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曾国藩军政生涯和创办洋务企业为底料,根据史林教授在清华大学职业经理培训中心、香港光华管理学院、南中国HR论坛等数十场演讲报告整理而成。
图书 | 曾国藩讲管理的九九个要义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以曾国藩军政生涯和创办洋务企业为底料,根据史林教授在清华大学职业经理培训中心、香港光华管理学院、南中国HR论坛等数十场演讲报告整理而成。 序言 西方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把人类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管 理概括为三种类型:政府型、军队型、企业型。他还指出,在 现代大型企业发展的相当长时间里,包括著名的铁路公司、钢 铁公司、现代银行和百货公司等员工人数众多的企业,都借鉴 了军队这种“执行一控制型”管理模式,并取得相当成功 (《组织的管理》)。这也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现代西方 管理学经典著作至今仍大量引用军队事例做典型案例。 当我们把视角移到中国步入近代以来的百年史时,似乎让 人感到“惊奇”而又“振奋”的是,曾国藩恐怕是为数甚少, 甚至可能是惟一的一位先后或同时管理政府、军队和大型企业 的人。他直接创立并统领的湘军有近20万人;他前后三次担 任两江总督,管理江苏、江西、安徽三省,一度兼管浙江等四 省。他做实职最多时,一身兼任过六个部级长官的职位;他创 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大型企业——安庆内军械所,后来又创办 江南制造局等大型军工企业,同时,长期兼任南洋通商大臣. 掌管对外通商贸易。 当我们第一次从管理学的视角触摸这位备受争议的人物 时,深感以往仅仅从治政为官、为人处事或教育子女等方面对 他的解读,实在是“觑其小者,而不见其大也”。他概括提出 的“母鸡孵卵”、“掘井”、“梧鼠五技而穷”、“盖房子”、“借种 子”等管理“理论”,既形象易懂,又具体可行,可以说是中 国本土管理资源库中的珍贵财富。 近几年来,我在清华大学职业经理培训中心、光华管理学 院、南中国HR论坛(广州)等机构或平台做讲演、报告时, 学员们提出的有关曾国藩的“问题”大多与经营管理有关。我 还记得2004年6月我在中山大学礼堂做讲演结束后,学员们 提出的问题真是数以百计,“互动”的时间也一再延长,但仍 然不能满足学员们从曾国藩身上学管理的愿望。我也记得 2005年1月在时代光华进行卫星直播时,几十个分会场的学员 们争先恐后与我热烈交流的场面。我真诚地感谢他(她)们, 是他(她)们帮助我从管理层面思考“另一个”曾国藩,解读 “另一个”曾国藩。 本书的所有史实都真实有据,只是在形式上做了处理,比 如将书信的交流“改换”成谈话形式,采取了较现代的语言。 在场景及个别语言上做了读者一阅即知的处理。相信读者会原 谅的。 史 林 2005年3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曾国藩讲管理的九九个要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史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2096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4 |
宽 | 162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