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十大商帮探秘
内容
编辑推荐

"以义取利,利以义制;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依靠宗族,垄断经营",这是徽商发家致富的秘诀;"自强不息,勤俭持家;讲求诚意,守信不欺;寻求靠山,背靠大树;强化本领,相得益彰",这是晋商的秘诀;……你还想知道更多的经商之道吗?本书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十大商帮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揭示了他们曾经辉煌的秘诀。可以说,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商业悠久灿烂与曲折辉煌的历史典籍,是一幅展现中国商人博大深厚与智勇坚毅的恢弘画卷,值得一看。

序言

  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商人

--代序众所周知,商业的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商人则是伴随着社会的分工而出现的。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商人阶层就开始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之上,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最早的商人产生在夏朝,相传商朝王族的祖先王亥,在夏朝时就曾驾着牛车,载着帛,到远方的部落去从事贸易。有人认为商朝之所以被称为商朝,就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善于经商。《竹书记年》、《山海经》等文献就有王亥"宾于有易"的记载,这说明早在夏王朝时期就有了商贸活动,而王亥应当是中国最早的商人。

但是,在当时还没有"商人"这一称呼,直到西周时,才出现了"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至此,商人独特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商人作为四民之一,被认为是社会有机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时候的商人,虽然排在"四民"之末,但在当时并不具有被以后的封建社会歧视的涵义。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这种变革表现在文化上是"百家争鸣",表现在政治上则是"大国纷争",而反映在经济上,商人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在这场大变革中所起的历史作用,丝毫不 逊于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比如,齐国的管仲、鲍叔牙曾经合伙经商,后来都成了齐国的上卿。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名就后做了商人,"十九年中三致千金",人称"陶朱公",成为后人顶礼膜拜的财神爷。孔子的大弟子子贡,学成之后改做商人,发了大财,经商所至,各国国君都盛情以待,据说孔子之所以名扬天下,其中不乏子贡的资助。大商人吕不韦出巨资帮助落魄的秦国公子子楚,后来成为秦国之相,商人和国相的双重身份,使其在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商人多是德才兼备的典范。管仲、鲍叔牙合伙经商,分红的时候,因管仲家有老母、比较贫困,鲍叔牙还主动让利,后世称之为"管鲍之风"。郑国商人弦高假传郑国国君之命,用自己的牛犒劳秦军,使郑国免遭袭击,更是体现出了商人的深明大义和爱国精神。在秦汉之前,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对于商人这个阶层,丝毫没有半点排斥和蔑视。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还为他们树碑立传,不但记载了几十名商人的事迹,而且对他们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迁天下富豪12万户于首都咸阳以便于控制,并征集逃犯、赘婿和商人去攻打南方三郡。西汉建立后,为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着力推行儒学。这种以"礼治主义"来管理经济,必然导致政府对逐利行为的打击,除了在经济上排斥和打击商人外, 还要从社会地位和人格上贬低和侮辱商人。汉高祖刘邦在天下太平后,下令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对经商者征收重税,从此,经商活动被纳入了一个全新的道德评价体系。至此之后,无论换了多少个朝代,两千多年来,打击商人的政策一直从未间断过,抑商轻商的传统,竞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一脉相承的理念。

尽管如此,历朝历代还是有不少的商人,背负着沉重的包袱,顶着"无商不奸"的骂名,在做着经商的买卖。这一时期的中国商人,经济上虽然富有,但缺乏社会地位与尊严,因而难于成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

然而,"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商人,近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商人、商品和商业资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商人可以存在于任何社会微小缝隙中,为自己开辟出一个活动的大天地,这种顽强的生命力,遇到适当的机会便会勃发出旺盛的生机,以至在一定历史时期里,商业竟然发生过压倒一切的影响"。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一段精辟阐述。

这种"发生过压倒一切的影响",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也就是明清两代。在明代以前,中国商人的经商活动,多是单个的、分散的"人自为战",尚没有形成一股势力,即有"商"无"帮"。自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商品数量和品种的增多,商业中具有"龙头"作用的某些行业在一些地区兴起,传统"抑商"政策的削弱,商人地位的提高,人们从商观念的转变,商人队伍的壮大,商业竞争的激烈,以致在商业战线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喧闹局面,终于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商业革命"。

正是在这场"商业革命"中,全国各地相继崛起了不少商人群体--商帮,他们驰骋于商界,犹如一支支劲旅,操纵着某些地区和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山西商帮、徽州商帮、龙游商帮、陕西商帮、洞庭商帮、江右商帮、山东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 帮、宁波商帮等十大商帮。商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商品经济发展最后阶段的开始。

明清时期中国商人以商帮的形式出现于历史舞台,充分体现了其自身的地域与血缘纽带关系。这也是中国商人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些商帮产生的地区,大多为地少人稠或者山多地少的地方。在农业发展上的限制迫使他们走上了经商之路,而他们的经商活动又大都无 法在其原籍本土进行,于是从边陲到内地,凡是便于商业活动的地区都成为商人们活动的领域。中国广阔的国土为商人活动提供了充实的内在的市场,地域与血缘纽带则对于商人们起到了自身保护与互助的作用。中国的商人于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各自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中国各大商帮之间,既有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但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地域特征。只有从整个国内及整个世界市场的角度去分析他们,才能对这一历史现象作出客观的认识,进而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探寻中国十大商帮的产生、发展以及他们兴衰存亡的过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辉煌与喜悦、惊险与刺激、失败与忧伤,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难解之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发掘、去探索、去思考。为此,我翻阅了大量历史典籍 资料,作了详尽的系统研究,从而形成了本书中关于中国近代商帮发展历程及其各自特点的论述,希望能与各位读者们一同分享。

 杨涌泉

2005年仲春于白水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十大商帮探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涌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72217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29.2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