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文化与水(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除了给人类以饮用,舟楫、灌溉等方面的恩惠外,还具有许多精神方面的价值和特质。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认识水、治理水、开发水、保护水和欣赏水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精神产品,领悟出许多充满智慧的哲思,奠定了中华水文化的深厚底蕴。本书将详尽的为您介绍中华文化与水的渊源。

序言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这些充满智慧的语言,从不同侧面道出了水中蕴含的哲理。从一定意义上讲,水是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源泉。水文化是

广义文化的一部分,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当然需要将其社会效益置于经济效益之上。但水文化同时又具有显著的资治功能和实践意义。在水文化的研究中,近年来在完善治水思想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就是例证。对人类社会发展与水灾关系的认识,2000多年前贾让的治水观被认为是经典。

西汉年间,自汉武帝时期开始,黄河频繁决溢,成为朝野关注的国家大事,之后,陆续提出过多种工程治黄方案。大约在公元前6年,贾让提出治河三策。他首先分析了黄河演变的历史,指出,古代的时候,河有河的流道,人有人的住处,各不相干。河流两岸并不筑堤,只是在居民区附近修些矮小的堤埂防护一下。这样,夏秋季节的洪水可以四处游荡而不受约束,本无所谓水灾。到了战国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在黄河两岸系统地筑堤防洪,但当时黄河两岸堤距达五十里,洪水尚不至于被束缚得过分严重。然而此后情况进一步恶化,老百姓贪图黄河肥沃的滩地,逐渐在堤内加筑民埝,圈堤围垦。围垦一再深入河滩,以至于大堤之内又有好几道民埝。民埝离河床远的不过数华里,近的只有一华里多。河道宽窄不一,河线再三弯曲,严重阻碍行洪。可见,由此造成洪水泛滥,房屋田产被淹没,那完全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在对历史分析的基础上,贾让提出了治河上、中、下三策。上策的想法是,摆脱目前黄河河道高耸狭窄的困难局面,另外开辟一处宽广的场所容纳黄河洪水。他说:“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泽,使秋水多,得有所休息。”意思是说,人们努力防洪,一方面要为改善生存条件和不利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另一方面,也要遵循自然规律,主动地限制国土开发的力度以适应自然。“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是贾让从黄河治理的历史演变中得出的结论。他提出的社会发展应主动与河流洪水规律相适应的文化观,是客观和积极的。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也有类似的主张。他在一篇cc禹之所以通水之法”的文章中提出:“治河之要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河水湍悍,虽亦其性,然非堤防激而作之,其势不至如此。古者河之侧无居民,弃其地以为水委。今也堤之而庐民其上。所谓爱尺寸而忘千里也。故日堤防省而水患衰,其理然也。”虽然废弃堤防而任水所向的办法不可取,但cc治河之要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的话,却道出了洪水灾害的发生并不单纯和洪水发生的tt理,,有关,必须注意到社会发展这个“人情’’对河流和洪水的影响,这是极有见地的。

这些认识无不浸润了丰富的文化和思想。传统文化与洪水规律的结合,演绎出对今人有切实价值的治水主张。古代生产力低下,自然力对于人类社会处于支配的地位。人们不得不怀着敬畏的心情,更多地关心和记录自然变异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注重天文、地理SAraH的综合思考。虽然前人对于自然规律认识不及今人之深刻,乎这种综合思想的原始自然观和世界观,却真切地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应与自然和谐的客观事实。也就是说,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外界自然本来就是一个萼_体’人类只是这个大自然统一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与其外界自然苎才?互影响和密不可分的,人为将其间的联系割裂开来,势必导致我们认识的片面性。、。。近代以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提高,科学的光芒和技术的威力使许多人不自觉地滋生出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而睥睨千古。以为依靠科学技术全妻无所不能,而把天与地都视为供人类利用之外物,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量警功型÷义泛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走进以牺牲生态环蔓为譬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误区。事实说明,无论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睾得如何强大,但希图对自然战而胜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主明÷欠萎主自己视做自然主人的无奈,也反证出文化研究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我向来认为,水利要繁荣发展,是离不开注入文化血液以提升自己的。因为,在与人文精神结合的过程中,科学可以从中汲取文化中精辟而广博的思想营养,可以拓展现代人的视野和丰富自己的内涵。因而时常关注和学习水文化方面的成果,包括本书作者的论文在内。我与作者交往不多,但作者给我留下的印象却颇深。作者年岁不大,致力于水文化研究有很多年,收获颇丰。他对传统文化尤有兴趣,撰先贤与水的文章甚多。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平日公务繁忙,能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学术,如果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心态是难以做到的。更可贵的是,作者透过水文化的种种表象,着力探索其内涵和精神,是值得称道的。如今作者将研究心得结集出版。当此专集出版之际,我衷心希望作者以此为开端,继续水文化研究和探索,并在这一领域里开辟出一片新境界。

2003年9月于北京(周魁一先生系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文化与水(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靳怀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80282
开本 16开
页数 7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0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0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3
丛书名
印张 47.75
印次 2
出版地 湖北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