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学生存手册(大二分册选专业培养职业能力)
内容
编辑推荐

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失业率已经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自己的人生规划不仅十分有必要,更势在必行。而在目前的图书市场上,几乎没有一部全面、系统的规划和指导大学生生活、未来职业方向的书籍。本丛书的出版将填补这一空白。

本丛书由多所大学在职辅导教师、学生工作者及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亲自执笔,完全避免了说教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大学生提供了最具实用价值的指导方案。同时,本丛书借鉴国外大学生生活指导与规划书籍的成熟理论,结合中国实际,选取大量真实案例,极具实用性和趣味性。旨在帮助大学生做出合理规划,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

内容推荐

经历了大学一年级基础课程的学习和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以后,大二学生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明确并及时修正自己的发展方向,为将来的择业做好最直接的课业和综合素养的准备,基于这一事实,本书从专业选择、课堂学习、社会实践、团队活动、感情生活等方面为夫二学生提供了最权威、最实用的信息和指导,帮助大二的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日后的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第一章 发现我的专业

第二章 就业市场掠影

第三章 专业决定面面观

第四章 学习不只在课堂

第五章 综合素质全面升级

第六章 社团大战

第七章 做沟通的强者

第八章 学海无涯诀窍作舟

第九章 职场初体验

第十章 求解压力方程式

第十一章 当我们在一起

附录

试读章节

寻找兴趣与专业的交点

赚钱大家都想,那不算。要用具体的职业、行业、产业来表达你的理想主义。

——徐小平《让空洞的梦想降落于具体的行业》

发现了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将它与你的学习结合起来——既然你四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要花在学校的学习上,与其勉强应付,倒不如好好地利用,让它为你的目标职业服务。

乔治亚大学(T}1e University of Georgia)的雪莉·尼斯特(sherrie Nist)教授和他的助理教授约迪·帕特里克·霍尔休尔(Jodi Patrick Holschuh)在《大学游戏规则》(College Rules!)一书中,提出了从“非职业导向”、“职业导向”和“特定职业导向”这三个角度,对大学专业(课程)进行划分。根据这个划分标准,再结合学科分类,我们可以发现:

·非职业导向类专业:这类专业没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它更多的是提升你的基础实力或者为你的进一步研究做铺垫。它就是人们常说的基础学科,包括人文学科中的英语、音乐、历史、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以及理工科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等。

·职业导向类专业:这类专业通常都指向了一定的职业领域,但并非对这一职业领域做细致具体的研究。理工科和商科中这类专业比较多,比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生物学、传播学等。

·特定职业导向类专业:这类专业一般从开始就会有非常明确的就业目标,并且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考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它们也被称为应用学科。这类专业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CPA(注册会计师)、教师、保险以及软件工程等。

读懂了自己,读懂了专业,职业规划就已经胜券在握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你的兴趣不一定符合就业需求,你的选择不一定是充分利用资源后的最优选择。在本书的第二章“就业市场掠影”和第三章“专业决定面面观”中,我们将和你一起考虑其他一些选择专业时值得关注的因素。毕竟在踏上就业战场之前,除了了解自己的实力以外,战斗地形也是需要摸清楚的。

P10-11

序言

为什么要写这套书?

(代总序)

原来以为女儿上了大学,除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外,做爸爸的我会相对轻松一点,毕竟18岁的她已经是成年人了。后来发现自己这个想法天真了一点,事与愿违。女儿去了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读大学,而我这个爸爸远在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第一学年下来,我担心的事及跟女儿发生的冲突比她高中四年加起来都多。怎么会呢?怎么不会呢?要操心的事实在太多了:孩子第一次长期生活在外,第一次有自己的独立预算,第一次有机会无需担心父母的约束去约会,第一次得病时没有父母在身边,第一次跟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相处……

过了大一就好了吗?哪里啊,大二要选专业;大三要考虑是就业还是进一步深造,要不要在国外学习以及暑期实习的安排;大四要准备考研、求职申请,还有毕业论文。虽然二十多年前我也读过大学,毕竟时代不同了,社会环境变了,大学文化也改版了,很多问题我这个老爸真的不懂。譬如,我告诉女儿本科专业对事业发展很重要,可是学长们告诉她“本科选专业不重要,本科是基础教育……”谁说得对呢?当然是学长对,我错。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我这个做爸爸的不懂还要操心,还要建议。且不说父母说的不对、不到点上,就算你说得很正确,态度很讨好,孩子也不一定听。想想看,读大学好不容易逃离了父母的管束,哪会让父母继续说三遭四呢!

怎么办?有的美国父母给我建议:送书给孩子。到美国的网上书店一查,辅导大学生的书真多,针对大学生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就有好几本书急于回答。而且,专家们的答案常常比父母的更全面;再说,孩子们更乐意倾听第三方的建议。于是,每当女儿离家去学校时,我都会在她的行李中塞上几本指导大学生活的书,让她有机会吸收他人的智慧,过好大学生活。

最近两年我常回国来教书,有机会了解到中国大学生的生活,发现他们与美国大学生一样面临着许多同样的问题:与室友相处、与师长相处、选课选专业、约会和失恋、个人财务预算、健康与安全、社团与实习、人生与职业规划等,虽然由于中美文化的不同而应对办法会有所不同。出版界的朋友告诉我,中国的书店里缺乏系统的、人性关怀的大学生活辅导丛书。同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的青年朋友们坐在一起聊天,他们也告诉我,他们真的希望过去四年能读到关于大学生活的辅导书,这样的话,大学生活就会非常不同:少些眼泪,多些欢笑;少些压抑,多些友爱;少些失望,多些成功。这些年轻朋友很想把自己的大学生活经验与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让人生只有一次的大学岁月充满理想,充满青春光彩。听到这些我就动了念头,想编写一套丛书,帮助大学生过得幸福、健康、成功!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蒲果泉院长在本科教育的管理上颇有见地,他一直想为中国的大学生们编写一套指导生活和学习的丛书。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就设计和编写了这套大学生活丛书。该丛书的设计吸收了美国大学生活指导丛书中的教育学成果,参考了中国各届人士对大学生活的建议,辑录了中国大学生活所产生的若干问题,文稿的执笔包括了身临其境的大学生和学生顾问。可以说,该丛书是对国内外大学生活研究成果的总结。当然,这个总结是不全面的。为求尽快地满足大学生和家长的迫切需要,我们匆忙成书,加之自身经验和知识的局限,该书的错误与偏颇之处在所难免。如果能够抛砖引玉,引起社会各届对大学生的心灵成长与人生规划的关注,吾意足矣。在此也恳请读者给予本丛书批评指正,以求再版时更上层楼。

王伯庆

2006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学生存手册(大二分册选专业培养职业能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蒲果泉//(美)王伯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05051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5.5-62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3: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