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把礼乐教化视为本土文化攸关生死大事的国度,又是一个对自己文化有极大信心的礼仪之邦,为什么会把“夷狄”的音乐文化放进“礼乐制度”中呢?这岂不是有“夷狄滑夏”的嫌疑吗?这些夷狄的东西是怎么“走私”来的呢?为什么它们没有被中国文化的网络所筛除呢……本书为你一一讲解。
图书 | 胡乐新声--丝绸之路上的音乐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是一个把礼乐教化视为本土文化攸关生死大事的国度,又是一个对自己文化有极大信心的礼仪之邦,为什么会把“夷狄”的音乐文化放进“礼乐制度”中呢?这岂不是有“夷狄滑夏”的嫌疑吗?这些夷狄的东西是怎么“走私”来的呢?为什么它们没有被中国文化的网络所筛除呢……本书为你一一讲解。 内容推荐 北魏、东魏、北齐以及西魏、北周前后近200年的发展,西域的音乐绵绵不绝地传入中国内地。这些西域的胡乐,与其他输入中国的西域文化成分一样,同中华固有的文化交光互影,为中华文化所吸纳与消融,俨成中华文化血液的一部分。可以说,这200年东西方文化的汇聚与交流,为此后隋唐时代的大发展铺垫了道路。在隋唐时代,尤其是号称盛世的大唐时代,西域各种文化的输入达到了高潮。西域音乐的传入与融会,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颠峰。 目录 前言/1 引子/1 施之金石越于声/4 风流渐逝奈若何——礼乐制度的确立与蜕变(上)/16 乐书沦亡,寻案无所——礼乐制度的确立与蜕变(下)/30 繁手淫声争新怨/44 伎进胡音务胡乐/60 胡部新声锦筵坐/72 胡风夜夜吹边月/79 弹出天鹅避海青——琵琶/93 昆山玉碎凤凰叫/103 主要参考文献/112 图版/1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胡乐新声--丝绸之路上的音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凌//陈奕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20321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2 |
丛书名 | |
印张 | 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5 |
宽 | 141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