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魔法的历史(从亚瑟王到哈里·波特用艺术追踪魔法师的身影)
内容
编辑推荐

女巫为什么戴着黑色的尖顶帽、骑着扫帚飞来飞去?仙女和精灵到底是什么,她们又从哪儿来?什么样的咒语能治病?诺查丹玛斯大预言的魅力为何经久不衰?为什么会爆发骇人听闻的搜巫运动?当代的巫师命运如何?

对所有有着迷于魔法的人来说,《魔法的历史》将成为你的忠实伙伴,助你叩开魔法的大门,探究每种魔法奥秘的根源。

内容推荐

从荷马史诗,到《亚瑟王的传说》,到《哈里·波特》,到《魔戒》,很多伟大的的文学作品都烙着魔法的印记,魔法是人类想像力的体现,也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

本书轻松地探讨了魔法的历史与文化,介绍了各种文明中形形色色的魔法,讲述了关于魔法和魔法师种种匪夷所思的故事,描绘了魔法在漫长历史中的跌宕命运。

书中配有近200幅彩色图片,选用独特的古老绘画、插图和雕版画,生动地再现了魔法的神秘魅力。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魔法与文明

魔法VS.宗教

犹太人对魔法的抗拒

慈善与邪恶的异灵

第二章 基督教占了魔法的上风

一位圣人受到的诱惑

圣人、神迹和魔法

半信半疑地相信巫术

萨迦传奇

亚瑟王——真有其人吗?

会魔法的女子让人害怕

伊斯兰教给魔法带来文化意味

沾惹魔法必将惨淡收场

第三章 诡智士与女方士

用魔法来预防事故

神圣的符咒

草药知识与想像出来的解毒剂

肮脏的魔法

萨满教遗产

魔法与分娩

第四章 巫婆们的锤子

一件致命的政治武器

“黑夜巫婆”与稻草做的心

《巫婆们的锤子》:搜巫者指南

对搜巫狂热的抗议

宗教、战争与搜巫

巫术审判造成的恐怖

第五章 巫师们自己口中的巫师

对于魔鬼夜半集会的幻想

想像出来的罪恶

受了魔鬼的诱惑

巫婆们的舞蹈

飞行侠的战斗

野外猎手与巫术

尾声 魔法的衰落和复兴

江湖郎中代了诡智士

招魂说与其他秘传技艺的继续流传

新时代的巫师

魔法与文学作品

参考书目

插图鸣谢

试读章节

然而,“科学的”医药也不一定总是比诡智士的那些方法都来得可靠或者值得尊重。在欧洲和北美各地有着许多“江湖郎中”,他们到处巡游,四下兜售自己那些疗效神奇的药物,这些药充其量也就是吃了无害,最不好的情况还有可能致命。凯利·布克(Kelly Booker)是一个19世纪的英格兰东英吉利(East Anglia)人,他曾给一个患上难看皮肤病的妇女开了一种药粉。不幸的是,这种药粉里包含有毒物质,那个妇女把它化在水里喝下去后不到一天就死掉了。

穷人在自己或牲口生了病的时候很少能请得起训练有素的医生或兽医来治疗,而乡村中一直都有某些所谓的“杂病医生”自称能治好人和牲畜的所有疾病。有些杂病医生会假装自己运用了那些更受尊重的正规医疗手段,而另一些人则仍然坚持使用着那些古老的魔法技艺,他们常开的草药方子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

有的时候,江湖郎中和老式的诡智士根本就是同一个人。有个杂病医生叫做詹姆士·默雷尔(James Murrell),他在艾塞克斯的哈德雷(Hadleigh)始终以此谋生,从1812年一直干到1860年去世。据说他是排行第七的儿子所生的第七个儿子,以施用咒语和驱赶附在病人身上的魔鬼而闻名。他被称为“哈德雷的诡智士”,在欧洲和北美的一些乡村地区直到20世纪还存在着像他那样的男男女女。

招魂说与其他秘传技艺的继续流传

即使是到了理智时代,科学与工业都在19世纪里达到了高峰,仍然有许多人发现要完全摆脱以下的观念其实很难:魔法是现实存在的,我们的世界里充斥着精灵、鬼魂、天使和魔鬼。自19世纪以来,已经有数量惊人的一批人对接触死者的灵魂表现出了兴趣,尽管他们一直很理性。因此一种新的施用魔法者也就应运而生了:灵媒。一直以来都有一些人宣称自己能够与死者进行对话,招魂术也一直是最古老的魔法施为之一。现代灵媒只不过是将这个传统传承了下去而已,但是它已经失去了这类人在过去所具有的其他作用。与死者进行接触曾经仅仅是一种魔法力量的来源或是为了找出那些不为活人所知的隐秘消息,很多17世纪时的人都会将这类魔法包括在自己治疗魔法的范围以内。随着人们对魔法信念的普遍衰落,灵媒仅仅成了一种渠道,供人们发泄失去一个家人或心爱之人的悲伤之情。

出人意料地,“招魂说”以及其他形式玄奥的伪知识在19、20世纪之交竞还有着不少支持者。其中之一便是爱尔兰诗人叶芝(W.B.Yeats,1865~1939),这位现代文坛巨匠十分痴迷于魔法,或者按照人们逐渐熟悉的另一个名称来命名它:玄学。

P240

序言

《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作者,已故的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nls)特别爱讲这么一个笑话:一个人不明白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坚信里面一定有很多小人儿在跑来跑去,完成所有的表演。一位工程师好心向他详加解释,用了接收器、扩大器、阴极射线管,还有电磁频谱仪这么一大堆名词。一切解说完毕,这个人若有所悟地点点头,然后说道:“但是我想里面还是有那么几个小人儿在操作,对不对?”

他到底是被搞糊涂了、被误导了,还是根本就愚蠢迟钝?无论怎样,他绝不是惟一不相信科学的人。西欧在200多年前就享受到了启蒙运动带来的科学进步,然而在21世纪伊始的今天,虽然人们已绘制出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并运用量子运算,科学却仍然不得不与宗教及魔法竞争,争取人们的支持。并且,就像政治党派一样,他们在幕后的关系总是远远比其各自宗旨所宣称的那样要错综复杂得多。

举例来说,炼金术被普遍认为是把廉价金属变成金子的一项魔法行为。罗杰·培根(RogerBacoxl)是13世纪英国的一位哲学家和科学家,但他曾被怀疑使用巫术,因为他的物理和化学实验中涉及了炼金术。事实上,那些希望借助占星术和炼金术来了解物质真实属性的早期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相当于今天的理论物理学家,炼金术还推动了化学的发展。与此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魔法师们十分注意保住他们的魔法秘密,他们对密码术和数学的兴趣也为科学——以及间谍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对许多人来说,占星术大概就意味着对纸上画的星座半是好奇、半是漫不经心地扫上一眼,但是今日人们所熟知的占星系统实际上是由希腊天文学家研究出来的,对它的研究确实使人们对太阳系有了新的理解。

占星术的核心是揭示彼此独立的物质体之间——人类与几百万里之外的星体之间——神秘的关系。这种思想在魔术中找到了合乎逻辑的延伸——魔术的信仰是,两个相似的事物之间是有某种联系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相信某些草药和矿物质具有“魔法”效力,可以用于医疗;中世纪的僧侣们使用含有植物原料的符咒来施行感应巫术,例如疗肺草就被认为可以治疗痨病(肺结核),因为人们觉得其叶片长得很像有结核的肺。这种情况延续至今,在你所居住的城镇的主街上随便转悠一下,你很快就能发现至少一家这样的店铺:货品一直堆到天花板,都是各种草药和大多数正统疗法不会用的偏方药材。在互联网上浏览几分钟,你就能联系上本地宣称可以“以毒攻毒”的顺势疗法…医师。

就像当时的其他民族一样,古埃及人相信魔鬼的存在。柏拉图把一个人的善意心魔与他的灵魂等同起来,从而使这种观念显得合情合理,而某人在他内心的天使和魔鬼所给出的截然相反的建议间痛苦挣扎的画面每个人都很熟悉了。古埃及人戴上护身符来驱散疾病和灾祸,基督教则赋予圣人骸骨以同等的神力,新世纪的疗救方法与人们一贯相信能够辟邪护身的水晶比肩齐名。

使用通灵术这种古老的巫术,需要找到一位能“交鬼”[2]的男人或女人,通过交鬼召唤一个死者透露出某些不为生者所知的秘密。今天的灵媒和塔罗牌占卜师做的其实也是同样的事。

正如不少人相信埃及象形文字的字形本身就具有某种力量一样,数字命理学宣称组成你姓名的各字母的数字价值能够泄漏出你的命运。某些数字,例如7和4,长久以来一直被看作具有天生的魔力。而相信数字是解答所有神秘现象的关键,这种奇异的信念也导致了数学的复兴。

但是在魔法领域中,没有什么能像巫术那样牢牢控制住人类的想像力。那场大致从1450年一直延续到1750年、浩浩荡荡的欧洲搜巫狂潮最终造成了4~5万人被当成巫师处死。1692年笼罩在马萨诸塞州萨勒姆的那场病态的诛巫狂热导致了24人死亡,也为整个世界永远留下了一个毫无根据的报复性迫害的代名词。搜巫运动即使在现代也时有发生,比如1978年在尼日利亚,甚至就在本书准备付印发行的时候,欧洲就报道了为了超自然目的而举行的仪式性杀戮——尽管数量并不多。现下,让我们换个轻松点儿的话题:巫婆们真的是骑着扫帚飞来飞去吗?或者,作为亚马逊和印第安萨满教的文化回音,那只不过是由一些神经药物所诱催的精神飞行?要知道,这一说法比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3],蒂莫西·里瑞(Timothy Leary)[4]等人的观点早了好几百年,大大抢了他们的风头呢。

魔法与文明、政治、权力、历史及文化的崛起微妙地联系在一起。魔法的历史是神话、曲解、真相、半真相和彻头彻尾谎言彼此紧密缠杂混合的产物。本书将把这些打结处一一解开,把真相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幻象中筛除出来,你将从本书中获得既惊且奇、迷人而不失愉悦、知识性与娱乐性并重的奇妙体验。如果你曾经奇怪过为什么英语中“狗的毛”会指醒酒液,而“拖着穿过什么东西”会指身体康复,或者“胡乱嘟哝的咒语”和中世纪欧洲大瘟疫有什么关系,再或者你曾经哪怕有那么一点点好奇爱尔兰仙女们在建筑行业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那就继续读下去吧,你将发现这些问题的全部答案以及所有其他藏在“那里面的小人儿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魔法的历史(从亚瑟王到哈里·波特用艺术追踪魔法师的身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多米尼克·亚历山大
译者 胡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3488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9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9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7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Amber Books 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