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秘密社会(第1卷总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对有关中国秘密社会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和有争论的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这些问题包括中国秘密社会两大系统——秘密教门与秘密会党的定位问题,如秘密教门究竟应该定位为“宗教团体”还是定位为“民间秘密结社”?历代政权对于秘密社会采取过哪些治理措施?如何看待和评估这些措施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到研究者对中国秘密社会的基本看法,也是撰写本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中国秘密教门的渊源及其产生的条件/1

 第一节 中国秘密教门的名称与定位问题/1

 第二节 中国秘密教门的历史渊源/11

 第三节 秘密教门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27

第二章 中国秘密会党的起源/33

 第一节 中国秘密会党产生的原因与背景/37

 第二节 中国秘密会党的产生/49

第三章 中国秘密教门与会道门所标榜的“三教合一”信仰/62

 第一节 儒家学说、释道两教教义与儒释道“三教合一”信仰/62

 第二节 秘密教门和会道门对“三教合一”信仰的改造和利用/64

第四章 中国秘密社会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72

 第一节 秘密社会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73

 第二节 秘密社会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化时期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76

第五章 现代中国秘密社会兴起的原因与背景/86

 第一节 现代会道门兴起的背景/86

 第二节 现代帮会兴起的原因和条件/95

第六章 宗教与异端、秘密教门和邪教的区别/99

 第一节 宗教与邪教的区别/99

 第二节 异端与秘密教门和会道门的区别/102

 第三节 历史上秘密教门与当代会道门的特征/103

 第四节 当前中国邪教组织的由来与特征/107

 第五节 中国会道门与当代国外邪教的比较/113

第七章 历代中央和地方政权对待秘密社会的政策及其评估/122

 第一节 元朝对佛教异端教派的政策/123

 第二节 明朝对秘密教门的政策/124

 第三节 清朝有关禁止秘密社会的法令与政策/127

 第四节 民国年间国民政府对秘密社会的政策/143

 第五节 国民党逃台后台湾地方当局对待秘密社会的政策及其演变/144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秘密社会的政策/149

 第一节 192l—1927年中共对秘密社会的引导方针/149

 第二节 1927一1935年中共对秘密社会采取的区别对待与改造方针/151

 第三节 1936一1945年中共对秘密社会采取的团结抗日方针/152

 第四节 1945一1949年中共对秘密社会的争取、分化与打击方针/156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解决秘密社会问题的伟大功绩/159

附录一 对于红枪会运动议决案/163

附录二 中央关于哥老会清帮工作的初步指示/166

附录三 华北人民政府解散所有会门道门封建迷信组织的布告/173

附录四 坚决取缔一贯道——《人民日报》社论/175

附录五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处理反动会道门工作中有关问题的通知/178

附录六 关于取缔打击反动会道门问题——公安部有关方面负责人答《半月谈》期刊记者问/18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秘密社会(第1卷总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宝琦//谭松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1037513
开本 32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7
出版时间 2002-10-01
首版时间 2002-10-01
印刷时间 200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3.7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2
出版地 福建
203
14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