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致高山/零距离名家笔下的灵性文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了中外百位优秀作家的百篇关于山水自然主题的精彩散文。这些散文语言简朴,富有灵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与热爱之情。收入本书的散文都是这方面最为优秀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美文”。相信,本书不仅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还给人以精神的陶冶,情感的熏陶。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是成长中人生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成年人而言,也可以相互勉励,相互慰藉。

内容推荐

一套荟萃中外现当代名家散文精华之作的“零距离”散文系列丛书,近日由学林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共分两辑十卷。第一辑“社会编”,包括:致父母、致师长、致爱人、致孩子、致友人五卷;第二辑“自然编”,包括致高山、致大海、致森林、致小鸟、致故乡五卷。整套丛书以中国现当代的名家名作为主,兼顾新锐佳作,同时还收入部分外国名家的作品,在时间跨度上达到了一百年。本书是其中的致高山一书。

目录

现代作家

丰子恺/庐山面目

方纪/桂林山水

艾煊/灵洁九寨沟

叶圣陶/记游洞庭西山

许地山/上景山

许钦文/峨眉山上的景物

杨朔/画山绣水

李大钊/五峰游记

李广田/山水

李若冰/昆仑飞瀑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汪曾祺/桃花源记

陈伯吹/花溪一日问

范长江/再渡阴山

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

季羡林/游石钟山记

柯灵/桐庐行

徐迟/黄山记

黄苗子/华山谈险

碧野/天山景物记

臧克家/朝“武当”

端木蕻良/千山一叶

当代作家

于建明/石公山的眼睛

门瑞瑜/春到小兴安岭

马力/长白山记

王开林/站在山谷与你对话

王中才/白云山之晨

王充闾/祁连雪

王俊义/青城山石笋小记 

王桂荣/弱女登黄山

王家玲/天上走一回

王蒙/三峡

王静/浪迹飞云山

毛志成/湘西逍遥游

方叶/天台山的石与树

孔华/走向琉璃山

石英/武夷山的雨

叶文玲/山之籁

叶梦/羞女山

丛培香/宝华山悟佛

吕锦华/天目山寻秋

朱连庆/西海排云

朱鸿/太白皓然

玛拉沁夫/神女峰遐想

苏晨/避雨万石岩

李元洛/五尖山夏日

李木生/圆融

李丹/丹青画出是君山

李梅/白石山纪行

李瑞林/石海听涛

吴玮琳/北山寻石

吴冠中/贵州山丛寻画

吴泰昌/峨眉山人

何 申/我在大山里的日子

余光中/沙田山居 

宋耀良/海勃湾岩画考察记

张成珠/山水的哲理

张晓风/戈壁行脚

纳兰风清/那满山遍野的绿色哟

苗旭宏/刻骨铭心人祖山

苑铁军/玉屏山记

林非/普陀山记行

昌永/如山如水

周涛/领略巫山

庞进/骊山云树

宗璞/鸣沙山记

赵丽宏/海上有仙山

洪烛/峡谷

贺海涛/南山三月

秦似/碧水青峰九十里

袁学骏/天下第一坡

耿翔/鼎湖山记

黄文山/黄岗山记

萧复兴/我从没爬上过香炉峰

葛昌永/飘渺的武当

蒋宝华/普陀山四季

韩振远/山峰上,那一片疤痕

喻大翔/九华山醉雾

傅天琳/阿尔卑斯山二日

谢大光/紫金山的眼睛

潘雪怀/西行日月山

外国作家

[日本l川端康成/温泉通信

[日本]折口信夫/山音

[美国]拉塞尔/最后的山

[俄国]格尔津克/高山札记

[英国]高尔斯华绥/远处的青山

[俄国]浦宁/山口

[德国]黑塞/山口

[阿尔巴尼亚]舒特里奇/歌与枪

[匈牙利]裴多菲/喀尔巴阡山之行

试读章节

庐山面目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钱起)这位唐朝诗人教我们“不可登”,我们没有听他的话,竞在两小时内乘汽车登上了匡庐。这两小时内气候由盛夏迅速进入了深秋。上汽车的时候九十五度(华氏),在汽车中先藏扇子,后添衣服,下汽车的时候不过七十几度了。赴第三招待所的汽车驶过正街闹市的时候,庐山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桃源仙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茶馆酒楼,百货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过他们看见了我们没有“乃大惊”,因为上山避暑休养的人很多,招待所满坑满谷,好容易留两个房间给我们住。庐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这一天天气晴朗,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阴蔽日;远处冈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倘是幽人雅士,一定大开窗户,欢迎它进来共住;但我犹未免为俗人,连忙关窗谢客。我想,庐山真面目的不容易窥见,就为了这些白云在那里作怪。

庐山的名胜古迹很多,据说共有两百多处。但我们十天内游踪所到的地方,主要的就是小天池、花径、天桥、仙人洞、含鄱口、黄龙潭、乌龙潭等处而已。夏禹治水的时候曾经登大汉阳峰,周朝的匡俗曾经在这里隐居,晋朝的慧远法师曾经在东林寺门口种松树,王羲之曾经在归宗寺洗墨,陶渊明曾经在温泉附近的栗里村住家,李白曾经在五老峰下读书,自居易曾经在花径咏桃花,朱熹曾经在白鹿洞讲学,王阳明曾经在舍身岩散步,朱元璋和陈友谅曾经在天桥作战……古迹不可胜计。然而凭吊也颇伤脑筋,况且我又不是诗人,这些古迹不能激发我的灵感,跑去访寻也是枉然。所以除了乘便之外,大都没有专程拜访。有时我的太太跟着孩子们去寻幽探险了,我独自高卧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山楼上看看庐山风景照片和导游之类的书,山光照槛,云树满窗,尘嚣绝迹,凉生枕簟,倒是真正的避暑。我看到天桥的照片,游兴发动起来,有一天就跟着孩子们去寻访。爬上断崖去的时候,一位挂着南京大学徽章的教授告诉我:“上面路很难走,老先生不必去吧。天桥的那条石头大概已经跌落,就只是这么一个断崖。”我抬头一看,果然和照片中所见不同:照片上是两个断崖相对,右面的断崖上伸出一根大石条来,伸向左面的断崖,但是没有达到,相距数尺,仿佛一脚可以跨过似的。然而实景中并没有石条,只是相距若干丈的两个断崖,我们所登的便是左面的断崖。我想,这地方叫做天桥,大概那根石条就是桥,如今桥已经跌落了。我们在断崖上坐看云起,卧听鸟鸣,又拍了几张照片,逍遥地步行回寓。晚餐的时候,我向管理局的同志探问这条桥何时跌落,他回答我说,本来没有桥,那照相是从某角度望去所见的光景。呵,我恍然大悟了:那位南京大学教授和我谈话的地方,即离开左面的断崖数十丈的地方,我的确看到有一根不很大的石条伸出在空中,照相镜头放在石条附近适当的地方,透视法就把石条和断崖之间的距离取消了,拍下来的就是我所欣赏的照片。我略感不快,仿佛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广告的当。然而就照相术而论,我不能说它虚伪,只是“太”巧妙了些。天桥这个名字也古怪,没有桥为什么叫天桥?

含鄱口左望扬子江,右瞰鄱阳湖,天下壮观,不可不看。有一天我们果然爬上了最高峰的亭子里。然而白云作怪,密密层层地遮盖了江和湖,不肯给我们看。我们在亭子里喝茶,等候了好久,白云始终不散,望下去白茫茫的,一无所见。这时候有一个人手里拿一把芭蕉扇,走进亭子来。他听见我们五个人讲土白,就和我招呼,说是同乡。原来他是湖州人,我们石门湾靠近湖州地界,语音相似。我们就用土白同他谈起天来。土白实在痛快,个个字入木三分,极细致的思想感情也充分表达得出。这位湖州客也实在不俗,句句话都动听。他说他在上海,到汉口去望儿子,归途在九江上岸,乘便一游庐山。我问他为什么带芭蕉扇,他回答说,这东西妙用无穷:热的时候扇风,太阳大的时候遮阴,下雨的时候代伞,休息的时候当坐垫,这好比济公活佛的芭蕉扇。因此后来我们谈起他的时候就称他为“济公活佛”。互相叙述游览经过的时候,他说他昨天上午才上山,知道正街上的馆子规定时间卖饭票,他就在十一点钟先买了饭票,然后买一瓶酒,跑到小天池,在革命烈士墓前奠了酒,游览了一番,然后拿了酒瓶回到馆子里来吃午饭,这顿午饭吃得真开心。这番话我也听得真开心。白云只管把扬子江和鄱阳湖封锁,死不肯给我们看。时候不早,汽车在山下等候,我们只得别了“济公活佛”回招待所去。此后“济公活佛”就变成了我们的谈话资料。姓名地址都没有问,再见的希望绝少,我们已经把他当作小说里的人物看待了。谁知天地之间事有凑巧:几天之后我们下山,在九江的浔庐餐厅吃饭的时候,“济公活佛”忽然又拿着芭蕉扇出现了。原来他也在九江候船返沪。我们又互相叙述别后游览经过。此公单枪匹马,深入不毛,所到的地方比我们多得多。我只记得他说有一次独自走到一个古塔的顶上,那里面跳出一只黄鼠狼来,他打湖州白说:“渠被吾吓了一吓,吾也被渠吓了一吓!”我觉得这简直是诗,不过没有叶韵。宋杨万里诗云:“意行偶到无人处,惊起山禽我亦惊。”岂不就是这种体验吗?现在有些白话诗不讲叶韵,就把白话写成每句一行,一个“但”字占一行,一个“不”也占一行,内容不知道说些什么,我真不懂。这时候我想:倘能说得像我们的“济公活佛”那样富有诗趣,不叶韵倒也没有什么。

在九江的浔庐餐厅吃饭,似乎同在上海差不多。山上的吃饭情况就不同:我们住的第三招待所离开正街有三四里路,四周毫无供给,吃饭势必包在招待所里。价钱很便宜,饭菜也很丰富。只是听凭配给,不能点菜,而且吃饭时间限定。原来这不是菜馆,是一个膳堂,仿佛学校的饭厅。我有四十年不过饭厅生活了,颇有返老还童之感。跑三四里路,正街上有一所菜馆。然而这菜馆也限定时间,而且供应量有限,若非趁早买票,难免枵腹游山。我们在轮船里的时候,吃饭分五六班,每班限定二十分钟,必须预先买票。膳厅里写明请勿喝酒。有一个乘客说:“吃饭是一件任务。”我想:轮船里地方小,人多,倒也难怪;山上游览之区,饭食一定便当。岂知山上的菜馆不见得比轮船里好些。我很希望这种办法能加以改善。为什么呢?这到底是游览之区!并不是学校或学习班!人们长年劳动,难得游山玩水,游兴好的时候难免把吃饭延迟些,跑得肚饥的时候难免想吃些点心。名胜之区的饭食供应倘能满足游客的愿望,使大家能够畅游,岂不是美上加美吗?然而庐山给我的总是好感,在饮食方面也有好感:青岛啤酒开瓶的时候,白沫四散喷射,飞溅到几尺之外。我想,我在上海一向喝光明啤酒,原来青岛啤酒气足得多。回家赶快去买青岛啤酒,岂知开出来同光明啤酒一样,并无白沫飞溅。呵,原来是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气压的关系!庐山上的啤酒真好!

(本文为丰子恺“庐山游记之一”)

P3-6

序言

情感,是人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关系,是人因为客体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源于欲,生于感,至于情,甚至渗入了理。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或追求某种社会性目标的过程中被诱发出来的带理性的情感经验,形成人的社会性情感,具体表现为推己及人,即能把情感移向社会,推广到社会。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产生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情感,这些情感又具有共通性,甚至模式。

抒情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主要动因。刘勰《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发而为文,则可以咏,可以觞,可以兴观群怨,从而产生了我国文学史上许多著名的篇章。成功的作品在于能以新颖的方式表达出独特的情感,相比较于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是最适合抒发情感的文体。今天,当我们面对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藤野先生》、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面对冰心的《寄小读者》、巴金的《怀念萧珊》、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文章时,总能感觉到这些优秀的散文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和饱含的情感打动着我们的心。

因此,我们策划组织了这套“零距离——名家笔下的灵性文字”大型散文系列丛书,以大致相同的描述对象将作家们特色各异的情感表述分门别类,以期传达出人类对于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不同事物的情感,也可用以比较面对同一客体时各位作家不同的情感表达与写作风格。

“零距离”散文系列丛书共分两编十卷,三百万字,其中“社会编”包括《致父母》、《致师长》、《致爱人》、《致友人》、《致孩子》五卷;“自然编”包括《致大海》、《致高山》、《致森林》、《致小鸟》、《致故乡》五卷。在每一卷题材的划分上,我们都作了较大的延伸,如《致大海》,除了大海,还吾有江、河、湖、潭、溪,只要和水联系在一起就一并收入。再如《致爱人》,爱人不单指夫妻双方,还包括恋人、情人。在每一卷的具体内容选择上,我们不仅考虑作家的代表性,还考虑所写对象的多样性,比如《致小鸟》,我们尽可能地实现百位作家写百篇动物。同样,在《致大海》、《致高山》等卷中也大致体现了这样的想法。

我们提倡作家写灵性散文,其核心就是作家要用简练朴实的语言来书写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与热爱。收入本丛书的散文都是这方面最为优秀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美文”——一种人们之间相互传达情感的特殊文体。我们相信,它不仅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还给人以精神的陶冶,情感的熏陶。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是成长中人生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成年人而言,也可以相互勉励,相互慰藉。文学一直在发展,而人类的情感却永恒。我们希望,本丛书所传达的美好情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我们也希望,永恒和共通的人类情感能使本丛书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致高山/零距离名家笔下的灵性文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红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01011
开本 32开
页数 3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6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6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