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102种观赏树木,以原产中国或集中分布于中国的类群为主,也对每种的中文名、俗名、拉丁名、隶属科属、生活型、主要形态特征、主要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产地或分布地、园林特性、经济用途等诸多方面作了简单的描述。每种配有多幅精美的彩色照片。全书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可作为广大园林工作者,特别是植物学教学和研究人员的良师益友。本书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园林、园艺专业师生的必备参考读物。
图书 | 观赏树木/中国观赏植物图鉴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102种观赏树木,以原产中国或集中分布于中国的类群为主,也对每种的中文名、俗名、拉丁名、隶属科属、生活型、主要形态特征、主要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产地或分布地、园林特性、经济用途等诸多方面作了简单的描述。每种配有多幅精美的彩色照片。全书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可作为广大园林工作者,特别是植物学教学和研究人员的良师益友。本书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园林、园艺专业师生的必备参考读物。 序言 植物是园林景观建设中最具有生命力的元素,它赋予各类景观以生命与活力。中国观赏植物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中国赢得“世界园林之母”赞誉的根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和建设日趋紧迫。为继承和弘扬中国植物造景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认识、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国观赏植物已迫在眉睫。为此,特编辑中国观赏植物图鉴系列丛书,共9册,分别是《木本观花植物》、《草本观花植物(一)》、《草本观花植物(二)》、《观叶观果植物》、《观赏树木》、《观赏藤本及地被植物》、《观赏竹类》、特殊观赏植物及《观赏棕榈》等。 每集图书原则上编辑100种(不含变种、品种等),以原产中国或集中分布于中国的类群为主,也收录部分中国早年引种,栽培历史悠久,在中国园林中应用较普遍的名花、名树。对每个类群的中文名、俗名、拉丁名、隶属科属、生活型、主要形态特征、主要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产地或分布地、园林特性、经济用途及繁殖方法等诸多方面作了简单的描述。每种配有多幅精美的彩色照片,全书图文并茂,生动直观。 为方便查阅及使用,丛书中的植物类群原则上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顺序编排。科的排列顺序,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植物分类学报,1978年);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中国植物志,第7卷,1978);被子植物按哈钦松系统(J.Hutchsion,The Familyof Flowering Plants,1934)。属名顺序和每个种的种名(种加词)按拉丁字母先后排列。各册书末附有植物中文名和拉丁学名索引。 可以说,这是一套集知识、趣味、欣赏和收藏于一体的工具型资料丛书,可读性、可识性强。 希望这套丛书会给您增加更多的知识,对您的工作有更多的帮助,这就是我们从事植物学教学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心愿。 《中国观赏植物图鉴丛书》编辑委员会 2002年10月20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观赏树木/中国观赏植物图鉴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赖尔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07326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宠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68-64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