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讲述的西藏的主权,人权,文化,佛教,风光以及风俗民情等,,是作者生活了10年之久的亲眼所见,用感情的眼睛和理性的眼睛,或者说是心灵的眼睛,把一个真实的西藏告诉读者。
| 图书 | 西藏的故事/中国西藏基本情况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所讲述的西藏的主权,人权,文化,佛教,风光以及风俗民情等,,是作者生活了10年之久的亲眼所见,用感情的眼睛和理性的眼睛,或者说是心灵的眼睛,把一个真实的西藏告诉读者。 目录 前言/1 地域与人种/2 一、第一次听到斯巴宰牛的古歌/2 二、地球物理学家讲述青藏高原/4 三、给青藏高原画个像/6 四、恰白先生谈“蕃域”的由来/11 五、猿猴与罗刹女的传说/13 六、新石器时代的两大遗址/16 七、天神之子聂赤赞普的故事/19 历史与事实/22 一、敦煌的吐蕃历史文书/22 二、藏汉交往和文成公主的故事/24 三、唐蕃会盟碑/30 四、茶马古道上的商贸往来/34 五、八思巴与萨迦寺/36 六、哀都刻印永乐版大藏经/40 七、驻藏大臣与二十九条钦定善内章程/43 八、1904年的枪声/47 九、西藏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签定/49 藏传佛教与政教合一/51 一、王辅仁教授讲授藏传佛教的前宏期与后宏期/51 二、五个教派的来龙去脉/54 三、噶玛噶举派首创活佛转世/58 四、金册金印,达赖班禅转世体系的出现/63 五、东嘎先生关于政教合一的论述/65 六、1959年达赖教权的结束/69 民主改革与民族区域自治/73 一、外国人笔下的西藏/73 二、李有义对四十年代末西藏的描述82 三、民主改革,百万翻身农奴的盛大节日/85 四、《林田日记》:农奴第一次举起白已的手/90 五、成功地进行了35年的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94 六、西藏民族区域自治与“高度自治”区别在哪里/99 改革开放和人心所向/101 一、“文化革命”的后遗症/101 二、八十年代初的两次西藏工作座谈会/102 三、宗教活动的恢复和寺庙维修/106 四、抢救藏族传统文化/111 五、古老的拉萨面对新生的世界/115 六、拉萨人的环保意识/123 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127 一、从大型乐物珠穆朗玛说起/127 二、西藏历史上对现代化的追求/128 三、一江两河工程的提出/132 四、水库,生命工程/134 五、山甫的万亩林带/137 六、良种村的故事/140 七、林芝的电话村/143 八、西藏,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走自己的路/14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西藏的故事/中国西藏基本情况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晓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13913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53 |
| 版次 | 2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2-01-01 |
| 首版时间 | 2002-01-01 |
| 印刷时间 | 2004-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7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927.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1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6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