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鉴藏浅绛瓷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对浅绛彩瓷的内涵和外延、产生背景、基本特征、胎釉、器型、彩绘题材和风格、题识和印章、名家作品、市场行情、投资空间,以及作伪手段和辨伪方法等,分别加以阐释和说明。书中还刊出了一些实物图片,以供读者鉴赏。

目录

何谓浅绛彩瓷 1

浅绛彩瓷的产生及盛行 6

浅绛彩瓷基本特征 16

浅绛瓷胎釉和器型 22

彩绘题材和风格 32

书法款识和印章 46

浅绛彩绘名家 53

彩绘精品简析 59

市场行情与投资空间 70

作伪手段与鉴别方法 79

试读章节

浅绛彩瓷以往并不为收藏界看好,因此极少有人作伪。但近年来由于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经济价值随之显现出来,粗制滥造的伪品赝作也堂而皇之地登上文玩市场。  浅绛彩瓷作伪和假冒可归纳为四种情况。

一、新瓷新画。按照旧浅绛彩瓷构图和风格,直接在新瓷胎上彩绘烧制,以冒充老的浅绛彩瓷。此类伪作以带有博古纹饰的花觚、大瓶居多。

二、老瓷后画。即所谓“后挂彩”或称“后画彩”。作伪者寻得旧嫁妆瓶等粗路器物,将上面原有的贴花纹饰或低劣的彩画去除掉,清理干净,再在上面按浅绛彩的模式重新绘画,多取神仙人物、婴戏图之类题材,题假款于其上,多冒马庆云、许品衡等名家之名。

三、添款改款。把在纸绢上添款、改款的作伪手法用在瓷器上,将那些有一定水平的无款浅绛彩瓷作品上添加或改成名家题款,以假充真。有的补以名家款又有意识搞成模糊不清的样子,这种手段更具欺骗性。

四、珷珐充玉。珷珐像玉,但它不是玉,而是一种石头。“斌珐充玉”是彻头彻尾的假冒,即卖家为了盈利,故意把民国晚期出产的粗劣粉彩或水彩瓷说成是浅绛彩瓷,以此蒙骗那些痴心的购买者。P79

序言

浅绛彩瓷是盛行于清朝末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陶瓷艺术的新秀,早在民国年间就有人给它以“清玩之雅具”的美誉。

作为瓷绘中的一个独立品种,浅绛彩瓷仿中国绘画技法,以水墨和淡赭为主描绘纹饰,与其他彩瓷相比,其最大特点是“文化气息浓郁,文人画个性鲜明”。浅绛彩瓷虽说是“瓷”,更多地则体现的是“画”,进而提升了瓷绘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品位,把中国的陶瓷彩绘推向一个新天地。

浅绛彩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是清末民初特定历史对期和客观条件下的产物,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种低温彩瓷只盛行了六七十个年头即为色彩缤纷而又不宜脱落的新粉彩所取代,在中国彩瓷艺术领域淡然退去。现在,保存完好的浅绛彩瓷精品几乎成了凤毛麟角。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浓施淡抹,弥永深邃”的清玩雅器反而倍受世人青睐,它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也愈加显露出来。

本书对浅绛彩瓷的内涵和外延、产生背景、基本特征、胎釉、器型、彩绘题材和风格、题识和印章、名家作品、市场行情、投资空间,以及作伪手段和辨伪方法等,分别加以阐释和说明。书中刊出的一些实物多为张德龙、陈新诸先生所提供,由赵光先生摄影,同时吸收了陈建欣、穆青、刘新园、胡元麟、余钱程等先生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鉴藏浅绛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章用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529546
开本 32开
页数 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2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
丛书名
印张 3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6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