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毛私家相册(三毛辞世十五周年特别授权纪念版)/世纪华人私家相册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群三毛“粉丝”的私人行为的成果,是一奔向三毛精神与三毛本人的致敬与怀念之作。三毛,这个时代最后一个波西米亚女人,她以流浪的方式名世,又以决绝的姿态告别红尘,在她去世十五年后,家人亲朋首度开口揭幕红尘往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三毛自杀后包括其自杀之谜、与王洛宾相恋传闻、与荷西的旧事、三毛的数次恋情等十多件红尘往事的重新解读。数百幅首次公开的图片均由家人与著名摄影口币提供。三毛生前数位亲朋口述,北京、香港、台北三地同步发行。为华语地区最权威的三毛传记版本。

目录

序 Preface

红尘中的一粒土002—003

三毛——流浪的心灵使者004—007

三毛的风貌与心灵008—009

第一卷 Chapter One

三毛画传(1943-1991)

前传  告别红尘012-023

第一章  陈家老二024—035

第二章  无歌的少女036—051

第三章  今生就是这样开始的052—061

第四章  恋爱多幕剧062—083

第五章  再飞西班牙084—103

第六章  沙漠里的中国饭店104—123

第七章  撒哈拉大撤退  124—133

第八章  告别荷西  134—149

第九章  万水千山走遍  150—178

三毛年谱  179

第二卷Chapter Two

成都,最后的黑白影像 180-199

我与三毛    200-203

第三卷 Chapter Three

三毛台北地图

三毛与台北 206—207

童年(1948—1953)  208—213

自闭(1954—1963)  214-223

复学(1964—1973)  224—231

成名(1974—1980)  232—237

重返台北(1981—1988)  238—247

返大陆(1989—1991)  248—251

去世(1991.01.04)  252—255

后记 Postscript

私人公史——《世纪华人私家相册》丛书缘起  258—261

私家公社《三毛私家相册》出版后记  262—263

试读章节

自第一次在西班牙与菏西见面并谈了一次朦朦胧胧的恋爱之后,两人相隔6年之后再次相遇,屡遭爱情挫折的三毛见到菏西之后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温暖。心怀浪漫想像的三毛与菏西一同到了撒哈拉沙漠结婚,这对从未在沙漠中生活过的他们来说,真是一次很决然的选择。三毛与菏西结婚时已经31岁,她的年龄比菏西要大几岁,但这并没有妨碍两人的感情和生活。P145

序言

我比三毛大3岁,我们姊弟中只有小弟陈杰是到台湾后才出生的,我在上海出生,三毛在重庆出生。我们全家1948年搬来台湾。

三毛在小学还好,当时,学生受体罚很常见,也不敢反抗,多半就接受了。但她就是不接受,她的自尊心很强,说不愿上学就真的不去,对一切循规守律的事都觉得很累,父母最后只能接受、认同。

三毛不上学后,先和邵幼轩学画,她学画的天分非常高,随手画花、兔子都很生动。和顾福生学画后,她的人生就改变了,但如果她一直从事学画,应该是不错的画家。

我妹妹写文章也是无意的,她以前也没想过要当作家。当然,她从小作文就很好,文字堆砌的能力当然好,更重要的是思想,她的感情流露在笔尖,从文章到家信,其实都相当自然不造作。

其实家人过去很少读她的书,最近我才开始全部看一遍,看了一直哭。想到她的真诚、爱心,当时家人相处的时候,大家都有类似的特质,没有什么感觉,现在看她的文章,感触却很深。

她讲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她说:姊姊,我们要尊重钱,我们不要吝啬,但要尊重它,因为这是我们用劳力换来的,不是给我们挥霍的,每分钱都要用在值得的地方。所以,她穿着一直很简便,牛仔衣、牛仔裤、白衬衫,她总能把蓝白两个颜色穿得很美丽。她的眼力又好,总能搭配出自己的风格。刚刚从西班牙回来的时候,她一身长袍配上叮叮当当的饰品,看起来好美丽。

三毛主要的感情对象应该还是那个德国人,非常爱她,年纪比较大,比较稳重,非常博学,很深沉,很有西洋学者的气质,后来因为心脏病去世。三毛很难过,一度想要自杀,因为她一生中,总有些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一直存在着遗憾,所以她有时会有些退缩。 三毛的个性很率直,遇到荷西以后,三毛全心投入。其实三毛第一次刚遇到荷西的时候,也没想到会共度一生,但再去的时候,她已经历尽沧桑,或许觉得单纯也是一种美丽。

所以,荷西走了后,她就无法承受了。不是我父母在,她一定也走了,她性格太强烈,绝不按世俗走她的人生。后面这些年,她全是为了父母活着。毕竟三毛还是有中国女孩的顾虑,有高堂在世等问题要顾虑。 只是她的一生蛮辛苦的。但她曾说:姊姊,我活一世比你活十世还多。我从小叫她妹妹,但她常说我不够勇敢,不敢真实地面对自己,活在别人期望的角色里。她说:我不是,我要做我自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关于她的自杀,我们都知道她可能有这一天,但不是那个时候。她其实是个相当注重整齐、漂亮的人,从不愿意以睡衣示人,连在家看她穿睡衣的时间都不多,怎么会穿着睡衣离世?

但我想她其实对死亡也有种好奇心,总想看看是怎么回事。也可能是她觉得就这样离开也很好,或是在天上很好,让她更放松,所以就不愿回头,一路地走了。平常人常觉得死亡是不好的事,我们惧怕死亡,但或许死亡更好,只是自己不知道。一切都只在她的内心,所以没人能救她。

(在台湾,三毛的姊弟、晚辈为数众多,感情深厚,唯独三毛的大姊陈田心,曾与三毛一同度过幼时在大陆的童年生涯,并且一路看着三毛从叛逆、流浪,到悲伤、潇洒,甚至最后走上自杀的路子。这位三毛眼中的大姊,从教三毛识字、看书开始,始终与她口中的“小妹”相知相惜,也最能理解三毛的特质与人格。本书出版前,陈女士专门接受《三毛私家相册》作者专访,现将部分采访录音实录下来,权作序,也作为陈家对她的回忆吧。此录音纪录未经陈家人过目。在此一并向接受采访并提供帮助的陈女士与三毛弟弟陈杰先生致谢。

后记

此书历经两年时间筹划。最初的设想来自于对众多掺杂虚似与未经授权行为的传记的出版所,引发的坊间对于三毛本人的各种不同的猜测与不良后果的不满。我们设想用自己的行为来制造与创造一种全新的公立传记:有授权,有家人参与,有尊严的写作方法、有法律的基本方式,有公正的历史心情等等。

基于此的写作理想,使我们在写作中由一已之力的设想变成了一个集体的行为艺术。因为三毛思想疆界的广阔与她行走的世界的无远弗界,令我们只能各负其责,各出已力,然后形成一本算是完整的传记。而这本书从地理上来区分,是一本由北京与台北方面的学者与作家、摄影师共同完成的一次跨地域的行为艺术作品。

最初是这样的:我与作家沙林先生隔海相望式的写出了这本书的初稿,但发现我们太不了解台湾,不了解三毛生活的地域的精神与文化背景,我们写了一本很“隔”的书。这本书的救援者是前台北《印刻》杂志副主编陈文芬女士,她提了许多意见,最后动手修改了我们很“隔”的部分,这种修改介乎于创作与重新的写作之间。而这也使我们对于本书的写作重新有了信心,用“原乡人”心态、原乡背景甚至原乡语言创作本书。成为我们编撰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后,我又邀请我的朋友,台北作家昭君与方旭先生参与,他们承担了大量的采访陈家人的任务。三毛的姐姐与弟弟对我们的采访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原本要进行的一次为杂志撰稿的行为,最后因内容的增加,而变成了《三毛台北地图》部分,两位陈家人带我们参观与拍摄了三毛几乎所有的旧居。最令我们倍受鼓舞的是陈家与皇冠出版社又授权我们使用了诸多私家图片,使本书更增加了独家与私密性。最后我们还冒昧使用了根据对三毛大姐陈田心小姐的专访的录音整理成的文章作为代序,在此也一并致谢。而在采访过程中,陈宪仁先生也提供了诸多方便,并允准使用诸多图片。而使本书增色巨大、最后找到灵魂的是台北著名学者南方朔先生,他欣然为本书作序,使我们大受鼓舞。本书最后还使用了时报周刊与明报等相关部门提供的诸多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这本书也是一次对于三毛图像的集合。我的朋友肖全曾在三毛最后一次来大陆时,在成都拍摄了三毛的一个图片故事。他一直有个心愿为她出一个画册,现在我们找到了共同的语言。他参与到了我们这本书中,相信这也是这个才华超卓的哥们的一个用图像完成的向三毛的致敬礼。

这本书的制作牵涉到了诸多朋友,最后要感谢楼河、朱仔、艾菁诸位,他们的参与使本书得以顺利完成。

2004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毛私家相册(三毛辞世十五周年特别授权纪念版)/世纪华人私家相册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师永刚//陈文芬//冯昭//沙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03834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