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迅小说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本书收入鲁迅写作的全部小说,按《呐喊》、《徬徨》、《故事新编》的顺序编排,原有的自序仍然保留,以存原貌。这样,读者便可以比较方便地欣赏鲁迅的小说艺术。

内容推荐

在黑暗势力面前,他恶魔般地矗立着;在人民大众面前,他忠实如牛。他就是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1936),浙江绍兴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良知,而被誉为“民族魂”。在他五十六年的战斗生涯中,他的创作达三百万字,译文约二百五十万字,显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实绩,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

本书收录作者1918~1935年所作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并附以名家撰写的导读。鲁迅的作品,承载着他的精神,是我们民族血脉中最鲜活的血液。让我们共读鲁迅的作品,去悉心感受来自灵魂深处那痛苦的警醒与坚韧的批判。

目录

前言

呐喊

 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药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社戏

彷徨

 祝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拟许钦文

 示众

 孤独者

 伤逝——涓生的手记

 离婚

故事新编

 序言

 辛卜天

 采薇

 出关

 理水

试读章节

《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4月,最初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作者采用“鲁迅”的笔名,始于本篇。这篇杰出的作品格式特别,忧愤深广。

这篇小说是以狂人的十三则日记的片断连缀而成。这些日记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互相之间仅仅“略具联络”而已;这些日记虽然也有叙事的成分在内,但侧重于抒写心理活动。它的篇幅并不长,却高度概括地揭露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压迫,表现了潜藏于人民之中的对于旧制度吃人本质的深广忧愤。一篇短篇小说能有这样巨大的思想容量和深广的历史内容,实在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异。

小说里的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人。“迫害狂”是一种精神性的病症,又称“被害妄想”症。“迫害狂”患者的特点是对外界事物格外敏感,并且不由自主地产生错觉与幻觉,感到自己时时处于被迫害的境况下,于是不断地产生疑虑与恐惧,心绪上不得安宁。鲁迅小说中的狂人正是这样的。他无时无刻地全神贯注于“吃人”,觉得别人要吃他,于是便惶惶然不可终日。

如果仅仅是运用写实手法描写出一个符合于生活真实的狂人,那是无法对几千年来的封建压迫的罪恶本质进行深刻的揭露的。鲁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一方面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从心理特征到言语、行动都很真实的狂人;另一方面,他又常常非常巧妙地在实写狂人的心态神情时融入了象征的寓意。正是这种依附于写实的具有象征寓意的描写,激发起了读者的联想,触动了读者的心弦,从而大大地扩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例如狂人在夜里翻看史书:“我翻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一个正常的人看书,不会“从字缝里看出字”来。狂人“从字缝里看出字”来,这是一种幻觉。由于狂人在“被害狂想”的心理活动中时时刻刻充满着“吃人”与“被吃”的意念,因而他从字缝中看出了 “吃人”、满本都写着“吃人”,就很自然了;狂人在患病前接受过封建传统教育,“仁义道德”在他的脑子里有深刻的印象,这样,“仁义道德”与“吃人”在他看史书时出现,也就并非偶然了。而在这写实的描写里,正寄托着一种象征的寓意,那就是对于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的深刻揭露: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就是在以“仁义道德”为标榜的封建礼教和伦理纲常的统治下毁灭人的历史的。这“吃人”的涵义比从肉体上把人吃掉要深广得多。封建礼教和伦理纲常正是从精神上的残害入手而置人于绝境的。P11-12

序言

1936年10月19日,现代中国,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停止了思想。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发地赶来悼念这位伟大的战士。在先生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 在先生56年的人生旅途中共为我们留下了300万字的作品,虽不算多,但却厚重,是我们民族思想发展中积累起的一笔珍贵的财富,至今仍有着深刻的意义,而先生本人也成了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受人们瞩目与爱戴的文化巨人。在20世纪末的中国进行的一次“国民阅读调查”中,鲁迅在被提名的170位作家中高居榜首。

今时今日,我们为什么还要读鲁迅?

当你一次又一次地听到有恶人为非作歹,周围一群人在围观却无人制止时;

当你一次又一次地看见公交车站人群一拥而上,老人孩子被挤得跌跌撞撞时;

如果当你听了、看了这些而逐渐变得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不仁时,你当知道,先生所批判的那“麻木的国人的灵魂”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甚至可能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祥林嫂、孔乙己、夏瑜的悲剧仍会重演,阿Q的、阿桂的、假洋鬼子的行径仍在斥责中闪现。

越是物质化的时代,就越是要坚定精神的立场,因为我们尤其迫切地需要张扬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深邃的反思与勇敢的批判。

本书收录了鲁迅先生一生创作的主要小说作品。透过先生那凝练的但含义隽永的文笔,我们看到的是我们民族性格中深藏的劣根,探寻的是一条通往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那属于真正的大写的“人”的艰辛的旅途。

1936年10月23日,闻听鲁迅先生去世噩耗的郁达夫于悲痛之中断言:鲁迅虽死,精神当与中华民族永存。

不错,鲁迅的名字早超越自身拥有了更为广泛的外延。他的作品承载着他的精神成为我们民族血脉中最鲜活的血液。当鲁迅先生所追求的国民的真正的觉醒仍没有到来的时刻,鲁迅先生的精神就永远激励我们去为之战斗。

朋友,请你打开这本书。读一读鲁迅,让我们悉心感受一下来自灵魂深处那痛苦的警醒与坚韧的批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迅小说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鲁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7067975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0.6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1
17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