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选的八年抗战
内容
编辑推荐

细菌战诉讼被誉为“中国乡间的人权革命”。王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带着中国的农民自己去争取权利,让细菌战受害者为自己的权利去抗争,让他们在世界面前发出自己的声音。本书作者在逼近王选和逼近细菌战的交互交代中,将我们民族经受屈辱和还历史清白的抗争,一点点地展示出来。最终,传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成了如何正确面对历史的观念教育。如书中说:“我们倘若失去历史,还将失去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进步的机会。”

内容推荐

  美国的学者哈里斯说过:“假如有两个王选这样的中国女人,足以使整个日本沉没。“从这样的话里,我们读到了王选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止属于王选,更属于王选代表的中国普通民众,他们执著而强韧的力量正是鲁迅先生所表彰的“中国的脊梁”。王选是一位有正义感且勇敢行动的人,她的奋斗与维护人类和平紧紧交织在一起.她给人以正气与榜样的力量。  本书在逼近王选和逼近细菌战的交互交代中,将我们民族经受屈辱和还历史清白的抗争,一点点地展示出来。最终,传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成了如何正确面对历史的观念教育。如书中所说:“我们倘若失去历史,还将失去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进步的机会。”正是这样的态度,让我知道,想法比做法更重要。而王选,不仅想到了,而且做到了。  王选是理性的,王选因为理性而伟大。她代表的精神,是现代人的精神,不是复仇,不是怨恨,是人类进步的足音。

目录

自序

上部/王选起诉细菌战

1 现场:看见了就不能背过身去·1

l、我们为什么要告·2

2、永远没有败诉·5

3、追寻历史真相的人们·13

4、王选,还原历史真相的未来人·2l

2 回放:细菌攻击中国·27

l、73l在行动·28

2、“黑死病”袭击浙江·32

3、崇山,空前之浩劫·37

4、罪恶,令人难以置信·46

3 揭秘:人间极罪·49

1、残酷的汇演·50

2、天皇的杀人工厂·58

3、杀人医生·60

4、美日的交易·62

4 觉醒:崇山村人要告日本·65

1、这是为了永久的和平-66

2、中国很多人都想告日本·72

3、王选向石井四郎宣战·75

4、为死者讨回“人的尊严”·77

5 历程:细菌战诉讼十年·81

1、沉浮于尊严和耻辱之间·82

2、这是中国人的诉讼·87

3、漫长征途的起点·93

4、不是一个人,是在“抬舆”队伍中·103

附录:细菌战诉讼大事记·109

下部 起诉细菌战的王选

6 一个态度与一个立场·11 3

l、中国人的和日本人的脸·114

2、就一本日记展开的较量·119

3、怒告日本政府现行隐瞒罪·126

4、亲历老兵复原历史·129

7 寂寞:大国小民·133

l、中国人需要向世界诉说·134

2、我们不能总用日本人的钱·147

3、王选式的孤独·152

4、缺少学术上的后援·159

8 性格:红舞鞋,永远都不能停止·167

l、活生生地被塑造成坚强·168

2、爱恨王选·175

3、王选感动世界·179

4、战争与和平,王选的两极·182

9 努力:修补历史黑洞·187

l、清算日本的过去任务艰巨·188

2、国外细菌战研究·19l

3、细菌战诉讼带来的研究·194

4、细菌战: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199

10 拷问:日本为什么不道歉·209

l、中日战争遗留了什么问题·210

2、中国人有没有要求赔偿的权利·215

3、日本就是不谢罪·217

4、细菌战纪念馆·228

编后

试读章节

我们为什么要告

历史将记住这一时刻和这些人。2005年7月19日,日本东京地方法庭,来自中国的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原告第四十一次站在这里。王选、王晋华。东京地方法庭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八年前的样子,但八年的岁月在站在这里的人身上划下了深深的刻痕。

八年前,一身青衣的王选站在这里,向法官向日本政府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受害者的声音。现在的王选已经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中年。八年前中国农民王晋华古铜色的脸上充满悲愤地讲述着自己家族的悲剧故事,如今的他也已经皱纹纵横,满头华发。

岁月改变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原告,还有站在法庭上的日本辩护团律师们:土屋公献、一濑敬一郎、鬼束忠则、西村正治、荻野淳……他们都付出了人生最华美成熟的时段。还有高高在座的法官们、被告日本政府的代表们,八年前在这个法庭上的法官和被告代表,如今已经不知何去,新的面孔面对着一个老话题。

八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时间;八年,大和和中华两个民族在六十年前侵略与抗争的血与火的较量的长度。如今在这个静默而严肃的法庭上,为了六十年前的那段历史真相,中国和日本再一次角逐,这一次的角逐也是整整一个八年。

“历史是看得见的。”王选说,“在这抗争的八年中,我这个从未经历过战争的人,摸到了历史的沟壑与脉络,摸到了中国人流淌在六十年前至今都没有干涸的鲜血和眼泪。”

八年的岁月可以改变很多,但依然不能改变一个结果:中国的原告败诉,日本政府拒绝赔偿和道歉。巨石激浪,中国的原告当庭抗诉,再一次向更高的法庭控告日本政府。

“败诉”,这一结果早在2005年3月王选就已经预计到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肯定是不会认错和道歉的。那么经历了两年准备八年诉讼之后,我们还告不告?不告,我们为什么要退?告,我们为什么要告?”

2005年5月16日,王选来到义乌崇山村——她的家乡、细菌战诉讼发起的地方,来到原告中间,向原告们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败诉了,我们还告不告?”

那一天,在义乌江湾镇曲江王家祠堂里,面对着父老乡亲王选大声地说:

   

我们坚持到了今天,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赔几个钱吗?我们义乌人看不上那几个钱,我们义乌人只要上街摆几个摊,那些钱都挣回来了。你们说对不对?我们要道歉、要谢罪、要承认事实!

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中日友好,是为日本不再犯这样的错误,是为了日本人好,是为了人类。所以就是败诉了,我们立即到联合国去申诉。1995年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中国人的斗志不能懈。军队最怕的就是懈,心散了战斗力就没有了。细菌战是历史的真实,是人类历史上很重要的事件,只有我们的声音传达出去,被听到了,第二步才能去讨回公道。我们是为了我们的尊严,你们大家说我说的对不对?

  

下面坐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六十年前战争的亲历者和受害者的遗属。他们大声而坚决地应和:“对!对!对!”

从老人们胸腔里发出的沉浊的声音在古老祠堂的雕花木梁间回绕,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它好像是从历史深处发出的,愈老而弥坚。

今天,王选把这个声音带到了东京地方法庭,也把一种屡败屡诉的意志带到了法庭。历时十年的细菌战诉讼二审判决在法官的匆匆宣判下结束,新一轮的较量再度开始。正义还没有回到正义者手中,受害者的屈辱还没有得到伸张。正义,还在等待中。P2-4

序言

我是被王选感动的N个人之一。

王选的目标是感动世界。

在认识王选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六十年前在中国发生了什么。在我的印象里虽然有一点儿模糊的关于751部队的残暴,但对于细菌武器对中国的攻击,我的知识是零。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能怪我,因为在我所受的教育的知识体系里,有关细菌战与细菌武器的知识是零。在我所能接触到书籍里,也几乎见不到这样的叙述。

后来我知道,这样的感受和经历不止我一个人,2005年7月7日我所写的关于细菌战的报道在《南方周末》以特刊的方式登载出来,在我收到的读者来信中,大多数的人都在惊呼:世间竟有这样的事,怎么以前会不知道!

王选,这个为细菌战奔走呼号了十年的女人,在她四十二岁的时候才知道了细菌战,她也发出惊呼:我怎么到现在才知道,是谁抹去了我知道的权力?

没有人知道了那样的恶行而不心惊肉跳,没有人知道了那样的人间极罪而能忘却,没有人知道了那样的人性之恶而不胆寒。

什么是最有效的杀戮方式?让整个人类,让人类生存的地球遭受致命的打击,人类最怕什么?

所有的人都会回答:核战争。

在过去了六十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类凭借科学的力量,发明了原子武器。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长崎爆炸,蘑菇云升起的瞬间,人类永远记住了这最骇人听闻、最匪夷所思的杀戮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发明了另一种残酷的杀人方式,它有足以毁灭人类一百次的力量,它可以将清泉变成毒汁,将甜美的空气变成毒气,将丰腴的大地变成焦土,它可以让恶疫四处流窜,让一个人在毫无知觉中杀死自己最亲最爱的人。它可以永远地把死亡种到山川河流里,在某一时刻,恶疫突然再起,卷走懵然无知的无辜生命。

它,就是细菌武器。不幸的是,这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灭绝人性的武器,在中国的大地上被广泛使用,污染了中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土地,造成了不少于一百万人的死亡。但是更不幸的是在战争过去六十年后,这残酷的历史才刚刚被揭露出来,极少数的人才得以听说这种杀戮方式,而更多的人瞪大了眼睛惊诧地说:“真有这样的事?这不是真的!”

细菌武器和原子武器一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骇人听闻的人类最残酷的杀戮方式。而两者不同的是,原子武器是瞬间的毁灭,它挟持着巨大的能量,毫不掩饰地张扬着它的暴力;细菌武器是隐蔽的,无声无息的,长久的对所有生命包括人类、动物、植物等地球上所有以生命方式存在的物种的慢性灭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原子武器是定位的,预先设制的毁灭,细菌武器是无边无际的蔓延,植物、动物、人反反复复传递的死亡。

原子武器的危害已为人类所认识,但细菌武器的危害为大多数人所未知。因此原子武器的受害者的声音为世界所闻,细菌武器的受害者却被整个世界所忽略,承受着日复一日的煎熬。这是世界的不公平,也是世界的大阴暗。在这个充满恐核声音的世界上,人们远远不知另一种更恐怖的事物:细菌武器。

一百万人的死亡,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一百万人的死亡,人类历史上谁还听说过这种规模的屠杀!那些死于细菌战的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妇女和儿童、青年和老人,他们曾经有过怎样的哀告和悲苦,那些死于鼠疫的蜷曲着的黑色身体,曾经有过怎样的辗转挣扎!

世间竞有这样的事,世间怎能允许有这样的事:主谋与实施这惨绝人襄的屠杀的所有战犯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个人接受正义的审判,他们安然地逃脱了他们的罪责,在芸芸众生中恬然度日。  战争过去了六十年,这桩人类文明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揭露出来的原因,有日、美的联合掩盖,有细菌武器的隐蔽性,也有世人对这段历史的模糊和淡忘。

一个民族的集体忘却。这里面有日本人的抵赖,有美国人的掩盖,更有中国人的冷漠和忘却,或者说是集体的无知无觉。  我们丢掉了历史,我们失去了历史感,我们漂荡在现世生活的河流里,忘记了过去。

终于生活于乡野之间的受难者发出了追讨正义的呐喊,冲破了岁月的尘封,这呐喊来自于半个世纪的历史深处,这呐喊表明历史的不灭不死。这呐喊得到了日本、美国、世界有姘n的人的呼应,尽管各国的人们出发点不同,所经历的情感不同,但存大同而去小异,从事细菌战揭露的人不计个人得失,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和生活。这是人类大善,这种善在人类的大恶面前形成了一股凛然之气。

我因为职业的关系见识了奔走呼号的王选们。他们有一个信念,就是将这一人间极罪说给每一个可能接触到的人听,他们相信,只要你听了,就不会不为所动。

他们达到了目的。因为乡野民间的参与,他们复活了一段历史,他们补上了历史的一页,他们成了历史的证人,他们让历史生动。“我要让历史活着”,他们本身就是历史。

这是一批有道德责任感的中国人。“看见了,就不能背过身去”。但背过身去是容易做人的,不背过身去就需要道德勇气,有的时候,是需要付出牺牲和代价的。在和平的环境里,在战争远去的大背景下,在人人追逐快乐生活的时代,不背过身去就意味着在铁屋子里、在没有路的黑暗的旷野上,荷戟彷徨,孤独地呐喊!

他们不仅仅是为中国的受难者追讨正义,他们是为了整个人类。因为,不知细菌战就不知人类之残忍,不知细菌战就不知人性之恶。细菌战不仅是对中国人的罪行,而且是对全人类的罪行。人类不能够对此罪恶放纵与漠视,人类不能走自我毁灭的道路。

因为他们的呼喊和努力,从而暗示了一种重新书写历史的可能性。

从战争的发生到今天为止,细菌战并没有成为过去。六十年前的炭疽还存活在中国的大地上鼠疫还藏匿在老鼠身上,随时都有回归人类的可能;六十年前腐烂的伤口今天还在流着鲜艳的脓血,记忆里的恶魔并没有走远,时时惊破残梦。

更重要的是,直到今天,细菌战还被反复掩盖着,因此也被反复揭露着,掩盖和揭露进行的角力和较量,就是六十年前的战争的延续,是历史活生生的今天的上演。细菌武器还在不断地研制开发,并被秘密地用于屠杀。

人类至今仍没有对付细菌武器的能力。而对于日复一日、一浪高过一浪的细菌武器的秘密开发,人类仍没有找到有效的扼制方法。更重要的是,很多的人仍然对细菌武器的杀伤力懵然无知,也许在某一个恬然的睡梦里,有一个疯狂的人想毁灭地球,毁灭人类,于是一夜之间恶疫四起,空气、河流、大地充满了肮脏的病菌……

这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故作姿态。因为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因为这个世界上曾经出现过无数的给人类带来无尽劫难的疯子。也因为人们对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历史的麻木和冷漠。

2005年7月1 9日,呼喊奔走的王选们在日本第二次败诉。日本法庭再次承认了日本军队曾经在中国犯下的细菌战罪行,但是仍然不道歉,不赔偿。

八年诉讼,等于又一个八年抗战。抗战八年胜利初现,如今的八年抗战之后,胜利还在远方。

胜利会到来吗?细菌战诉讼会不会仅仅是一场官司,随着官司的结束,而被人们再次忘却?或者人们只知道了细菌战诉讼,而忽略了一段历史,忽略了这段历史所包涵的深义?  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实际上是替王选们发出声音。我所有的工作是希望它能将人类正义的声音扩大出去,让罪恶彰显在阳光之下,让人类之善高高飘扬。

这是一个记者所能做的。

后记

美国的学者哈里斯说过:“假如有两个王选这样的中国女人,足以使整个日本沉没。”从这样的话里,我们读到了王选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止属于王选,更属于王选代表的中国普通民众,他们执著而强韧的力量正是鲁迅先生所表彰的“中国的脊梁”。王选是一位有正义感且勇敢行动的人,她的奋斗与维护人类和平紧紧交织在一起,她给人以正气与榜样的力量。

本书在逼近王选和逼近细菌战的交互交代中,将我们民族经受屈辱和还历史清白的抗争,一点点地展示出来。最终,传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成了如何正确面对历史的观念教育。如书中所说:“我们倘若失去历史,还将失去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进步的机会。”正是这样的态度,让我知道,想法比做法更重要。而王选,不仅想到了,而且做到了。

王选是理性的,王选因为理性而伟大。她代表的精神,是现代人的精神,不是复仇,不是怨恨,是人类进步的足音。

美国的学者哈里斯说过:“假如中国有两个王选,就足以让日本沉没。”从这样的话里,我们读到了王选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只属于王选,更属于王选代表的中国普通民众,他们执著而强韧的力量正是鲁迅先生所表彰的“中国的脊梁”。而为王选这样的“中国的脊梁”树碑立传应该是我们《人生中国丛书》着眼着力的重点。

本书详细介绍了细菌战诉讼近十年的艰辛历程和沉重背景,王选是这一背景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书中的王选,仆仆风尘,坚强而有个性,有直逼人心的英爽之气,置身于古今奇女子之列可无愧色。她是一位有正义感且勇于行动的人,她的奋斗与维护人类和平紧紧交织在一起,她给人以正气与榜样的力量。

本书在逼近王选和逼近细茵战的交互交代中,将我们民族经受屈辱和还历史清白的抗争,一点点地展示出来。最终,传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成了如何正确面对历史的观念教育。如书中所说:“我们倘若失去历史,还将失去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进步的机会。”正是这样的态度,让我知道,想法比做法更重要。而王选,不仅想到了,而且做到了。这是王选价值之所在,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

具体地说,本书的价值在于:

第一,本书第一次详细描述了中国人起诉日本政府实施细茵战的全过程。过去零星的报道有,但集中的报道少。而南香红作为王选多年的朋友,在占有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了起诉细菌战的脉络,并将其中的关节点描绘出来,不经意间,本书成了一部“民间起诉史”。

第二,本书在描述王选的有效间隙,展现了细菌战残酷和罪恶。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学者调查,带领读者回到六十多年前的细菌战现场,让我们认识到所谓“人间极罪”的真相。这一部分的描述,对进一步写好王选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本书的价值,不仅在描述和展现,更在于追问与思考。为什么是王选?日本政府为什么要这样?真相是如何被掩盖的?真相的背后掩盖着怎样的利益分配?通过这样的追问,王选的形象一点点地丰满和理性了起来。最终,王选不是一个闹情绪的人,而成了一个抓起死去的天皇讲道理的中国女人。她的可贵得以全面呈现。

王选是理性的,王选因为理性而伟大。她代表的精神,是现代人的精神,不是复仇,不是怨恨,是人类进步的足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选的八年抗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香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08144
开本 24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5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