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菜类蔬菜,是一类以鲜嫩的绿叶、嫩茎或幼嫩的植株为产品器官供做菜用的蔬菜。其种类之多,为蔬菜中之最。本书根据市场需求和条件,发展绿叶菜生产,促进“三农”发展,特以问答的形式讲述及解答了绿叶菜类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贴近生产,贴近实际。使农民能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图书 |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专家为您答疑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绿叶菜类蔬菜,是一类以鲜嫩的绿叶、嫩茎或幼嫩的植株为产品器官供做菜用的蔬菜。其种类之多,为蔬菜中之最。本书根据市场需求和条件,发展绿叶菜生产,促进“三农”发展,特以问答的形式讲述及解答了绿叶菜类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贴近生产,贴近实际。使农民能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序言 绿叶菜类蔬菜,是一类以鲜嫩的绿叶、嫩茎或幼嫩的植株为产品器官供做菜用的蔬菜。其种类之多,为蔬菜中之最。据统计,世界各国栽培的绿叶菜类蔬菜多达15个科40多种,而我国就有13个科20多种,其品种之多、种质资源之丰富,也为人先。这类蔬菜在我国广为栽培,由于其种类多,生物学特性不一,有的喜冷凉,有的耐高温;.适应性很广;生长速度快,生产期短,一年可多茬次栽培;既可露地栽培,又能设施栽培,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在我国的蔬菜生产与供应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绿叶菜类亦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含氮物质的含量都很高,有的绿叶菜中还含药用成分,具有食疗保健作用,不同种类的绿叶菜形、色、香、味各异,广为人们所青睐。 由于绿叶菜类蔬菜的植株矮小,生长期短,多数又以直播为主,因此,适宜于与其他高秆作物间套种,有利于增加复种次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在广大粮、棉、油生产区,已成为农民保粮增收的重要途径。有的绿叶菜,如南京的芦蒿、菊花叶,苏州、上海的豌豆苗、金花菜,湖南的冬寒菜,云南、四川的落葵,广东、江西的蕹菜以及广西的叶用构杞等,早已形成地方毕亭色,并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之门径。 为使更多的农民朋友了解并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条件,发展绿叶菜生产,促进“三农”发展,现应中国农业出版社之约,编写出版该书,以奉献广大读者。 本书的作者周达彪、周黎丽等同志都是长期从事实际工作的年轻高级科技工作者,他(她)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贴近生产,贴近实际。在编写过程中,他们又特别注重技术上的实用性,使农民能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本书的编写参考了大量书籍与资料,还得到了南京市蔬菜局原局长毕金山,南京市农林局副局长夏维东、方中友,南京市种子站站长杨五一等同志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一一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又紧,错误与不足之处难免,敬请同行与读者批评斧正。 汪兴汉 2005年1月于南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绿叶菜类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专家为您答疑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兴汉//周达彪//周黎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90973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家庭园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636-44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38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