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前辈学者的墨迹手泽历来为人们所珍视,本书作者收藏近代人物的手稿、信札、字画既久,以他对前贤的熟悉,在书中讲述了清末民国时期数十位著名学者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以及学界文坛的掌故逸闻。作者还配合叙述精选出百余件翰墨珍藏,包括严复、梁启超、王国维、黄侃等人的手迹,展读此书仿佛与这些名人对坐,纸墨如旧,神彩烂然。

序言

我不搞收藏,对收藏家的痴情却向有好感。前人的信札、手迹保存下来不易,倘不是有人留心,大多散失掉了。自计算机出现,文人纷纷换笔,要一睹写作的笔迹已很难了。所以一旦看到手书的书稿、尺牍之类,自然兴奋。那里不仅能嗅出作者的心性,连精神色泽也可感受到吧?不知怎么,我一直觉得汉字应是手写的,电脑似乎破坏了文气,这看法或许有点迂腐,但每每看到墨写的文章精妙透彻,远胜于网络文本,常常坚定了这个信念。

几年前与友人策划过民间藏书展,与方继孝先生结识。那时他展出了自己收藏的近现代文人书信,品类之多,内容之丰,都让我兴奋不已,许多文人的墨宝,都与其结缘了。方先生对文史很有研究,喜欢广搜文人手稿,从李慈铭、缪荃孙、黄遵宪、严复到熊十力、马一浮、许寿裳、许广平、蒋梦麟等,读其藏品,如阅往事,仿佛是个博物馆,留住了往日的时光。近日读其书稿《旧墨记》,介绍所藏名人信札,多有收益。一些史书与专著未曾着墨的文化轶事,汩汩地流出。对文史略有兴趣者,想必会喜欢一阅的。

旧式文人间的互往,礼节之外,还有情调在,这是难得的一面。方氏藏品中有诸多秘史文献,战乱之年读书人的心绪于此可见一二。读晚清后文人的只言片语,有大的忧患,人间冷暖也隐含其中。章太炎的独白,陈师曾的诗与画,蔡元培与友人的倾诉,都有不凡之处,从墨迹之中也是可想见其人的。那几代人的共同特点,都是有学识的,即便是罗振玉这样不让人喜欢的人,看他的《殷墟古器物图录》,也不虚寓目,颇有增加见识的地方。文人的短札、语录里,有时亦见气节与性情。方氏所藏马衡一段文字,系为前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翻案之文,写得千回百转,有浩然之气,文中说:此文为易案而作。时在民国廿五年,南京地方法院传易寅村不到,因以重金雇用落魄画家黄宾虹,审查故宫书画及其他古物。凡涉疑似者,皆封存之。法院发言人且作武断之语日:帝王之家收藏不得有赝品,有则必为易培基盗换无疑。盖欲以"莫须有"三字,为缺席裁判之章本也。余于廿二年秋,被命继任院事。时"盗宝案"轰动全国,黑白混淆,一若故宫中人,无一非穿窬之流者。余生平爱惜羽毛,

岂肯投入旋涡,但屡辞不获,乃提出条件.只理院事不问易案。因请重点文物,别立清册,以画清前后责任。后闻黄宾虹鉴别颟顸,有绝无问题之精品,亦被封存者。乃草此小文,以

应商务印书馆之征。翌年(廿六年)教育部召开全国美术展览会,邀故宫参加,故宫不便与法院作正面之冲突,乃将被封存者酌列数件,请教育部要求法院启封,公开陈列,至是法院大

窘,始悟为黄所误。亟责其复审,因是得免禁锢者,竞有数百件之多。时此文甫发表或亦与有力欤。著者附识。一九五0一月。

这样的文本在收藏家那里得以重放光辉,实在是一件幸事,文中的耿介之心跃然纸上。方继孝曾和人多次提及此文,每每讲述,慷慨激昂,仿佛和马衡一同吟哦,精神完全重叠于一体了,收藏家其实亦讲道义和信念,方氏著述里,讲文人轶事,不忘怀于士大夫之气节,实可见晚清文人的遗绪。我读他的书,也像发现了珍品,和作者一同分享了不少的快乐。 墨迹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解析其文本亦需考订之功。方氏于藏品之中追溯旧史,每每有所发现。藏书家倘深嗜古迹,自然会兼得学者之风。西谛、阿英、唐瞍都有点史家风范,不敢说方继孝已得前人真传,但他在向那条路苦苦奔波是确实的。中国有几位收藏家的文章我很佩服,上海的黄裳就是一位。他对古籍版本素有研究,民国文人的墨宝亦搜罗不少。最意味深长的是黄氏的书话,写得沉静从容,深解古人之余,又多学人的意味,审美精神与哲思都有一些,已非一般收藏者那样实用化了。从前人的文物中发思古之幽情,一般人都能做到,但能从中跳将出来,往来于古今之间,与旧物和新知不隔,则要有大的襟怀。西谛当年藏书丰富,书话随笔亦多,只是被史料压得过重,思想不得畅述,文章终显平直。罗振玉嗜古很深,藏品之多也为世人公认。可是文章却多升腾不了,不如王国维神灵飞动。什么原因呢?想想大概是累于旧物,不谙心情。藏书有一种境界,写书又是一种境界,藏与写如能风骚具现,则当会是另一番景观。将墨迹后的历史写清,是诸多士大夫一生的目标,当下的一些藏书家亦苦苦为之。历史掩埋的旧事过多,写深写透实在不易。我们这一代人于此方面执著的,较之前代已经不多。惟其如此,醉心于此者便颇为难得了。与方继孝先生谈过几次天,觉得他是个率真之人。我和他算是一代人,见其对众多人物的写生,考证文坛旧事的陶醉之态,不禁有些感动。方氏著述与谈天时一样,喜直抒胸臆,不隐曲温吞。这样的文与人,与时风有点不合,也因此做了别人做不了的事。有这样的人在,读书人的生活便不会寂寞了。

二00四年四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继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327553
开本 其他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少年(9-14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21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