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待遇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描写官态民态炎凉世态、仕心隐心佛理禅心的作品。小说以冯国富的人生境遇为主线,穿插了官场中人各色人等的表现,刻画了他们隐秘的心灵,对其种种龉龃、虚伪的行径展开了辛辣的讽刺。小说语言朴素而流畅,情节真实而有张力,文中的议论智慧而深刻,给人以启迪。

内容推荐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冯国富正是权力日炽的时候,却突然安排去政协做了副主席,成了有名无实的二线领导。失去了炙手可热的权力后,冯国富的人生境遇随之改变,周围的人渐渐疏远了他,甚至嘲笑、欺骗他。冯国富的心态也由志得意满走向烦恼、愤懑,但最终还是归于宁静,真正落到地面上来,重新审视现实,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小说以冯国富的人生境遇为主线,穿插了官场中各色人等的表现,刻画了他们的隐秘的心灵,对其种种龉龃、虚伪的行径展开了辛辣的讽刺。小说语言朴素而流畅,情节真实而有张力,文中的议论智慧而深刻,给人以启迪。

目录

文心如茶(自序)

……

二十一

试读章节

当然人生就像一道抛物线,升得再高,也会有个顶点,过了这个顶点,谁都会往下回落。冯国富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过了人生的顶点。按杨家山原来给他设计的,自己的顶点不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也是政府副市长。若在这样的实职上干上几年,退二线前即使做不了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享受巡视员待遇是绝对没话说的。现在就去政协做副主席,不用说只能这么副师级下去,直到哪天去见马克思,堂而皇之将副师几个字写进悼词。

人事问题放在哪里都是非常敏感的,冯国富要离开组织部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在楚南市官场中传扬开去。有人替他抱不平,他才五十出头,就安排到政协去养老,实在有些委屈。有人则认为他在组织部呼风唤雨多年,也该挪挪屁股,让别人去风光风光了。还有人猜测冯国富是不是哪里出了差错,被人揪住尾巴,才落得这么一个下场。然而当大家将他与杨家山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便觉得这是再也合理不过的事情了。杨家山的党群副书记都做不成了,他冯国富还在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位置上坐得牢靠么?

背后的议论不少,当着冯国富的面,却谁也不会提及此事,都冯部长长冯部长短的,亲亲热热跟他打招呼,仿佛他还是原来的常务副部长,手中仍握着大大小小的乌纱帽。可从众人的眼睛里,冯国富分明感觉出了别样意味。过去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敬畏,那种不由自主的仰视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热情的敷衍,尽管这种敷衍不容易察觉,却真真切切存在着,让冯国富刻骨铭心。

组织部内部的人更是讳莫如深,一个个都在装聋卖傻。做组织人事工作的人比谁都清楚,位置的挪动,职务的升降,于当事人究竟意味着什么。爱去组织部行走的人也许有些印象,组织部天天做的是组织人事工作,可组织部里面的人却是轻易不肯触及组织人事方面的话题的。至少公开场合,或有外人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显山,不露水,目光旁视,语焉不详,完全一副局外人的样子。

组织部的人嘴上没说什么,脚下却往冯国富那里跑得勤了。尤其是他分管科室里的科长副科长,有事没事,都要找了借口,去向他汇报两句。冯国富知道他们的意思,是不想冷落了他这个即将去任的常务副部长。这更让冯国富心生悲凉,官场就是这么回事,一旦权力旁落,也就只有被人同情的分了。

当然表面上看去,冯国富跟以前没什么两样。听汇报时,该摆的架子还得摆,该拿的腔调还得拿。只是感觉有些不太对劲,说话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底气。最要命的是老忍不住要在心里感激这些科长们,是他们给了自己摆架子拿腔调的机会。而过去冯国富是不知何为感激的。过去他能坐下来听科长们的汇报,是看得起他们,他们自然会心存感激,现在已经倒了过来,是他们看得起你,才来向你汇报。

这天连干部监督科科长严守一也进了冯国富办公室。平时严守一是很少到他办公室来的。干部监督科不在冯国富分管范围,严守一当然可来可不来。可来可不来的严守一来了,冯国富一时不知他是何来意,笑道:“严科今天认错门了吧?”

严守一也笑笑,说:“常务部长的门是这么容易认错的么?别说我在组织部混迹多年,对这道门再熟悉不过,就是外面那些想在官场有所作为的角色,也许会认错爹妈的门,也绝对不可能认错组织部常务部长的门。”

冯国富无心跟他饶舌,说:“严科有什么事吗?”

“没事没事。”严守一说,“听说领导就要高升了,以后想看领导怕是没那么容易了,特意来看看领导。”

这是谁都不愿挑明的话,竞从严守一口里说了出来。冯国富有些警觉,望着对方,否认道:“严科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我怎么一无所知呢?”严守一说:“冯部长别藏着掖着的,大院子里哪个不知道,您就要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了?”

冯国富说:“怎么个重要法?”

严守一说:“比助巡和常务部长更重要的位置,至少是市委常委呗。”

这已是在嘲讽冯国富了。人还没离开组织部,就敢这么跟你说话,这家伙实在有些可恶。冯国富咬牙切齿,真恨不得啐严守一一口,却还找不到啐他的正当理由。

冯国富当然不会忘记,那年他从楚宁调过来时,干部监督科归他分管。当时严守一已是监督科的副科长,照理得多向分管领导汇报,谁知他却老在当时的常务副部长屁股后面转,不太将冯国富放在眼里。严守一的努力很快见效,先是解决了正科待遇,接着又如愿调进干部二科做了副科长。二科是管县区领导干部考察和选任的,跟监督科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加上二科属常务副部长分管范围,严守一跟他的关系也就更加铁了,不久常务副部长就在部务会上提出调开二科原来的科长,由严守一继任。这时杨家山并始接管党群,将那位常务副部长挪走,让冯国富取而代之。严守一慌了手脚,回头想往冯国富身上蹭,冯国富自然不买他的账,做通新任的金部长工作,将严守一调回原来的监督科做了科长,表面上算是提拔,实际上是靠边站。严守一也就对冯国富又恨又怕,天天盼着他离开组织部,自己好有出头之日。

果然三十河东四十河西,这回该冯国富挪位了。虎落平川遭犬欺,挪了位,就像去势的虎,被小人欺侮,也就在所难免。P3-6

序言

多年来,我每天都要经过两个地方,一家幼儿园,一所重点小学。我鼻梁上架着近视眼镜,视力却还算不错,经常能在接送孩子的大人里发现一些特殊人物,那就是已退位的老领导,或刚从实职位置挪到虚职岗位的二线领导。表面看去,这些前领导与常人已没什么两样,可你睁眼细瞧,就会发现他们面色颓丧,神情木然,若有所失的样子,不像吾等草民老是左顾右盼,仿佛树上有钞票会往下掉似的。我还有一个习惯,在电脑前坐累了,喜欢随处乱转,偶尔也会与这些前领导遭遇。过去他们工作繁忙,出车入辇的,自然不肯将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随便在街首巷尾抛头露面。偏偏我做了十多年秘书和主任,为领导服务惯了,一见领导,也顾不得是前领导还是现领导,忍不住要低头哈腰,步点莲花,趋附而前,看领导有没有用得着咱的地方,或有什么指示精神要坚决贯彻到单位和基层,落实到企业和个人。岂料人家神色灰暗,目光散淡,见山不是山,我只得知趣而退。想当初他们高居台上时,何等的气宇轩昂,神采飞扬!谁知眨眼之间,已是明日黄花,风光不再。我不免心生感慨,不时冒出写写这些前领导的想法。有想法也就有写法,不知不觉便写成这个二十余万字的小说。

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享受副师级待遇的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冯国富正当盛年,本来是要再往上走的,却突然被安排去政协做了副主席,成为名符其实的二线领导。位置的挪动,失去的不仅仅是炙手可热的权力,还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种种待遇。冯国富心里失衡了,老是适应不过来。原来从权力的宝座上下来后,他怎么也没法真正回落到地上,而是一直在空中悬浮着。这有点像美国登月宇航员,登上月球,在上面行走的时候。心醉神迷,灵魂出窍,仿佛到了天国,不知今夕何夕。待到返回地球,已不可能从那种奇妙的感觉里走出来了,就像被鸦片涂改过的生命,一辈子饱受折磨,根本没法再做纯粹的地球人。也许人就是这样,到过高处,想再降落低处,总是不那么容易。好在冯国富比美国登月宇航员幸运,最后还是逐渐觉醒过来,重新回归到地上。

与我过去的作品稍有不同,这个小说不再以谋权和用权为主要叙述对象,而重在叙写权力旁落后的人生况味。正在上演的戏剧,自然备受关注,一旦曲终人散,又有谁还会想起那不声不响走向后台的演员呢?只怪我这人好奇心强,看多了台上的表演还不够,忍不住要跑到后台,去看正在卸装或已卸装的演员。台上的戏总是精彩的,只是戏终归是戏,演技再精,做功再巧,也是演出来,做出来的,不是真实本身。而后台却不同,已没有观众,没有聚光灯追着,再怎么演,怎么做,也赢不来掌声和鲜花,一切已归于平淡。平淡才是真,真实的东西可信,让人难以释怀。

我也弄不太明白,为什么会对后台发生兴趣。也许跟我的年龄有些关系吧。我是1960年生的,今年整整四十五岁。有人说四十五还是青年,要翻过这个坎才算中年,我对此说法一直持有怀疑态度。俗话说,人过三十是半世。圣人也有言,四十而不惑。一石米已吃完一头,人都不惑了,还属于青年,实在说不过去。我因此不太敢搞笑,还将自己看做是所谓的青年,觉得已走过人生的正午,到了斜阳西向的午后。人生有不同的阶段,少儿是早晨的牛奶,鲜嫩;青年是上午的咖啡,浪漫;壮年是正午的酒,浓烈;中年是午后的茶,醇和。我一辈子没有什么嗜好,与烟酒无缘,牛奶咖啡可有可无,却特别喜欢喝茶,尤其是四十岁之后。可巧我最重要的小说,都是人到中年,喝着我喜欢的茶写出来的。茶为草中英,喝茶能喝出佳味,喝出妙趣和品位,还能喝出禅意,叫茶禅。可谓空山人不见,想见品泉心。所以世上有戒烟戒酒的,甚至有戒色的,却从没听说有戒茶的。茶可当牛奶,当咖啡,当烟酒,甚至当色,牛奶咖啡和烟酒色,却不可当茶。原来茶是可以托付终身的。茶自有茶性,茶性温馨绵远,苦涩不失芬芳,高洁不失平和,可酽可淡,可温可热。因此茶性最与文心相近,茶品最与文品相合。我这里说的当然是真文心真文品,跟以文为敲门砖,沽名钓誉,走捷径者无涉。有人发表几篇文章,印一两个本子,便又长职称,又长级别,又长待遇,我却是扔下既得利益和看得见的仕途,退居书斋,写我的小说的。文学早已边缘化,甚至成为人们嘲讽的对象,我肖某人竟然不识时务,干起文学的勾当来,实在是神经搭错了地方。我也知道文学不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学让我坦然自在,就如我钟爱着的茶一样。视文心为茶心,当文品为茶品,那么品尝着杯中佳茗,或读书,或写作,在众人皆为名利所累的今天,的确是件很奢侈的事。

我这里酸劲大发,谬谈文道和茶道,其实最要说的是人到中年,喝着人生的下午茶,心态无意间已发生某些变化。你也许对过去汲汲以求的名利和权色,不再那么热衷,却恍然明白了诗佛王维,为什么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云卷云舒,去留无意,一切终会随风而逝。物质不灭定律认为,逝者逝矣,却并没消失,只不过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和五行之外,是不是有一个我们看不见,却心向往之的彼岸?多少年来,我们对彼岸好像不再在乎,而沉迷此岸太深,急功近利,现买现卖,误以为种瓜必得瓜,种豆终得豆,不曾想往往栽下西瓜,结出芝麻,播下龙种,长出跳蚤。

文心如茶,茶再浓也会淡,再热也会冷。浓淡是茶,冷热是茶,就如世情有冷暖,世态有炎凉,世道有深浅。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尝过品过领悟过,才解其中真味。真味入文,文亦可入眼,甚或可入心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待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仁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1417
开本 32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3
出版地 湖北
209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