重调理脾肾。据此,创三期分治法,即“攻”“和”“补”三法,分别用于初期、中期、后期,对伤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本书是以明刻本《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为底本整理出版。为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撰写了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检索。本书为中医骨伤科医生必读之书。

目录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正体类要

试读章节

脾虚不敛

有一患者,溃而不敛,以内有热毒,欲用寒凉之药。余日:此血气俱虚,而不能敛耳,非归术参芪之类,培养脾土,则肌肉何由而生,岂可复用寒凉克伐之药,重损气血耶。遂用前药,治之而愈。

血虚筋挛

有一患者,腹胀呕吐眩晕。用柴胡、黄芩、山栀、紫苏、杏仁、枳壳、桔梗、川芎、当归、赤芍、红花、桃仁,四剂而定。后又出血过多,昏愦目黑,用十全大补等药而苏,时肌肉溃烂,脓水淋漓,筋挛骨痛。予切其脉浮而涩,沉而弱,此因气血耗损,不能养筋,筋虚不能束骨,遂用养气血之药,治之而愈。

肾虚气逆

有一患者,杖疮愈后,失於调理,头目不清。服祛风化痰等药,反眩晕。服牛黄清心丸,又肚腹疼痛,杖痕肿痒,发热作渴,饮食不思,痰气上升,以为杖疮余毒复作。诊左尺脉洪大,按之如无。予日:此肾经不足,不能摄气归源,遂用人参、黄芪、茯苓、陈皮、当归、川芎、熟地、山药、山茱萸、五味、麦门、炙草,服之而寻愈。后因劳热渴头痛,倦怠少食,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而痊。

湿热乘肝

有一患者,愈后腿作痛。余意脓血过多,疮虽愈,肝经血气尚未充实,而湿热乘虚也。遂以八珍加牛膝、木瓜、苍术、黄柏、防己、炙草,以祛湿热,养阴血,痛渐止。乃去防己、黄柏,服之遂瘳。

肝经郁火

有一患者,瘀血失砭,胀痛烦渴,纵饮凉童便,渴胀顿止。以萝卜细捣涂之,瘀血渐散。已而患处作痒,仍涂之痒止。后口干作渴,小腹引阴茎作痛,小便如淋,时出白津,此肝经郁火也。遂以小柴胡汤加大黄、黄连、山栀饮之,诸症悉退,再用养血等药而安。夫小腹引阴茎作痛等症,往往误认为寒症,投以热剂,则诸窍出血,或二便不通,以及危殆,轻亦损其目矣。

痛伤胃呕

有一患者,痛甚发热,呕吐少食,胸膈痞满,用行气破血之剂益甚,口干作渴,大便不调,患处色黯。余日:此痛伤胃气所致。遂以四君、当归、炒芩、软柴、霍香,二剂,诸症渐愈。又用大补之剂,溃之而瘳。

P70-71

序言

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融合得比较好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只要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只要把中医理论知识的深厚积淀与临床经验的活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近百余年西学东渐,再加上当今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作用,使得一些中医师诊治疾病,常以西药打头阵,中药作陪衬,不论病情是否需要,一概是中药加西药。更有甚者不切脉、不辨证,凡遇炎症均以解毒消炎处理,如此失去了中医理论对诊疗实践的指导,则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临床人才。对此,中医学界许多有识之士颇感忧虑而痛心疾首。中医中药人才的培养,从国家社会的需求出发,应该在多种模式多个层面展开。当务之急是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倡导求真求异,学术民主的学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了培育名医的研修项目,首先是参师襄诊,拜名师制订好读书计划,因人因材施教,务求实效。论其共性则需重视“悟性”的提高,医理与易理相通,重视易经相关理论的学习;还有文献学、逻辑学,生命科学原理与生物信息学等知识的学习运用。“悟性”主要体现在联系临床,提高思想思考思辩的能力,破解疑难病例获取疗效。再者是熟读一本临证案头书,研修项目精选的书目可以任选,作为读经典医籍研修晋阶保底的基本功。第二是诊疗环境,我建议城市与乡村、医院与诊所、病房与门诊可以兼顾,总以多临证多研讨为主。若参师三五位以上,年诊千例以上,必有上乘学问。第三是求真务实,“读经典做临床”关键在“做”字上苦下功夫,敢于置疑而后验证、诠释进而创新,诠证创新自然寓于继承之中。

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做到中医不能丢,进而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实施。厚积薄发、厚今薄古为治学常理。所谓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即是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以显著的疗效、诠释、求证前贤的理论,寓继承之中求创新发展,从理论层面阐发古人前贤之未备,以推进中医学科的进步。

综观古往今来贤哲名医均是熟谙经典,勤于临证,发遑古义,创立新说者。通常所言的“学术思想”应是高层次的成就,是锲而不舍长期坚持“读经典做临床”在取得若干鲜活的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应足学术闪光点凝聚提炼出的精华。笔者以弘扬巾医学学科的学术思想为己任而决不敢言自己有什么学术思想,因为学术思想一定要具备有创新思维与创新成果,当然是在继承为基础上的创新;学术思想必有理论内涵指导临床实践,能以提高防治水平;再者学术思想不应是一病一证一法一方的诊治经验与心得体会。如金元大家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自述“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于刻苦钻研运气学说之后,倡“六气皆从火化”,阐发火热病证脉治,创立脏腑六气病机、玄府气液理论。其学术思想至今仍能指导温热、瘟疫的防治。非典型传染性肺炎(SARS)流行时,运用玄府气液理论分析证候病机,确立治则治法,遣药组方获取疗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福群众。毋庸置疑刘完素是“读经典做临床”的楷模,而学习历史,凡成中医大家名师者基本如此,即使当今名医具有卓越学术思想者,亦无例外,因为经典医籍所提供的科学原理至今仍是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准则,至今仍葆其青春,因此“读经典做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指出,培养临床中坚骨干人才,造就学科领军人物是当务之急。在需要强化“读经典做临床”的同时,以唯物主义史观学习易经易道易图,与文、史、哲,逻辑学交叉渗透融合,提高“悟性”指导诊疗工作。面对新世纪东学西渐是另一股潮流,国外学者研究老聃、孔丘、朱熹、沈括之学,以应对技术高速发展与理论相对滞后的矛盾日趋突出的现状。譬如老聃是中国宇宙论的开拓者,惠施则注重宇宙中一般事物的观察。他解释宇宙为总包一切之“大一”与极微无内之“小一”构成,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一寓有小一,小一中又涵有大一,两者相兼容而为用。如此见解不仅对中医学术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对宏观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链接,纳入到系统复杂科学的领域至关重要。近日有学者撰文讨论自我感受的主观症状对医学的贡献和医师参照的意义;有学者从分子水平寻求直接调节整体功能的物质,而突破靶细胞的发病机制;有医生运用助阳化气,通利小便的方药能同时改善胃肠症状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还有医生使用中成约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运用非线性方法,优化观察指标,不把增生前列腺的直径作为惟一的“金”指标,用综合量表评价疗效而获得认许,这就是中医的思维,要坚定地走中国人自己的路。

人民卫生出版社为了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的培育名医的研修项目,先从研修项目中精选20种古典医籍予以出版,余下50余种陆续刊行,为我们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只要我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就会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进、学有所成。治经典之学要落脚临床,实实在在去“做”,切忌坐而论道,应端正学风,尊重参师,教学相长,使自己成为中医界骨干人才。名医不是自封的,需要同行认可,而社会认可更为重要。让我们互相勉励,为中国中医名医战略实施取得实效多做有益的工作。

王永光

2005年7月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正体类要/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蔺道人//(明)薛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7076203
开本 32开
页数 1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2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1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74
丛书名
印张 3.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2
141
5
整理 胡晓峰//丁继华//王宏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