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嘉惠读者,推陈出新,延续拓展,上海辞书出版社以《唐诗鉴赏辞典》为代表的文学鉴赏辞典的风格和品牌,乃以三百为数,远绍《诗经》三百篇的传统,近承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酌其他选本,不用体式分类,唯取佳作入选,以唐诗、宋词、元曲各出一册,展示中国韵文的巅峰之作;又请国内有关研究名家撰写精美赏析文章,解释历史背景,以先进文艺理念讲解艺术特色,评论文学成就。本书是其中的元曲一册。

内容推荐

这套鉴赏辞典的最大特色在于,编写者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代绝大多数古典文学专家。初一看,其中有些知名专家的学术重量似乎与“鉴赏”一词的轻松格调不太相称,但事实证明,只有彻悟才能轻松,只有轻松才能真正进入文学和艺术。辞典中所选古代作者和作品,都十分精当。每篇鉴赏文字,融合古代意韵和现代视角,不空不繁,不涩不滥,对当代读者有不小的帮助。特此推荐,以贺新版。

目录

出版说明

篇目表

正文

篇目笔画索引

试读章节

[越调]小桃红

杨果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

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

丝长。

【小桃红】是越调中常用的曲牌之一。杨果是“工文章,尤长于乐府”(《元史》本传)的元代早期散曲作家,他一共写了十一支【小桃红】,见于《阳春白雪》者八支,没有题名;见于《太平乐府》三支,题作《采莲女》。他的散曲,文采很美,《太和正音谱》说他的曲“如花柳芳妍”,是符合他的风格特征的。由于这个时期的散曲刚从乐府民歌和两宋词演化而来,因而带有浓厚的民歌和宋词的色彩。

这支散曲是歌颂男女恋情的,是从南朝乐府《采莲曲》发展而来的,如曲中言舟则木兰,言溪则若耶,美则似莲花,情则如藕丝,都是分别袭用了戎昱的“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李白的“若耶溪畔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梁元帝的“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和卢思道的“擎荷爱园水,折藕弄丝长”的语意的。诗人以江南水乡为背景,采莲唱歌为媒介,巧妙地表达了青年男女互相爱慕的情怀。在曲的开端,诗人给他的主人公安排了一个月上柳梢、雾满江城的幽静环境。一个装饰得很好的小舟,依稀有人斜倚在船榜上低唱着、倾诉着。那倩影儿是熟悉的,歌喉儿也是熟悉的。他蓦然想起,那不是曾经在若耶溪畔遇着的美人儿吗?若耶,是会稽(今浙江绍兴)若耶山下的一条小溪,相传是西施浣纱的地方,所以又叫“浣纱溪”。当然,这不一定是实指,但读者一看到若耶,就要联想到那位富于传奇色彩的西施,从而给那位倚舟低唱的美人儿,平添了几分倾国倾城的颜色。如果说曲的前三句是曲中男主人公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身之所历,忆之所及,那么“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两句,就是他向对方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殷和相思之深了。它渲染了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辽阔,在时空设计的艺术上是很成功的。“记相逢”把时间的跨度搭在若耶初逢到江城再见的漫长岁月上,而“隔三湘”则是把空间的跨度架在从吴越到荆湘的千山万水间。这期间雁足无凭,秋水望穿,无计得消息,只有临风惆怅而已。诗人在这里让时间与空间分设对映,而又让时空的字面隐藏在无穷的离愁别恨中,从而增加了曲的层次,丰富了曲的内涵,深化了曲的意境,留给了读者更加广阔的想象天地。曲的结尾,又以极大的跳跃性,从意脉上连接男女主人公的互诉互答。“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这嫣然的一“笑”,包含了嗔和怜等复杂的感情,她不相信水远山长能够隔断他们的消息;更不相信年深月久能够冲淡他们的感情,于是运用乐府民歌的艺术手法,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委婉的语言,作出了巧妙的回答:言自己对于爱情,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而怕对方在爱情问题上,像“怜(莲)花”一样,色衰而爱弛。自己对于旧好,像藕丝一样,连绵不断;而对方是不是喜新厌旧,缺乏深厚的感情?一喻两譬,一言多意,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密度美,即在有限的文字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量,表现了丰富的审美情趣,给了读者很多的美感体验和美感想象。语言的密度,是诗歌语言美的共同标志和共同规律。这也就是这支小令获得不朽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

(羊春秋)

P1-2

序言

清代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已经在中国畅销两百多年,千万读者读之诵之吟之,不因时世移易而有改初衷,不以少长相异而有违众好,华夏人士因之而雅爱中国古代诗词,由此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唐诗三百首》也成了传承中国文化之脉的大众化载体,代表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它是值得子孙万代传承的民间经典。然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为时世风俗所限,受诗家清规所囿,选诗必分体裁,如七古、七绝、七律、五古、五绝、五律等,所列篇章,自是当时诗家目光,为人疵诟不少。本社为了嘉惠读者,推陈出新,延续拓展我社以《唐诗鉴赏辞典》为代表的文学鉴赏辞典的风格和品牌,仍以三百为数,远绍《诗经》三百篇的传统,近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酌其他选本,不用体式分类,唯取佳作人选,以唐诗、宋词、元曲各出一册,展示中国韵文的巅峰之作;不唯如此,更请国内有关研究名家撰写精美赏析文章,解释历史背景,以先进文艺理念讲解艺术特色,评论文学成就,其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比古代选家的眉批朱圈、品评裁骘,更为周到详尽,可称踵事增华,乃与原作比照发明、融通古今,使当今千万读者读之赏之,辨美丑、明荣耻、知是非,对于积累文学知识、提升文明素质,颇有助益。

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00六年六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隋树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20494
开本 32开
页数 4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8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4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4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