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那儿/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以集子为载体形式的小说集,里面含盖了作者文学路上的几篇经典作品,这些作品都来自在中国的小说创作领域已产生一定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书中还附有作者照片、个人小传、主要作品目录及创作随感,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及作品。这是对他们以往创作成就的总结,也是研究、鉴赏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个最佳途径。

目录

战友田大嘴的好官生涯/1

那儿/39

有个圈套叫成功/97

贪污“指南”/1 56

请好人举手/208

大学诗/253

今夜流行疲惫美/295

南方麻雀/382

后记/439

附录/443

试读章节

敬爱的×××同志,您好。尊敬的×××首长,您好。此致工人阶级的崇高敬礼。××市矿机厂工会主席朱卫国。这样的信件我打印了十来份,每份两页纸,可以说有理有据,有情有义,把我自己都感动了。然后我又给了小舅一个软盘,告诉他不够了就找一家文具店再打,两块钱。这样小舅就揣着它去了省城。

接下来的日子就像转个不停的陀螺,每天都一样。我发现我也染上了某种宏大的毛病,我的额头也开始像皮带轮子一样深刻起来。我居然相信小舅能带回一点好消息来,居然。

这期间,我还给报社写过几篇小通讯,都是反映下岗工人看病难和孩子上学难的。当然,都给毙了。不过我本来就不抱指望,我知道这不符合主编的导向。我们主编操心的都是后现代问题,比如我市有多少人买了第二套房第二辆车,为什么野菜比蔬菜贵,吃骨头比吃肉还养人,死在家里比死在医院更符合人道精神,看谁能勇敢地面对乞丐,等等。但我还是写了这样的东西,惹得主编龙颜不爽要重新考虑我的续聘问题。直到有一天西门庆来拍我肩膀,说要请我去鸿运楼洗澡,说那儿新来的小辣椒特别有味道。他说,你呀你呀,你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瞧你脖子僵的,快让小辣椒给你暖和暖和。

小舅是半个月以后叫人给领回来的。确切地说,是叫人给押回来的。被领回来的小舅蓬头垢面,满身黑泥,一笑一嘴白牙。不过看上去精神状态还不错,搞成这样是因为他又去了一趟北京。

这趟去省城开头还挺顺利,该见的人都见上了,该递的信都递上去了,总工会还给他介绍了一家便宜的小旅馆。但过了两天就不对劲了,来一个处长找他谈话,自称是美国回来的博士。博士开口就叫他先回去,然后又说一通工人阶级最拥护改革最通情达理最有组织纪律性之类的话。他觉着口风不对,就问,那我们厂的事怎么办呢?博士就笑了,说你是省劳模,又是领导干部,你怕什么呀?省里都有政策的。小舅说不是我怕,我怕谁个?我们厂还有三千多工人啊?三千工人都要吃饭呀。那人脸就沉下来了,说,你这个同志怎么这么不开窍呢?有个人要求你就谈个人要求,不要动不动拿三千人说话,你能代表三千人吗?组织上怕你吓唬吗?小舅说,我没有个人要求,我不想吓唬谁,我就是担心国有资产流失。博士说:很好,既然你提到国有资产,你知道国有资产谁有处置权?是你吗?你连企业法人都不是,你来谈什么国有资产?你不是瞎掰吗?

小舅傻了,心想他上次来,各级领导都很客气,还让他写材料,怎么几天工夫就变卦了呢?这个博士他上次没见到,说话果然有水平,一口咬定他是带着个人目的来的,弄得他浑身是嘴都说不清。小舅就要求见领导,可所有的领导都说没时间不愿见,都传话让他先回去,让他相信组织相信党。小舅心想我要不相信我干吗写材料告状,干吗来找你们呢?小舅觉得委屈死了,跳楼的心都有了。

还是干休所的老头有头脑,说,风向变了小朱啊,他们这是背叛啊。P62-63

序言

新时期以来,《小说月报》为构筑当代文学事业的宏伟殿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历史跨入了21世纪,为进一步繁荣当代小说创作,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欣赏需求,我们特编辑出版《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

这套丛书选取了近年来在中国的小说创作领域已产生一定影响,其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实力派作家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将其汇编成册。这些作家的创作题材各异,但都彰显出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并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扎实的文学功力,悄然撑起了当代文坛的一片蓝天,引起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成为小说界新的风景。这套丛书既是对他们以往创作成就的总结,也是研究、鉴赏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个最佳途径。

本丛书的每本作品集中,均附有作者照片、个人小传、主要作品目录及创作随感,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及作品。继本辑之后,我们将陆续推出符合入选标准的其他的作家作品,以使这套丛书更加完善。《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的出版,也是对《小说月报》系列出版物,如“《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入围作品集”及“《小说月报》年度精品集”的补充和丰富,相信这是为广大读者朋友奉上的又一道精神盛宴。

在本丛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诸位作家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小说月报》编辑部

2005年5月

后记

我写小说完全偶然。1971年我所在的部队在深山里施工,很是艰苦,当时南京军区向各部队征稿,看到这是个偷懒的机会。就自报奋勇说自己会写小说。谁知竞写成了。第二年又给《解放军文艺》写过一篇小说,竞被翻译成英文、法文介绍到国外。自此真的以为自己会写小说了,牛得很。这就是后来结集出版的短篇集《开端》。其实回过头看,不过是编些军营大兵故事而已。

回想起自己真正的成长,有一位前辈是不敢忘记的。他就是《清明》杂志社的老编辑张禹。大概是在七十年代末,我把写了几年的《李固之死》投给刚创刊的《清明》,几个月后收到张禹的回信,漂亮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六页纸(可惜我太粗心,这封信今天已经找不到了)。张禹详细谈了他对李固的看法和稿件的意见,大意是:他认为东汉王朝的败亡是历史必然,李固重新当政的那一短期,是不可能“中兴”的,你这样去写李固,有影射邓小平复出的意思,有政治投机的嫌疑。还说了些刚刚走上文学道路的青年,不要急功近利之类的话,让我修改。当时我很不服气,一来我确实在某个史料上见过“中兴”二字;二来当时的文艺风气就是如此,别人做得为什么我做不得?三来我写李固时正是“批邓”时期,根本不可能预知邓的重新复出。那时的我,少不更事,血气正旺,恰巧要去合肥出差,就拿着稿子打上门去。

张禹,五十多岁,温州人,瘦弱,面窄,且看上去好像营养不良。后来才知道,他的经历十分了得:参加过中国台湾“2·28”事件(台湾当局为2·28事件平反时还赔偿了六万美元):回到内地后又不幸卷入“胡风集团案”,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在坎坷煎熬中度过。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先生并未因为一个二十来岁小青年上门指责而生气,相反,他乐呵呵地请我去小酒馆喝酒,并表示争论要继续。我不胜酒力,喝一点就上脸,眼底都是红的。而他好像更不行,争起来脖子比小脸粗了许多。记得那一次谁也没能说服谁,我修改稿中的这一段坚持不改,他在编辑时把这一段又坚决删去。像这样听命于“文学”的编辑今天恐怕不多了。

可是当我也到了他那个年纪时,才忽然明白先生是对的。不管李固复出时是否有过“中兴”,都改变不了东汉王朝覆灭的命运。小说表现的应该是李固如何慷慨赴死,是人的精神价值。这才是历史的逻辑真实,是文学追求的艺术真实啊!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李固之死》至今仍在互联网上流传,就是最好的证明。

张禹后来退休回老家生活,我们一直没有联系过。但这件事我一直记着,不敢忘怀。今天出这本集子时我把它记在上面,因为我理解到了什么才是文学真正需要的精神,什么才是人民需要的艺术表达。在商业写作盛行,而纯文学圈内“小事崇拜”“形式至上”流行的今天,唯有文学精神还能支撑我写下去。

小说是最具思辨色彩的艺术,要禁得起咀嚼才好。它可以是“先锋”的,但最好有内容与之相合,倘若没有当今人类最前沿的思想发现,不能用人类文明的成果照亮时代生活,那么所有绕前捧后的表演不过是玩花活儿,是禁不起时间检验的。它可以是“个人”的,但最好是个人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与发现,而不是个人隐私的叫卖,脱光衣服跑到大街上吸引别人的眼球。它可以是“大众”的,但最好是站在大众的整体立场来观察世俗表达人性,而不是追随时尚赞美平庸,把丑字当五字写。它可以是“苦难”的,但最好是真实具体的精神困境,而不是逃避“宏大叙事”和“公共领域”,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嘀嘀咕咕。它可以是“形而上”的,但最好是如《皇帝的新衣》、《三个和尚没水吃》,老少妇孺皆可晓畅,而不是绕开历史社会内容去假思玄想。它也可以是“后现代”的,但最好有对人类前途的焦虑与瞻望,而不是对几亿人口尚在为温饱挣扎、现代文明空气还很稀薄的中国现实视而不见,装出一副前卫的样子为所谓的文学史写作。一个没有能力把握认识自己所处时代的作家,一部只见形式不见形象的小说,吹上天去我也不相信它是“纯文学”。上述种种主义说白了,不过是掩饰低能和犬儒心态,不敢面对现实的借口而已。因为毕竟画鬼比画人容易得多(鲁迅语)。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没有文学精神,就如同相声艺术取消了讽刺,它当然不如影像来得直观,不如网络来得便捷,也不如三级片来得刺激,美女美男也包装不了。

中国文坛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主义轮番轰炸以后,小说艺术的基本价值作为一个问题再一次被提出来,绝不是偶然的。尽管文学精神屡遭遮蔽,在各个时代的表现不同,但它依然在中国文人的血脉中顽强而鲜活地延续着,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不绝如缕。而张禹老先生那种追求纯粹的认真劲头,那种拒绝媚俗的断然态度,那种超越世俗功利的审美理想,那种对青年后生的赤诚坦荡、帮衬扶持,堪称绝响。今日思之,不免唏嘘。

是为记。

2005年春于深圳景蜜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那儿/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征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41989
开本 32开
页数 4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7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1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4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