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殿阎罗--民间水陆画中的无情轮回/民间图像中的中国民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十殿阎罗——民间水陆画中的无情轮回》由沈泓著。掌管阴曹地府的阎罗王,大约在南北朝期间由印度传入中国。由于阎王的信仰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阎王观念——十殿阎罗。

十殿阎罗之说盛行于唐代,相传玉皇大帝册封阎罗王,由阎罗王统率地狱和五岳卫兵。阎罗王分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号,称地府十王,统称十殿阎王,而十殿阎王及其一切部众,都受幽冥教主地藏菩萨的管辖。

内容推荐

《十殿阎罗——民间水陆画中的无情轮回》由沈泓著,主要内容:按照地狱观,坏人享的乐是前世种的因,并非今世造的业而得来;可是今世造的恶因,却终究是要报的。做好人的道理亦同。

古代地狱观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没给你看到。所以,只要遵循佛陀教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不必在乎地狱是否存在。

《十殿阎罗——民间水陆画中的无情轮回》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第一章

 秦广王:司掌寿天吉凶

第二章

 楚江王:惩治欺骗伪诈

第三章

 宋帝王:惩治背叛负义

第四章

 五官王:惩治制假售假

第五章

 阎罗王:掌管阴曹地府

第六章

 卞城王:惩治背德行恶

第七章

 泰山王:惩治谋财害命

第八章

 都市王:惩治虐待父母

第九章

 平等王:惩治诲淫诲盗

第十章

 转轮王:专司轮回投生

后记

试读章节

地狱有十殿阎罗。阎罗,即阎罗(魔)王,原为印度吠陀时代之夜摩神(梵文Yama),被一般人视为死神或掌管冥界之主神。后来,印度的这一思想混入佛教,传到我国,与道教信仰相结合,衍生出冥界十王之说。广义而言,阎罗除指阎罗王外,尚泛指整个幽冥世界(地狱)。十殿阎罗,即指冥界之十王。

十殿阎罗中排在第一殿的是秦广王蒋。秦广王二月初一日诞辰(一说为二月初二日),专司人间寿天生死册籍,统管幽冥吉凶,统辖人间寿命之长短。每个人一生的功过,经由各地城隍、土地、查察司汇报该殿,由秦广王亲自审判。传说秦广王的鬼判殿居大海沃礁石外,位于正西黄泉路,这是一条黑路。

·秦广王的来历

传说千年之前,秦广王最初只是一名鬼卒。

鬼狱以阎王为尊,人得森罗殿,得以面见阎王者皆是大奸大恶之徒,鬼卒多只是负责引魂人道。因地狱刚形成时,大奸大恶之徒并不多见,鬼卒的工作倒是清闲。

然而,随着时移世易,人心不古,渐生恶德恶行,人类所犯罪孽林林总总,多种多样。安静的森罗殿再也收纳不下诸多恶鬼,阎王不胜其烦,上奏天庭,求玉皇大帝下旨将地狱再分十殿,策封十殿阎罗王,各司恶业惩戒。秦广王由于当鬼卒尽心尽力,表现出色,就成为了当时册封的第一殿的鬼王。

关于秦广王还有几个传说,—说秦广王曾是个女子,生前就有非凡的能力,她丈夫死的时候,她以生灵之姿,直闯阎罗宝殿,令冥界上下震晾。

因为一般人要进入地狱,需要有黑白无常做接引,还要得到冥界特许,带着《冥界通行证》,才能来去自如。而秦广王却是不知不觉就突破了人间和冥界的界限,把远在数里之外、离她最近的冥界入口灵华门拖到自己身边。

因为她能力高强,所以阎罗大王在她死后,立刻就封她为秦广王,后来,女身的秦广王变成了男身,就像观音由男身变成女身一样。

还有一个传说,说秦广王是一位刚正不阿的中年男子,身着一身黑色长袍,黑色长袍的正反面都印着一个大大的“广”字,常常带领一些鬼仙护卫飞来飞去,被人称为鬼皇。

他身上带着一块黑色的玄铁令牌,上面刻着一个大大的“皇”字,在人界只要轻轻敲击三下令牌上的“皇”字,便会有鬼差出现。

·秦广王的水陆画

关于秦广王的文字记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秦广王本来就是一个虚拟的人物,文字都是传说,图画方见真容,我们只能从古代水陆画中了解古人想象和意念中的秦广王。

秦广王水陆画全图通常有27位人物。左上角为天界,有三位仙真、一位和尚站立祥云之上。画中少不了有一殿堂,秦广王坐于殿堂中的案前,头戴帝帽,身着朝服,左侧摆有玉玺,背后设有荷叶屏风,后有两侍女或侍从手持大扇。

从水陆画上看,秦广王身材魁梧,豹眼狮鼻,双眼犀利无比,没有太多表情,络腮长须,头戴方冠,右手持笏于胸前。

秦广王的案上有朱笔两支,批文一本。右侧立有判官一名,手持卷轴:“王魁不认前妻拿在三曹对案。”

堂下一女子手持铁链,锁住一官人喉咙,拉扯向前。众人愤怒对官人,一鬼卒手执叉棒,一鬼卒左手执折扇,右手执令牌,题为:“严拿凶犯。”此两人应为王魁与其前妻焦桂英,所绘内容应为《王魁负桂英》。下部为地狱界,受铜芯火烙之苦,二人正过阴阳界之门前往第二殿。

当然,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水陆画画面,上述只是一例,但总体而言,各地秦广王水陆画大同小异。

·秦广王的职责

在中国流传的地狱故事中,我们对秦广王并不熟悉,但将其列入十殿中的第一殿,可见其地位很重要,这是因为他主管人间寿天生死,无论从哲学上,还是从功利上,他自然都稳居首位。

地狱十殿中的第一殿位居大海中沃礁石之外,正西的黄泉黑路上。据说各地城隍、土地、查察司汇报世人的一生功过到秦广王处,门神、灶神等诸神将鬼犯首先押解到秦广王殿,经秦广王查验生前功过。

秦广王的职责,是专管人间的寿天、生死册簿户籍,统一管理阴间的吉凶鬼判及判定阴间受刑罪报。所有罪魂被押解至第一殿秦广王处,接受审判,依罪行轻重,发配至各狱受罪消业。

据说,秦广王心性至仁至孝,善人寿终的时候,有的被接引到往生天堂,有的被接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功大于过,或是功德罪过各半的,无论男女,免其刑罚,直接把他们送交到第十殿。或者按照其生前所造善恶,发送他们仍然投生到人间,或男人转身为女人,或女人转身为男人,或贫或富,各按照他们在人世间的行为、因缘,分别去接受果报。罪孽深重者则发配到各殿大小地狱受应得的酷刑以消业。

俗话说,善恶终经因果称,举头三尺有神明。对于秦广王所判刑罚,各个地狱都一概不准减免。总之,到地狱的人,随着业力的流转,均按照生前所造一切,发送到相应的地狱,该如何判罪就如何判罪用刑,都得自己一一去还受。

P2-5

序言

一幅幅阴森恐怖的地狱景象在水陆画中展开。从第一殿秦广王到第十殿转轮王,每一张水陆画的下部都是悲惨凄厉的地狱。

地狱并非单纯只是恐怖的,地狱有教化功能,表现地狱的水陆画也有积极因素,这就是劝人弃恶扬善、诸恶莫作,否则地狱之报就在眼前。

所以,那些做过坏事、有坏心眼的人就应该看看古代的水陆画,知道做坏事的代价是下地狱,而地狱到底有多苦多惨呢?看看这些水陆画就知道了。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地狱,爱较真的人常常争论。其实不必争论,因为地狱本身就是人类精神的幻影,这种精神想象的幻境并不会因为不信就不存在。从哲学角度看,因果观念和轮回观念就像一套自然法则,或者说就像一些物理定律一样,公平地运行在三界之内,决定着动心起念的芸芸众生的命运——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存在地狱观和认同地狱观。这不仅仅是巧合,而且是规律。所以,正如有人所说,地狱这个概念的存在,除了人心共同反射之外,冥冥之中似乎也是某种真理的实证。

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至今相信地狱的存在,围绕地狱观形成的诸多民俗,仍在今天的生活中流行。如在春节、中元节、重阳节、清明节等节日,人们会到已故亲属的墓地扫墓,会焚烧冥币给“阴间”的亲属。人们认为,冥币可使用于地府,焚烧冥币可为祖先提供经济来源。还有人相信,通过冥币能够买通地狱中的鬼卒,而免于较重的刑罚,让已故亲属在地狱中生活得更好。

追踪溯源,中国的地狱信仰似乎源自印度。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传说第一个死去的人叫做阎摩,后来演化为印度教的阴间的主宰阎王。其后思想被佛教所吸收,成为二十诸天之一。《玄应音义》中称阎罗王兄妹,他们的名字叫阎摩与阎美,兄管男鬼,妹管女鬼。印度教旨认为地狱是灵魂投胎转世的一个阶段。

在佛教未传入中国之前的传统信仰认为,普通人死后亡魂会归于泰山之下,泰山神东岳大帝为冥界主宰。后来认为丰都为冥界入口,则又有人认为丰都之神丰都大帝才是冥界主宰。东岳大帝和丰都大帝的职能、属性、部属及管辖范围几乎一模一样,民间一般认为两神为同一神。

佛教传入后,民间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认为地狱是六道轮回中最悲惨和最痛苦的。据佛陀所说,地狱为六道之一,轮回者根据其业力而往生此道。但地狱不是永恒的,地狱中的有情(生命)虽受苦,但也有死亡的时候,到时会再根据其业力决定下次往生的界别。

民间认识的重狱便是指十八层地狱。而十八层地狱分别由十殿阎王掌管,其中被认为是最令亡灵痛苦的第十八层地狱,是阿鼻地狱。而地藏菩萨是地狱的教主,统辖十殿阎王,拯救地狱众生。

掌管阴曹地府的阎罗王,大约在南北朝期间由印度传入中国。由于阎王的信仰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阎王观念——十殿阎罗。

十殿阎罗之说盛行于唐代,相传玉皇大帝册封阎罗王,由阎罗王统率地狱和五岳卫兵。阎罗王分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号,称地府十王,统称十殿阎王,而十殿阎王及其一切部众,都受幽冥教主地藏菩萨的管辖。

经过古代佛教徒的传播和古代文人的渲染,十殿阎王仿佛和世间的真人一样,各有其主,还有诞辰和专职,简述如下:

·第一殿:秦广王蒋(广明王蒋子文),二月初一日诞辰(一说为二月初二日),专

司人间寿夭生死,统管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历,三月初一日诞辰,专司活大地狱,即寒冰地狱。

·第三殿:宋帝王余(宋帝明王),二月初八日诞辰,专司黑绳大地狱。  ·第四殿:五官王吕(官明王,也叫仵官王),二月十八日诞辰,专司合大地狱,即血

池地狱。

·第五殿:阎罗王包(阎罗天子包拯),正月初八日诞辰,专司叫唤大地狱。

·第六殿:卞城王毕,三月初八日诞辰,专司大叫唤大地狱及枉死城。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诞辰,专司热闹地狱,即肉酱地狱。

·第八殿:都市王黄,四月初一日诞辰,专司大热闹大地狱,即闷锅地狱。

·第九殿:平等王陆,四月初八日诞辰,专司铁网阿鼻地狱。

·第十殿:转轮王薛,四月十七日诞辰,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区别善恶,核定等级,

发往投生。

十殿阎王麾下还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等,整个地狱(阴曹地府)就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关于十殿阎王,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有多种说法。在古代水陆画中,十殿阎王图又称《十王图》,“十王”全称冥京十王慈仁真君金定玄通天尊,案下设有冥京十王宫,具体位置描述如下:

·一殿秦广大王泰素妙广真君金案下玄明宫

·二殿楚江大王阴德定体真君金案下普明宫

·三殿宋帝大王洞明善静真君金案下纣绝宫

·四殿五官大王玄德灵真真君金案下太和宫

·五殿阎罗天子最胜耀灵真君金案下纣伦宫

·六殿卞城大王宝肃昭成真君金案下明辰宫

·七殿泰山大王神变万灵真君金案下神化宫

·八殿都市大王无上证度真君金案下七非宫

·九殿平等大王飞魔演庆真君金案下碧真宫

·十殿转轮大王武化威灵真君金案下肃英宫

如今,表现地狱的古代水陆画已经非常稀少了。从稀少而珍贵的古代水陆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宗教绘画有多方面的功用,一方面,它们作为宗教研究的文物,作为古代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古代地狱观和地狱信仰,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它们作为民间美术的重要资料,可以为欣赏者提供消遣娱乐的审美功用。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古代民间水陆画提醒世人,莫贪一时之乐、逞一时之快而招来更多的罪过和更深的痛苦。它们告诫人们,不要被世间假象迷惑而起妄心,不知不觉作出种种恶行;也不要看到有人坏事做尽却安享天年,有人一生行善却贫病交缠,而否认因果的存在。

地狱其实是不存在的,但对地狱的恐惧感却从古到今威慑着坏人,其实与其说是对地狱的恐惧,莫若说是心狱的魔力。做了坏事情,心中就会有一个魔鬼,我们说行尸走肉,其实是心魔将活人带到了地狱,本体自感是生不如死,外人看来就是行尸走肉。

贪赃枉法者即使生前仍享受荣华富贵,但心魔造就的活地狱让他们表面的辉煌掩饰不了心灵的恐惧。记得3年前媒体披露一条消息,一位著名医学专家说:贪官60%得绝症,越贪寿命越短,贪得越多死得越早。

看来似乎是一句表达民意的笑话,其实也是有医学道理的。因为癌症等绝症主要是心理和情绪导致的,做了坏事,心中有魔鬼,自然天天受折磨。活在活地狱里面,即使没有得绝症,也会死得早,甚至活着的同时就已经死了,或生不如死。

记得就在看到这则消息的当天,笔者又看到了不同内容同一结果的另外一条消息,就是一个贪官上吊自杀的消息。

于是乎,生不如死的地狱理论在生活中真实地应验了。看来,因为有了地狱,贪官和腐败分子只有两条出路,一条出路就是得绝症死得快,一条出路就是自杀。

这验证了笔者地狱乃心狱的理论。如是观,地狱并非恐怖之狱,而是中国古人精神中最高智慧的哲学境界。

按照地狱观,坏人享的乐是前世种的因,并非今世造的业而得来;可是今世造的恶因,却终究是要报的。做好人的道理亦同。

古代地狱观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没给你看到。所以,只要遵循佛陀教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不必在乎地狱是否存在。

沈泓

2012年3月20日于东悦名轩

后记

文字是苍白的,而图像是多彩的。

文字是速朽的,而图像是永恒的。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一张代代相传的传统图像,其内涵往往大于一本文字的书;一张古代民间年画图,传递的信息往往比一篇洋洋大观的论文更丰富也更具有说服力。因为文字是从图像中来的,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书和论文,却不是从图像中来,非常令人遗憾。如果没有图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们都没有看到过古人的生活场景,并不知道古人真实的生活画面,我们写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其实是冒有一定风险的。

古代没有照相机,但代代相传的民间年画、纸马、剪纸、水陆画等民俗图画,真实地记录了古人生活的状况,也透露出了古人的精神世界。这些年,笔者因爱好传统文化研究而收藏民间年画、纸马、剪纸、水陆画等民俗图画,由收藏民俗美术,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中国文化大世界。可以说,每收藏一张年画,都要对一个文化符号和民俗事象进行探究,因为每一张民间绘画,都涉及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或诸多方面。

收藏伴随研究,收藏必须研究,一边收藏,一边研究,一边写作,这似乎成了一种无尽的循环,或一种宿命。民间年画和民俗图案藏品与日俱增。传统文化知识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这套通过民间图像演绎和破解中国文化的丛书。

文化是玩出来的,我们说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其实玉文化最初就是体现人类玩性的文化,是古人为了让玉变得更漂亮更好玩,让自己因玉的装饰变得更美,而打磨、穿孔、造型、刻画纹饰。在美化玉的过程中,古人的玩性大放异彩,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灿烂辉煌的玉文化。

文化是世界的色彩,特别是民俗文化,是装饰世界的红花和绿叶。古人活得有声有色,不是因为古人铁马金戈干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因为文化和民俗让古人活得有声有色。古人暇伴诗书通世晓,闲看花鸟会天机:古人逍遥山水,天人合一,植物寄情,动物寓意;古人节庆狂欢,讲吉祥的话儿;古人拜神祈祷,烧纸马贴年画,皆为无益之事;古人“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无益之事演化为目不暇接的缤纷民俗,汇集成为民俗文化,好玩多趣,让古人活得潇洒适意,风姿绰约。

现代人与古人的区别就在于,现代人皆为有益之事,没有价值的事情不屑于为。所以,越是现代化,我们离传统文化越远;离传统文化越远,我们离好玩也就越远。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创造和物质财富,对人生都毫无意义,因为社会越是进步,离人的本性就越远,高科技越发达,人间温馨和民俗意向就越是递减。所谓程序化,就是让一切都变得冷冰冰,只剩下枯燥乏味的数字。当一切都数字化的时候,就是人类自陷囹圄的时候。

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逐渐消逝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可避免。现代化是开拓进取的,是竞争的,是外向的;而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是固守传统的,是和合的,是内向的。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中,如果在两条背离线间找不到适度融合点,精神和物欲的撕扯导致的将不仅是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毁灭,也将是人类精神的崩溃。

所以,古典文化的固守和发展流变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尤其重要。对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解读离不开古代民俗图案。这些年来,笔者利用黄金周和休假,走遍了全国各个省市进行田野考察,徒步于深山老林,穷乡僻壤,险境恶水,田野阡陌,找到中国古代30多个民间年画产地(其中很多产地年画已经消失,一息尚存的也都面临濒危状况),寻访民间艺人,寻找民间年画和民俗美术品,以日记的方式描述了寻找之旅的过程,记录了中国民间年画各个产地的现状,考证其历史源流,写作出版了《寻找逝去的年画》丛书30本及《寻找逝去的纸马》,此外还出版了《中国民俗文化》丛书11本、《品年画读经典》丛书4本、《中国民间年画诸神文化》丛书6本等。

对民间年画、剪纸、水陆画等民俗图寻找的过程,就是探访中华古典文化的过程,是考证中国民俗文化的过程,是破解中国文化密码的过程,因为每一张正在飘逝的民间年画,都是民俗文化图像,是一个文化密码,一个隐喻。可以说,这套民俗文化丛书,是用脚写出来的。

愿这些五彩的图像,带给您行走的风景,让您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流变中的多彩多姿。

沈泓

2012年3月21日于东悦名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殿阎罗--民间水陆画中的无情轮回/民间图像中的中国民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42841
开本 16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4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