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临江风(文化生活随笔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中学语文教师的散文集,和时下一些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集相比,少了一点刻意矫饰和急功近利。这是语文教师…更多的是年轻教师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发乎真情,得于自然。摩挲翻阅,你会发现,那些文章或剑气如虹,或长歌当哭。或娟秀雅丽,或幽默俏皮,每一篇都有精彩!

目录

每一篇都有精彩/王明发(1)

夜的行吟

夜的行吟/梁英(3)

车窗外,雪花无声/周 燕(5)

今天,我来看你/李淑萍(9)

常回家看看/高小燕(12)

我的父亲母亲/王燕萍(15)

缕缕银丝,悠悠母爱/苏姣(17)

父亲的心/赵静(19)

誓言/吴思玲(21)

剪辑岁月——纪念建浩去世二周年/刘关玲(23)

五哥/辛宇红(28)

一碗年糕/姚海燕(32)

小丫,你在那边还好吗?/赵晔华(34)

玉兰留香/陈慧群(36)

布衣情结

布衣情结/归红敏(41)

爱的纪念/刘晓芳(43)

品尝春味/陶燕敏(47)

一路走来…小女人的成长片断/蔡建花(49)

美食境界/杜炜侃(52)

饮酒·品茶·喝酒茶/龙文(56)

痛,并快乐着 学车小记/张燕(60)

26766/罗雅玲(62)

消逝的和还没消逝的/李智明(66)

红枣、花轿和眼泪/卢松龄(68)

我是——条变色龙/邵宇斐(72)

虚拟世界,真实生活——我的网络情结/庄琳(74)

夜行船

夜行船/高莉兰(79)

梦回水乡的外婆桥——记周庄/顾 欣(82)

枫语天平山/马俊(84)

醉翁亭游记/须梅芳(87)

塔里木河和胡杨林的哭泣/成 霄(90)

山里,那一墩墓碑/彭泽蔚(94)

屋檐雨

屋檐雨/盛华(99)

根/徐羚(102)

家乡的河/邵 昀(106)

雪色正柔/宗玉芳(109)

心中的罗川河/高霞艳(111)

烟花沉重/陈志坚(]14)

我的黄土高坡情结/魏华(118)

无法淡出的情结/施晓莺(122)

生活在别处/戴 陶(124)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潘迷娟(129)

面对生命的坚韧/王建华(131)

与夜同行/徐羽菡(133)

勿忘我/黄怡南(136)

寻找自我/周丽芳(139)

那一枚海螺/曾 刚(141)

路/吴卫忠(143)

秋晚/沈仁爱(145)

秋日的阳光/郭惠萍(148)

母亲的智慧/戴文兵(151)

法雨钟普陀浪/孙丽(154)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申 英(156)

浪花是美丽的/李荀楼(158)

飘落的故事/杜金梅(160)

心中有个美丽的信念/陈 欣(163)

换一种眼光,发现人生充满幸福/戴世荣(165)

师魂如水

师魂如水/曹有国(169)

雨中的阳光/唐洁韫(171)

夜,静悄悄/王丽萍(174)

师爱如斯/肖友清(178)

心中的春天/沈焱(182)

初为人师/陈海燕(185)

美丽的浪花/单芳(187)

比宇宙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王婷婷(191)

追悔/周素贤(194)

在云南看星星/苏伟东(197)

幸福感言/刘华霞(200)

望岳人生

望岳人生/贾 臻(207)

乌江祭/孙汉青(209)

千年秋风/杨彦国(211)

落叶小唱/郭美红(215)

何处桃花源/陆文兴(219)

重读童话/刘意人(222)

何妨去埃及/徐依群(225)

锁麟囊

锁麟囊/黄治民(229)

一块乳腐半碗粥/马饮冰(232)

琐忆与杂感/匡建浩(235)

解读一位并没有离我们远去的朋友/王根宝(238)

童年的池塘/周志坚(246)

喝可乐忆雪水/赵锡麟(249)

嗨,电脑!/濮洪凯(252)

燕归何处/汪霞飞(255)

我家的枣树/朱海明(257)

怀念母亲/赵扬(259)

剪刀/王培明(261)

走出乌托邦/王葆华(263)

后记/编 者(267)

试读章节

我的父亲母亲王燕萍

父亲十八岁那年参了军,在内蒙占边境一个通讯连当雷达兵,母亲曾去探过几次亲。部队的生活十分艰苦,十二年后父亲光荣复员回家,却也落下一身的病痛。三十年来父亲一直为胃病困扰。四处求医.这几年病情总算稳定下来。最近父亲又说胃不舒服,晚上经常痛醒。母亲放心不下,叫我带他去做了个检查。一个星期后的病理诊断报告让我们措手不及,一个五十八岁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母亲、哥哥、嫂子、我无沦是谁都感到难以接受。

泪水浸泡的日子总得继续。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全市最好的肿瘤专科医院。住院那天,父亲执意一人前去,理由是我们工作太忙,不能因为家里的事影响工作。在我的再三坚持下,固执的父亲终于妥协了。我把所有的行李提在手里,父亲默默地跟在我后面,我们始终保持这各自的频率,回头看看父亲,健壮高大的身躯似乎单薄瘦弱了许多,心里一阵酸楚,小时候父亲就是这样带我去看病的啊!不知不觉中我们互换了角色……

父亲是一个坚强、乐观而又不善言辞的人,手术前他严肃地对我们说,我是个军人死都不怕(听母亲说父亲好几次差点没命),做个手术怕什么。我明白他想安慰我们,尤其是那与之相伴三十四年善良而又脆弱的母亲。

等待漫长而又让人焦急,手术门的每一次开启,都让我们感觉座椅上装了弹簧般地弹起。我紧握着母亲皮肤粗松的手,她手指的骨骼硌痛了我。母亲的白发、母亲的皱纹,像从天而降的树叶。她看不见女儿对她专注的目光,她的视线始终没有从手术门上移开。焦灼终于在三个小时后暂停,全身插满管子的父亲在医护人员的簇拥下被推出手术问。父亲脸色苍白,眼神疲惫,他对着母亲用力想说些什么,却始终没法说出口。一股酸意要从鼻孔里涌出,却使劲把它咽了回去。

手术后的痛苦终于在一周后有所缓解,母亲一直陪在父亲的身边,无论谁提出替换她,都被她一口拒绝,她说我们都要上班,她在家也是闲着,这个理由似乎很有说服力,可谁都清楚多愁善感的她根本不可能“闲”着。几天后父亲可少许进些流食,精神也逐渐好起来。一次吃饭时,他打趣地跟母亲说:“多吃点,你有的吃不吃,我想吃还吃不着呢,看你吃得多香啊!”

一次陪父母聊天,父亲突然感慨地对我说:“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妈,跟了我三十几年,没享过一天福。拼命工作本想给她攒点钱养老,这回又失信于她了。”“要是生了绝症,我就不看了……”在一旁埋头织绒线的母亲声音微弱而又坚定。说完借故去盥洗室洗东西了。我知道,她不愿意在我们面前表现自己的脆弱。

我的父亲、母亲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暧昧距离,他们从不拥抱,从不甜言蜜语,有时会为一些琐事而惊心动魄地争吵。但我从不曾怀疑他们的爱有多深,永远不会……P15-16

序言

这是一本中学语文教师的散文集,和时下一些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集相比,少了一点刻意矫饰和急功近利。这是语文教师…更多的是年轻教师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发乎真情,得于自然。虽然,他们不是专业作家,不可能像专业作家那样,有深厚的写作理论、请熟的写作技巧,但是,浓聚于胸中的感受,一旦生发于笔端,那些最家常、最普通的凡人小事,却散发出最富人情味的温馨。一册在手,摩挲翻阅,你会发现,那些文章或剑气如虹,或长歌当哭。或娟秀雅丽,或幽默俏皮,每一篇都有精彩!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个辛苦的职业。除了早七晚五的工作时间,还少不了晚上的备课和批改作业;课本、资料、试卷、作文,几乎填实了每位语文教师的全部生活空间。但他们没有忽略对丰富生活的品味。刚为语文的外延即是生活。作一名语文教师.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他的教育理论、学识水准,还与他对生活的态度与认识有着密切的关联。翻开这些文章,你会读到语文教师丰富的内心世界,听到语文教师关注社会的心音律动。那些活跃的思想、细腻又浓厚的情感、“夜,静悄悄”中的思索、“拈花一笑”似的感悟……无一不激动你的情怀,触发你的情思。

读《枫语天平山》,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哲思。令人咀嚼再三;读《山里,那一墩墓碑》,沈从文固守的节操,让人难以忘怀;读《千年秋风》、《乌江祭》,胸中会涌动着对历史反思、对英雄礼赞的热流。如果说,这些作品写的是他人、是往事、是历史,那么,写眼前、写自己、写现实的作品,也同样令人感动:《布衣情结》飘逸出对布衣审美的乐趣与闲适;《一路走来》体悟出初为人母的人生幸福与苦涩;《美食境界》竟然烹调出“知白守黑”的老庄哲理;《剪辑岁月》对远逝亲人的思念,是“生死两茫茫”的终极思索。至于文集中辑入的教学随笔《何处桃花源》,支教感想《在云南看星星》,更是心灵撞击,责任的拷问。

人是需要思考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需要思考。文章者,思考之结晶也。没有思考难成文章。尽管这些文章的思考的深度还有限,但是毕竟去思考了:教与学、生与死、历史与现实、道德与审美、传统与改革、人文与科学、自然与人生……这些思考将推动着语文教师,去探索,去追求,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融入到更广阔、更充实的生活之中,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提高自己,以博大的人文精神来丰富自己。庄子说过:“风之积也不厚,则负大翼也无力。”要“负”起语文教育之“大翼”,这样“厚积”是必需的。我们期待着,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拥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知识食粮,与学生交流、共享。这样,我们相信,学生的作文也将是,每一篇都有精彩。

后记

《临江风》散文集是《美丽的浪花》征文活动活动结出的硕果。《美丽的浪花》共收到语文教师的散文225篇,在《宝山教育信息网》上刊出217篇。有些文章,因错过了征文的截止日期,未能上网刊出。本次征文活动得到了众多语文教师的关注,不仅在职的语文教师积极参与,一些已经调离教师岗位老教师们也闻讯送来自己的作品。我们从全部征文中选出了86篇优秀散文,汇编成集,以纪念这次有意义的征文活动,也借这本文集,展现我们语文老师的风采。本集共分八个栏目,前七个栏目,主要是青年教师的作品,最后一个栏目,主要是老年教师的作品。因为教师们的思想活跃,涉及广泛,很难分类归位,为编辑之便,我们只能大致上从内容分立栏目,未能涵盖准确、分类合理,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

从征文活动开始到上网、评选、选文、编纂成书,近有半年的时间,征文组委会和编委会成员都付出艰辛的劳动。在此,我们向支持和关心这些活动的宝山区教师学院的领导、信息中心的同仁、师训部的同仁、政策研究室的同仁以及教研室的同仁,表示深切的感谢!

编 者

2005年3月1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临江风(文化生活随笔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濮洪凯//黄治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21542
开本 32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