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与读者呼唤经典,而能够证明其经典性的又只有时间和读者。本书是由夏承焘先生和张璋先生选编的,他们把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带进了寻常百姓家,让人们有幸贴近古代的词魂。这是一部浸透着大师个人喜好、灌注了独家体会金元明清词选本,不论在高等学府还是普通大众中,均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足以继续引领新一代读者在词苑撷英!
图书 | 金元明清词选/名家名选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时代与读者呼唤经典,而能够证明其经典性的又只有时间和读者。本书是由夏承焘先生和张璋先生选编的,他们把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带进了寻常百姓家,让人们有幸贴近古代的词魂。这是一部浸透着大师个人喜好、灌注了独家体会金元明清词选本,不论在高等学府还是普通大众中,均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足以继续引领新一代读者在词苑撷英! 序言 词,本叫曲子词,原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是由于合乐歌唱的需要。宋翔凤《乐府馀论》所谓“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准确地说明了词的特点。 词的兴起,可以追溯到隋唐时代。西晋以后,西域音乐陆续传人内地,它同汉族的传统音乐相结合,便产生了一新耳目的燕乐。这种新乐,很快就风行四方。到了隋代,已成为群众普遍喜爱的娱乐形式。为了给这种流行乐曲配上歌词,于是在民间开始了填词的尝试,如像《河传》、《杨柳枝》等,就是隋代群众的创作。入唐以来,有了更大的发展。公元一八九九年在敦煌鸣沙石室发现的曲子写本,绝大多数都是唐代民间的创作。晚唐五代之际,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词家。从此,它由民间的地位正式登上了文坛,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词,在宋朝进入了全盛时代。两宋之际,作家之众,流派之多,内容之充实,艺术之精美,都是无与伦比的。词以宋称,说明了它在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 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有强大的生命力。宋词的成就不只表现在它那美轮美奂的作品本身,而且还体现于它对后来词学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所大大开张了的词运,在宋以后并没有中止和消亡,而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继续流传和发展着,直至近代,仍没有丧失其活力。那种认为“金元工小令(曲)而词亡,,(吴衡照《莲子居词话》)的说法,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事实上,宋朝以后,在金、元、明、清各代文学中,词都有一定的成就和地位。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嗣响着宋人而且各具面目,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一定的时代风貌。不但给予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社会和生活,关系到一代文献,有必要加以研究。本篇选辑金元明清词,就是这样一个尝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元明清词选/名家名选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夏承焘//张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5010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7 |
出版时间 | 1983-01-01 |
首版时间 | 1983-01-01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22.84 |
丛书名 |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