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潘深亮谈书画/名家谈收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适合那些有志于古物收藏者阅读参考。由专家直接现身传授鉴定经验。本书所介绍的古玩对象主要是书画作品,可读性、可操作性、实用性都很强。

内容推荐

名家收藏丛书收集了国内近现代及当代享有盛誉的、卓有成就的文物收藏鉴定专家多年撰写发表的鉴定心得和研究成果,经授权分别辑集成帙,供具有一般收藏阅历的读者品读。本书是其中的《潘深亮谈书画》一书。

目录

序言

书画鉴定五讲

“生得秀色”——董其昌

“个山”、“驴”——八大山人

徐家传吾法 梅菊助我神——恽寿平

掀天惊雷六分半 十年县令无古今——郑板桥

“三绝”才子华新罗——华苗

海派巨擘——任颐

老叟衰年别有才——吴昌硕

衰年大成 最工者愁——齐白石

游丝软系 横扫千军——张大干

江山为助笔纵横——溥心畲

百年皴染七墨法 千般笔触五字言——黄宾虹

一洗万古凡马空——徐悲鸿

“造法自然”、“其命惟新”——傅抱石

后记

试读章节

了解假画与真迹的区别

要广泛了解代笔、作伪之人作品的风格面貌与齐白石真迹的区别,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因为书画作伪是一股暗流,作伪者从不公开他们的姓名。这就要求鉴定者在实践工作中进行细心地观察,从传世作品和文献记载中寻找蛛丝马迹。刘九庵先生为了弄清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的作伪人吴应卯,前后用了20年的时间,才找出了吴氏书法与祝允明风格的不同之处。齐白石书画同时代的代笔和作伪人有他的一些学生。以故宫博物院藏的《贝叶草虫图轴》为例,画中的草虫与贝叶是娄师白代笔,字与树干是齐白石真迹。而另一幅《贝叶草虫图》(故宫博物院藏),则为齐子如代笔。伪作所书年代,多为齐白石70岁以后,其中又以80多岁的为最多。齐白石住在北京骡马市时,他周围的一些人和门房赢氏串通,将齐老真迹留下,自己另画一幅,盖上真印,让取画的人拿走,于是这些画假印真的伪作便流人了市场。齐老发现以后,便新刻了一方钢印,加盖在画的背面,说有钢印的为真,没有钢印的为假。后来做假之人也仿刻一方并加盖在伪作上,遂令局面更加混乱。现在传世的作品中,仍可见到加盖钢印的伪作。其鉴别之法是真钢印单刀直人,自然流畅,假钢印字体做作。后来齐白石画的价格剧扬,多一个草虫,便加若干成润格,于是,就又生出了往真画上添假草虫的做法。听说过去天津的一位姓刘的人就这样干过。齐老学生所制的伪作也不少。齐白石的伪作有不少流传到了国外,1985年5月在西柏林,曾有一位德国朋友拿了一些齐白石的画请笔者鉴定,其中竟没有一件是真的。

齐老谢世以后的伪作更多。近日,笔者看到某拍卖公司出版的书画图录,其中齐老的画竟有一半是假货。其伪品之多,可见一斑。当今收藏家不可不察。

P130-131

序言

中国的传统学问,尤其是古物鉴定方面的学问,从来是以师徒传承、口问心授的方法薪火传灯的。其中,有许多的经验方法,是完全依靠于观感方面的,而且是非理性的认知来完成的。这些鉴别经验并非出于前辈们秘阁高束、非嫡不传的狭隘的心胸,实在是用语言不能准确、甚至完全不能表达。譬如书画鉴定中的所谓“气韵”、“味道”和瓷器鉴定中的手感、声音,都是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悟。把这些感悟书诸文字,几乎是不可能的。从孙瀛洲等前辈留下的文字资料中看,这一点似乎毋庸置疑。

但是,鉴定最直观的、最易于为人所接受的,还是著名书画鉴定家启功先生说的那句话——鉴定,总要讲一个“理”字!先生鉴定宋代范宽《雪景寒林图》,仅凭“臣范宽”三字款,就断其伪。先生的依据是:范宽,名中立,字仲立。因为人宽厚,故得绰号日“宽”。就像包公不能在皇上驾前自称“包黑儿”一样,称“臣”的画家,怎敢面对九五而戏称自己的绰号!先生的这个“理”,其实就是鉴定古代书画的人文科学依据。冯先铭、耿宝昌、杨伯达、徐邦达诸先生,在长期的文物鉴定的实践中,将前辈们传代师承的感悟,结合现代相关科学的那个“理”,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而且相对独立的专业鉴定理论体系范畴。这些不仅是对传统鉴定学的清算和终结,同时也构成了现代鉴定学的奠基石。

其实,这些鉴定学界泰斗们的开山弘论,对于一般的收藏者来说,指导意义并不显著。因为,在这两者之间,存在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阅历上的、实践上的、理论上的差异,形成了一种传递与接受之间的不对称空间。

于是,一代中年鉴定专家义无反顾地充当了这两者之间的传递媒质,他们有着丰富的实物鉴定经验,有着相关自然科学的学识基础,同时,又有幸得到老一辈鉴定家的直接传授。所以,在这一代人的著述中,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名家谈收藏丛书》对著作者的选择有三:一是选择清末至民国期间有一定影响的有关鉴定方面的著作;二是辑集民国至今老一辈鉴定家的鉴定心得、文论;三是收录目前在文物鉴定领域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著述严谨的中年鉴定专家的文章,以科学性、实用性相结合的文论为辑集目标,以一般古物收藏者为阅读对象。

《名家谈收藏丛书》是一套值得阅读、值得收藏的书。

王大鸣序于北京

2006年7月9日

后记

《名家谈收藏丛书》是一套稿源比较复杂的丛书,从书籍编辑的角度看,书中的体例、语言或多或少地都存有特定环境下的语言特点,故而有必要做出说明如下:

正如序言所说,鉴定一门,是耳濡目染、口传心授的学问,许多非理性的感悟,在规定的现代汉语语汇里,绝难寻找到与之对应丝丝入扣的语辞,因此,作者往往采用了传统的行业语言。需要声明的是,这些语言并非作者的臆造之辞,对净化我国的语言环境亦无妨碍。因此,希望读者对此广施包容之心。

由于本套丛书具有文章汇编的性质,搜集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内所写的鉴定文章,所以,在编辑体例的划一上、语言的连续性上,不统一之处实属难免,再次恳请读者给予谅解。

编者谨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潘深亮谈书画/名家谈收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深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022365
开本 32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1
14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3: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