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煤炭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润福主编的《煤炭传奇》是一本介绍煤炭科普知识的图书。虽然同样是讲述煤炭的性质与形成,但本书避开了就事论事的俗套,以与主题相关的人文事件切入,以与科技相映的哲学故事深析,以与因果相衬的辩证推论走出……因此,本书是一本以人文情怀、哲学联想、辩证推演为基调的科普读物。

内容推荐

煤炭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化石能源,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真正文明时代。煤炭也是我国一次能源的主体,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改革开放相当长的时间里,煤炭工业承载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多重历史责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王润福主编的这本《煤炭传奇》以煤炭为主题,穿插相关人文事件、科技发展史、哲学故事等,全面介绍了煤炭的组成元素——碳,成煤期,成煤作用,煤炭的分布及赋存,煤炭的早期利用,煤炭开采技术,煤炭污染,煤炭综合利用,煤炭的储量和勘探,煤炭的分类和质量,硅化木和煤的伴生矿,中国煤炭兴衰历程。

本书是一本以人文情怀、哲学联想、辩证推演为基调的科普读物,可供大众参考阅读。

目录

序言

一、生命的栋梁——碳

二、能源储备的辉煌时代——成煤期

三、绿精灵的涅槃之旅——成煤作用

四、光华聚敛 闷闷独行——煤炭的分布及赋存

五、从偶然到必然——煤炭的早期利用

六、地下工厂的前世今生——煤炭开采技术

七、功过由谁评说——煤炭的不白之冤

八、节约无小事——煤炭的综合利用

九、天下大同 造化无私——煤炭的储量和勘探

十、开启方便之门——煤炭的分类和质量

十一、远亲不如近邻——硅化木和煤的伴生矿产

十二、一个时代的生死轮回——煤起煤落

后记

试读章节

至此,关于生命,我们似乎已经知道了许多,甚至坚信已经找到了最终的答案,而实际上,我们知道的依然少得可怜。

我们的祖先真的是原始森林里的一只猴子吗?为什么不是蹦跳于水陆之间的一只青蛙或是畅游于碧波中的一条小鱼呢?就算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猴子、青蛙和那条小鱼之前呢?敢于向主流权威发起挑战,证明你的一只脚已经跨入智者的行列,最起码你找到了一把开启秘密之门的钥匙。遗憾的是,这里没有比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更合理更通畅的解释。我只能引导着你,把目光继续朝过去推进。

1794年5月8日的早晨,当朝阳染红塞纳河两岸的时候,法国科学院的拉瓦锡教授,被高呼着“共和国不需要学者,只需要为国家采取的正义行动!”的法国革命者们推上了断头台。临行前,拉瓦锡泰然自若地和刽子手约定:头被砍下后,他将尽可能多地眨眼,以此来确定头砍下后是否还有感觉。拉瓦锡的眼睛一共眨了十五次,这是他最后的研究。给拉瓦锡带来杀身之祸的原因,表面上看,是他为民众所切齿痛恨的包税官身份,而真正的根源却是他令同行们深深嫉妒着的科学才能。著名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说:“他们可以一眨眼就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但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再长不出来一个了。”

拉瓦锡是位划时代的科学巨人。他的《燃烧概论》系统地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扫清了燃素说的影响,化学自此切断与古代炼丹术的联系,揭掉神秘和臆测的面纱,确立了科学实验和定量研究。而使拉瓦锡名留青史的,是他把《化学概要》这部著作留给了我们。这一杰作的问世,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此书中,他历史性地第一次开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将化学方面所有处于混乱状态的发明创造整理得有条有理。他说:“如果元素表示构成物质的最简单组分,那么目前我们可能难以判断什么是元素;如果相反,我们把元素与目前化学分析最后达到的极限概念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现在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再加以分解的一切物质,对我们来说,就算是元素了。”虽然有点啰嗦,但这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元素的最初概念,它拉开了近代化学历史的序幕。拉瓦锡的元素表,只列出三十几种物质,这使得我们不必耗费太多的神思,就能领略到他的伟大之处。而碳,作为一种基本的非金属元素,也赫然在列。它在拉瓦锡神灵的光环照耀之下,像钻石般光芒四射。

事实上,正是拉瓦锡利用燃烧的火焰,发现了构成钻石(矿物名称:金刚石)的基本成分:碳。金刚石,其本质就是自然形成的、纯净的、单质状态的碳。它是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坚硬的石头,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因为稀少,所以珍贵。一粒小小的石头,承载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愿望。如果我们,哪怕用几分钟的时间,了解它几乎和地球一样古老沧桑,用心感受它在烈焰、高压、缺氧环境下所经历的一切,就会明白其所以永恒的意义,就会明白其勇敢、权力、地位、爱情、忠贞,凡此种种尊贵的气质,绝非浪得虚名。

我们不必徒劳地深究钻石内部那牢不可破的立方结构,因为以现有人工力量合成的类似金刚石的东西,可以说是一钱不值。造化的力量深不可测,远非人力所能企及。它曾给予另外一些碳元素以几近同等的礼遇,却始终因为温度、压力稍逊一筹不能历练成为钻石,而只能形成钻石的同素异形体——石墨,一种被视为我们这颗星球上最柔软的石头。无需为大自然的厚此薄彼耿耿于怀,你只要知道这两种物质——金刚石(经过琢磨的金刚石称为钻石)和石墨,都是最纯洁的碳单质,也就足够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让我们怀揣一颗钻石般纯净、刚毅的心灵,抛开所有贪婪的占有欲和尊贵的幻想,继续向更远的过去迈进吧。

将历史的镜像缓缓拉近,你会发现越来越多被经世尘埃封盖着的人类文明的痕迹。那一天,一群饥肠辘辘的远古人类,虚弱而惊恐地相互搀扶着走出山洞。他们赤身裸体,蓬头垢面,被洞外的山火熏烤了几个昼夜的双眼布满血丝。那时候的人类还没有时间概念,但他们知道,山洞里储藏的食物已经所剩无几。饥饿驱使他们离开洞穴,勇敢地面对现在最凶险的敌人、将来注定要成为人类朋友的大自然的精灵——火。山火吞噬了大片林木,仍在远处熊熊燃烧,四周的土地一片焦黑,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浓烟。这时,一缕从未闻到过的香味飘进他们的鼻孔。顺着香味,他们找到一只烤熟的兔子。啃一口尝尝,他们发现,烤熟的肉食味道比生吃好上许多。于是,人类终于艰难地摆脱了对火的恐惧,慢慢学会了如何保存它、控制它,并用它烧制出熟的食物。此后,在人类的生活中,火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自然地,与火相关的许多秘密,也越来越多地被人类揭示出来。我们的祖先发现,燃烧过的树枝会变脆变黑。尽管他们还不知道那就是木炭,可他们注意到:这种黑乎乎的东西不仅可以再次燃烧,而且用它将身体涂黑之后,可以轻而易举地迷惑其他动物,使得自己在躲避猛兽侵害的同时,也使同类的狩猎活动变得更有技巧、更有效。

P3-7

序言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老子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为管理者开出的一剂治世良方。贤与不肖本无定论,人们在意的是“贤”的荣誉以及“贤”的荣誉所能带来的好处,车马舟楫,锦衣玉食,如此等等。而一切不肖或者罪恶的思维理念、言行举止,究其根源,不过一个“欲”字。是正是邪,仁智各执一端,争争吵吵,自有哲学思辩以来,几千年里莫衷一是。

天不言功,地不言利。天地是自然的代表,扩而充之,天地间的万有——高山大泽,滴水微尘,包括我们人类,无一不是自然的一分子。假如天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精神能够在某一个人的身上得以焕发,各朝各代、各族各类的往圣先贤恐怕只好望其项背了。可惜事实没有假如,人类在顾念自身存在的过程中,包括那些自恃被褐怀玉的往圣先贤,就算只求“一箪食,一瓢饮”,也总是一种索取。对于自然,我们是最大的“偷儿”。人类个体得多取少的些许差别,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拿煤炭来说事,当我们肆无忌惮地移山断水以求一暖时,何尝问过大地的意见!又当我们快马加鞭燃煤造雾时,何曾征得上天的同意!相较自然的无知无欲、广博宏大,囿于一己之见,即便如专行利他之事功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西方剑客精神,还是墨子“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的侠士风范,都难免落入刻意为之的窠臼。更不必讲人类那些浩如烟海的成文和不成文理论,随朝代时事更迭而变化多端的所谓道德、标准、规范……,无非都是些如何瓜分自然的规则罢了。面对任人取舍而毫无怨言的自然,这些东西都该感到自惭形秽、黯然失色。在这里,我无意抹杀人类进步的成绩,我只是想说:人类完善自我,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

以上是本书给予我的点滴启示,不免偏于一家之言。姑且备此一格,引以共鸣。

后记

煤炭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化石能源,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真正文明时代。煤炭也是我国一次能源的主体,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改革开放相当长的时间里,煤炭工业承载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多重历史责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山西地质博物馆的矿产资源厅理所当然地把煤炭作为第一重要优势矿产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推介。在此基础上,出一本介绍煤炭科普知识的图书一直是我们由来已久的打算。然而我们发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版本、不同篇幅介绍煤炭科普知识的图书已经不少,且都是从科学原理、技术常识、学术论述的角度对煤炭的性质、煤炭的生成、煤炭的开发、煤炭的利用、煤炭的前景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可以说煤炭科普之树硕果累累。

此情此景,再加上当前网络社会信息化对纸质出版物的冲击,造成人们阅读习惯与观览兴趣的变移,怎样才能写出一本完全不同于以往专业科普图书,而又不失以煤炭为核心、以科普为纲目的新型读物呢?本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样是讲述煤炭的性质与形成,我们避开了就事论事的俗套,以与主题相关的人文事件切入,以与科技相映的哲学故事深析,以与因果相衬的辩证推论走出……

本书初稿形成后,曾在《地球》《中国煤炭博览》等期刊上试登载,有热心的读者和专业人士给予了诸多肯定与修改建议,这次修订出版,又承蒙地质出版社编辑们的悉心指正,在此一并致谢。

如前所述,本书是一本以人文情怀、哲学联想、辩证推演为基调的科普读物。作为一种写作尝试,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煤炭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润福
绘者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6096943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矿业工程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2016096188
中图分类号 TD94-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8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