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秘密教门充分发展的时期,不仅教门名目繁多,信徒剧增,而且多次举行造反活动。本书就清代秘密教门的充分发展、大规模武装暴动及开始从民间秘密结社走向会道门转化等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图书 | 中国秘密社会(第3卷清代教门) |
内容 | 编辑推荐 清代是秘密教门充分发展的时期,不仅教门名目繁多,信徒剧增,而且多次举行造反活动。本书就清代秘密教门的充分发展、大规模武装暴动及开始从民间秘密结社走向会道门转化等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清初的秘密教门/9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变乱与教门经卷/9 第二节 秘密教门的反清活动/12 第二章 清代收元教/18 第一节 《立天卷》与收元教/18 第二节 清初山西张进斗收元教/27 第三节 河南鹿邑王氏收元教/47 第四节 五省收元教暴动/62 第三章 黄天道及其影响/76 第一节 清初华北黄天道/76 第二节 乾隆年间黄天道的重创/78 第三节 普静“儒门”在江南的传播/83 第四章 罗教/95 第一节 康熙到乾隆年间罗教在南方的流传/95 第二节 罗教在漕运水手中的流传与被禁/96 第五章 弘阳教/101 第一节 清代弘阳教教案/101 第二节 弘阳教经卷与信仰/116 第六章 清代东大乘教/136 第一节 清代东大乘教与黄天道、罗教/136 第二节 清代王氏家族与清茶门/144 第三节 三元会/154 第七章 天地门/165 第一节 天地门的创立/165 第二节 主要教义与传教活动/166 第三节 天地门在清代的流传/169 第八章 八卦教/172 第一节 刘佐臣与康熙年间的八卦教/172 第二节 山东清水教及其暴动/174 第三节 癸酉之变——天理教袭击紫禁城事件/176 第四节 八卦教的分支——离卦教/179 第五节 圣贤教与九宫道/186 第九章 青莲教/190 第一节 姚门教与大乘教的交汇/190 第二节 道光年间青莲教在川楚鄂等省的流传与发展/194 第三节 灯花教及其造反活动/202 第十章 清末的一贯道/208 第一节 姚鹤天与一贯道/208 第二节 王觉一与末后一著教的造反活动/210 第十一章 清代教门的代表性经卷——《九莲经》/217 第一节 清代以来《九莲经》的影响/217 第二节 版本源流与比较/219 第三节 改造经卷显示出来的问题/238 第十二章 清代秘密教门内部的神话/248 第一节 清代秘密教门的源起神话/248 第二节 秘密教门的创世神话/254 第十三章 清政府对秘密教门的对策及其得失/277 第一节 清初对秘密教门的武力镇压/277 第二节 有关治理教门律例的制定/279 第三节 雍正年间对教门的治理/282 第四节 乾嘉年间清廷治理教门政策的演化/285 第五节 加强保甲与教化/290 第六节 清代秘密教门屡禁不止的原因/306 结语/3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秘密社会(第3卷清代教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新宇//宋军//鲍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104175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9 |
出版时间 | 2002-10-01 |
首版时间 | 2002-10-01 |
印刷时间 | 200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1.7 |
丛书名 | |
印张 | 10.1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