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漠征程(张骞与堂邑父)
内容
编辑推荐

在2100多年前的汉朝,100多位赤胆忠心的英豪志士响应朝廷的招募,肩负社稷的重任,出使未知的"月氏国"。然而经历13年的艰辛,只有张骞和堂邑父二人最终生还,回到长安复命。期间,发生了什么?作者安亘,花了十六年时间,完成这部《大漠征程》为您讲述这段感人至深的历史。

目录

前  言(1)

主要人物表(1)

第一章 应诏出使去(1)

第二章 冲出汉地界(35)

第三章 西行探险路(82)

第四章 俘使进龙廷(119)

第五章 北漠囚汉使(156)

第六章 密寻故朋虏(192)

第七章 逃亡何处去(231)

第八章 艰苦西行路(270)

第九章 发现新世界(308)

第十章 归途存亡路 (330)

第十一章重做龙廷囚(354)

第十二章十三年归汉(382)

试读章节

三月末,天还下雪,这几年在京城长安实属少见。

前些日子本来已经转暖,阳光明媚,冰河解冻,柳树枝桠上的春光初见,昨天夜里突然一场风雪,气候又变得和三九寒冬一样,使得似乎过去了的冬天又拉长一大截子。京城内的大街和寻常巷陌人马稀少,原本五光十色的楼台馆所和高矮不一的民宅披上皑 皑的雪装,像一个个恭恭敬敬伏在地上的小白兔。豪华而庄严的皇宫房顶和地面也落满白雪,显得几分肃杀、茫然和神秘。

刚刚即位的汉武帝,在宫内慢慢地踱着步子,时而低头思考,时而察看紫檀木桌上散乱的地图,时而翻阅简书,时而凝视远处的雪景,可无论怎样,都是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年轻皇帝身材修长,气宇轩昂,刚毅的面孔平时充满自信,而此时透着难解的疑问。他为抗击北方匈奴的事在冥思苦想,房太监送来的早膳也凉了。

几天以前,从投诚的匈奴人那里得知一条前所未闻的消息:在匈奴的大西边,竟然还有一个名字叫"月氏"的国家。这个月氏也像大汉一样与匈奴毗邻,多年来也遭受匈奴强人的侵略和欺负,与龙廷结下世代怨仇。它虽然没有汉大,人口也没有汉那么多,却敢于和强大的龙廷进行十几年不屈的战争。这个消息令血气方刚的皇帝震惊和喜悦,随之联想到:倘若大汉朝廷能够派员联合地处西方的月氏,达成某种共识,等于不费一兵一卒而开辟了第二个战 场,东西两线夹击匈奴,形成钳制之势,只有这样,才有望制服强敌,击败匈奴,永释北部边患。可是,那个提供此消息、名叫库录的 匈奴人,是东匈奴兴安岭人,不清楚匈奴西边的情况和月氏的具体位置。P2

原来匈奴地域辽阔,分为三大部分:中部由单于统治,首府设在龙廷,东西两大部分别为左贤王和右贤王管辖。当时,匈奴扩展的地盘是汉朝的三四倍,兴安岭的东匈奴人不知道遥远沙漠的西匈奴情况,就好比北方的燕国人不了解南方楚国一样。

因而,库录所提供的消息也就到此而已。  为此,这几天皇帝几次召集文武大臣商讨联络和出使西方月 氏的事,可那些文韬武略、开土封疆的大臣们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月氏国。他们不仅不了解西方,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名字叫做月氏的这个国家,有人甚至还怀疑月氏的存在。只有少数几个征战过北漠的武将们,比如长乐卫尉李广将军等,相信匈奴之西会有人生活,会有国家,但是也拿不出半点月氏存在的证据,仅仅是凭想象 和经验的推断。

曾为月氏存在而兴奋的皇帝一下子堕入猜疑和思虑之中,难道匈奴人库录的话是假的?难道这世上根本没有那个叫月氏的国家?难道联络月氏的计划是一场空欢喜?为此,武帝一连几夜没有睡好觉,雪后的一大早就在翻看地图。

正在这个时候,一直在侧屋里伺候的房太监掀帘而进。他见桌子上散乱的地图,早膳也没有动,知道皇帝年轻好胜,是为联络西方月氏的事情动了脑筋,想得人了迷。房太监站在门里面,不敢离开,又不敢向前迈步,诚惶诚恐,双手垂立,随时随地等待皇帝吩咐。房太监,50多岁,可是布满皱纹的脸看上去像70多岁,已服侍三代皇帝,了解朝廷内的大小事情、上下要害,极会察言观色,体解各位皇上和重臣的心情。

"老臣给陛下换热的?"房太监欲撤已经凉了的早膳,不得不轻轻地问皇帝。

"这么一堆图,就没有一张标有月氏国的……"皇帝的心思不在吃早膳上,却在埋怨残缺不全的地图。 P3

 "哎哟,这么一堆图,是有些凌乱,看起来也够费劲的!那还是陛下眼力好,明察秋毫,要是微臣这昏花老眼,更是什么也看不清楚了。能不能招一个明白人来重新画画,把这些地图拼成一张整整齐齐的大图,那样看起来岂不更容易?"老太监婉转地奉承,让人听而不腻。

房太监的话提醒了皇帝,他两眼猛然生辉,即时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房爱卿,借你的吉言。朕不但要招募能够拼画地图的人,还有在朝廷之外,招募出使月氏国的使节,你看此计可行否?"

"皇上圣明,此虽小谋,但不失为千秋大业,当然可行,当然可行!陛下大气磅礴,有口皆碑!再次广招贤才,丰功伟绩,又可大书一笔啦。"

"朕觉得库录的话不会是假,相信这世上有那个叫月氏的地方,相信这路是可以走出来的。"

于是,朝廷公开招募联络月氏使臣的诏令发到各处。诏榜不仅贴在京城长安,也发到各个地郡。"时势造英雄",就在这样的关键时期,需要涌现出一大批响应朝廷招募的人物,肩负社稷的重任。出使者既是使节又得去探路;既有荣耀又得冒险忍受艰辛,可能成功得以加封晋爵,又可能失败牺牲,亡命大漠深处。出使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懂得天文、地理、外交,必须是善言谈、有胆识、有武功、赤胆忠心又能吃苦耐劳的英豪志士。诏令一出,各方面的人员应诏踊跃,应诏者j时间络绎不绝。不到一个月,京城长安报名的人数就超过800多人,是原圈定一百人数的八倍。这个数还没有包括京城以外的应诏者。他们有的是来自民间的游侠剑客,有的是征讨大军的官兵,也有的是官宦人家的青年,可算是人才济济。P4

序言

汉朝使节是第一批走出中原汉地,走到中亚细亚,发现西方世界的中原人。张骞、堂邑父等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探险家、外交家和旅行家,也是世界性的伟人。堂邑父本是匈奴人,他从战俘成为汉使,从起初打算逃跑,而后能同汉使们同心同德、肝胆相照地完成出使、探险的大业,确实值得大书特书。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和爱国的伟大品质。历史学家认为:"他们的生还是人类历史一件值得纪念的大喜事","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外的文化交流开始了一个新纪元(《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著)"开辟和密切了各族人民间经济、文化的联系,而又打开了东西方的交通,这是对人类文化起了促进作用的"(《简明中国通史》,吕振羽著)。

在这以后,张骞和堂邑父向皇帝讲述了去月氏国的经过,汇报了在西域三四十个国家的所见所闻。高山和沙漠的大西边有月氏国、西域、新世界的重大见闻吸引了朝野上下,使得国人思想得以开阔。张骞和堂邑父的探险精神激励了后来的几代人,以至后来出现了班超等著名的使臣和探险家。

过了一年,汉武帝又派张骞率领更大的汉朝使节队,带着大量的财物往西南而行,一心想到达印度,想途经印度而到达西域。可是,路途非常艰难,使节队没有成功,只联络和发现了西南许多的国家和地区,比如云南、越南、南粤、南韶和夜郎等国家和地区。虽然没有去成印度,达到西域,可收获甚厚,不枉一行。

后来,张骞又带着更庞大的使节队,再次出使西域的月氏、安息、康居、大夏等国家,并以这些国家为基地,派使节向更远的地区探险联络,足迹遍及波斯湾、里海、埃及和更远的欧洲地区,从此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汉朝优秀的文化和技术传到了西方,而中亚、印度和西方的文明,如艺术、技术和物产也大量传入中国,中外的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从此开始了。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大连籍作家王世杰和好友张驷、林治经的指导;出版过程中,得到民族出版社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将《大漠征程》献给你们,希望《大漠征程》能够把对世界历史作出贡献的中国古代伟大使臣和探险家的光辉业绩,介绍给广大朋友!

愿《大漠征程》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了解祖国大西北地理。愿《大漠征程》能够激励炎黄子孙奋发图强。

安亘

2002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漠征程(张骞与堂邑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安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5052721
开本 32开
页数 4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2-11-01
首版时间 2002-11-01
印刷时间 200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5: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