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钱币大师马定祥/文汇纪实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既是一本现代钱币史书,钱币知识书,也是一部道德修养的励志书。作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纪实的笔法撰写了一代钱币大师马定祥激荡方圆乾坤六十年的传奇生涯,以及经历中国钱币收藏和研究从鼎盛到衰落再到重铸辉煌的沧桑历史。本书内容详实,语言生动,文图并茂。它是在背着时尚潮流,而饶有兴味地,真实感人地给予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以从未了解的东西。

内容推荐

本书是宋路霞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访问了马定祥先生的同事、学生和亲属,以纪实的笔法撰写而成。内容详实,语言生动,文图并茂(配有250余张珍贵照片),是一部于存史、增智、鉴赏、娱情均有补益的优秀励志读物。

目录

活在一种境界中(代序)  马传德

北京的“马定祥旋风”

西子湖畔“马恒大"

方圆乾坤渐痴迷

大上海的灶披间

北上平津有奇缘

漫天烽火觅“钱”踪

安福路上群英会

祥和泉币社传奇

小店堂与大藏家  

新龙古玩店轶事

李伟先与马定祥

情系“吉字一两”币

同是天涯沦落人

铁窗内外血泪情

春风徐来马蹄疾

满眼风光“万拓楼"

无考品上显真功

一钱激起千层浪

不遭人嫉是庸才

慧眼智破古币案

天涯海角有知音

嗜“钱”如命不为钱

痛失国宝天亦老

长留遗爱在人间

马定祥先生年谱  马传德

跋  朱卓鹏

后记  宋路霞

试读章节

2003年春天的北京,一段令人无法忘却的岁月。

共和国的首都,第一次面临了一场来自瘟疫的考验——可怕的SARS病毒,正以前所未有的狰狞,扑向这座古老的城市——街上的景物,眼前的空气,生活的节奏,流水的岁月……似乎身边的一切,转眼都变了形。

整个中国,整个世界,整个人类,都在以一种全新的神情关注着北京。报纸上,广播里,24小时滚动播放的电视节目里,不断地传来令人揪心的消息——最新的SARS疫情通报……

面对这些通报,无论是谁,再慵懒的人,这时都无法无动于衷。从中南海到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村庄,每一个机关,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在紧张地行动……谈SARS色变,没人认为是一种艺术夸张。

在这样的年头,这样的关口,这样的非常时刻,北京城所有的娱乐活动都停止了,所有的能停止的群众聚会都停止了,所有能取消或推迟的会议和外事活动也都取消和推迟了……  

人们连股票行情都懒得关心的时候,还有谁有心思去关心一场拍卖会呢?

当然,原定于2003年5月15日的中国嘉德“马定祥钱币藏品拍卖专场”也推迟了。

进入7月份后,尽管北京的疫情警报已经解除,人气有所回升,市面有所松动,但是,作为本来就是只有少数人参加的、属于“性命交关”的富人当中的那些关心钱币收藏和投资的人,才有兴趣参加的古钱币拍卖,如今能有多少“花头”昵?况且,近十几年来的钱币市场的低迷状态,原本就不容人们乐观,何况当今有SARS在作怪。

“马定祥钱币藏品拍卖专场”被推迟到7月12日,地点仍在北京昆仑饭店。

开拍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尽管准备工作做得细而又细,能想到的情况都想到了,能做的事情都做到了;尽管钱币拍品的目录一般每次只印500册就够用了,而这次有了马定祥的“品牌”效应,已经加印到2000册,每册200元,短时间内也已卖完,说明有行情好转的迹象。但是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的老总们,和马定祥先生的儿子马传德先生,心里还是一直摸不着底,脑子里一直在“打漂”——如此紧张的时候,能有多少人来呢?能不能行呵?会不会“砸锅”呢?

然而战士一旦上了战场,命运就不在自己手里了。到了这一天,人们只能“豁出去”了。

在开拍之前,他们什么情况都想到了,但是只有一种情况没有想到,那就是——中国钱币拍卖史上前所未有的轰动!

本来嘛,奇迹的“本事”就在于,在一个不应当出现奇迹的时候,上帝却把一个“偶然”送到你的面前;在一个令人无法想像轰动、甚至无法奢望成功的时候,让你意外地获得心跳、震撼、目瞪口呆;在人们觉得除了SARS疫情之外,没有什么更能刮起“旋风”的时候,让你恍然置身于“旋风”之由……

这一切好像从天而降,来得突如其来,来得轰轰烈烈,好像是变戏法似的,横空出世,满眼辉煌,把嘉德老总们和马传德一家,全打懵了!P2-3

序言

活在一种境界中

“文革”前一天,我在南京路永安公司附近碰到我父亲的老朋友、当年永安公司的总帐房、著名钱币收藏大家李伟先先生,只见他老人家一身中山装已经洗得褪色了,脚上一双旧布鞋,头上一顶八角帽还打着补丁,看上去像个退休多年的老工人。我想笑却不敢笑,心想大概整条南京路上的行人,没人会相信他是个大富翁,更不会想到他曾向国家捐献过价值上亿的珍币。

这种情况现在听来有点像天方夜谭,其实在当年并不是个别现象,“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大有人在。父亲另一个好朋友是荣氏企业的大股东、无锡王禹卿先生的独养儿子王亢元,他继承了其父巨额遗产,在上海拥有152栋房产,还有著名的无锡蠡园,在钱币收藏上也是动辄千金,大笔挥洒,重值不吝,但他一生从来不进理发店,头发历来都是自己在家打理的,拿出来的香烟不是生产牌就是劳动牌,出门也没有轿车,而是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去挤公共汽车。在五十年代现金不那么灵活的时候,他为求一枚珍币,一声令下,叫佣人把成套的西式沙发和美国奇异牌冰箱,搬出去卖掉……

中国泉币学社的发起人、出口贸易专家、当年生利洋行的经理罗伯昭先生,也是一位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大收藏家,过去在社会上很有影响。他给我的叔叔马定方的第一印象,是像个街上卖冰棍的老头,因为他那一身旧衣裤,配以一顶旧草帽,实在与马路上的行人无异。如果说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甚至比一般市民还要朴素,待人还要诚恳,毫无大款老总的派头和架子。

著名企业家、钱币收藏大家孙鼎先生也是一个“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人。按说他的工资是五十年代公私合营之后全市最高的了,由中央特批月薪900元,比陈毅市长都高,可是他还是钱不够花,经济上总是捉襟见肘。原因很简单,他是不断地把可以流通的钱,都换成不可以流通的古钱了。

他们这些人,一般生活上的享受并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突然有一天,意外碰到了自己日思夜想想要得到的钱币。每逢这个时候,他们那种睁大眼睛,屏住呼吸,爱不释手,生怕被别人抢走、弄坏,动辄以支票挥洒的豪气,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我能够理解他们了,就像理解自己的父亲。他们是一群活在一种文化境界中的人,任何物质的东西都无法打动他们固有的生活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是一群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以他们的方式,谱写了一段少有人能够企及的动人华章,堪称最后的贵族。

毕竟岁月不饶人,他们这些人如今绝大多数都已经作古了。我非常敬仰他们,非常怀念他们,早就有心为他们一一立传。作家宋路霞女士通过撰写我父亲的传记,再现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一群收藏家的精神风貌,但愿能给后来者以启迪。

应路霞女士嘱,是为序。

马传德

二OO五年大暑中

后记

第一次听说马定祥先生的事迹是在十年前,那时我正应复旦大学出版社之邀,撰写《百年收藏——中国20世纪民间收藏风云录》一书。在向上海博物馆的老专家郭若愚先生请教的时候,他老人家跟我谈起了马定祥先生。

当时要写的门类很多,人物也很多,等书印出来,马老的事迹只占了数行字,但是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那段内容是讲他与中国最棒的古钱收藏家张叔驯先生的交往,以及他对张叔驯先生藏品的观感和评价。钱币界的朋友都知道,张叔驯是中国钱币界“南张北方”中的“南张”,古钱收藏的冠军,但是留下的资料最少,外界连他的一张拓片也万难一见,况且他的后半生生活在美国,国内对他更加难以了解。而马定祥先生却能抓住他抗战胜利后回沪探亲的短暂时刻,与之会见,并且参观了他的全部收藏,这就不能不令我叹为惊奇。

想不到十年之后又撞上了马老的事迹,这次给我的不仅是惊奇,而是心灵的震撼,是马老对钱币事业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忘我精神。

他常年走南闯北地收集珍稀钱币,抗战时期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日伪封锁线;为了买钱币,他一生清贫,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不惜去借高利贷;六十年代收藏界一片萧条的时候,为使泉友不要灰心,保住钱币收藏和研究的基本队伍,他想方设法组织大家聚餐聚会。没有条件聚餐时,在一起喝喝茶也是好的。“文革”中他自身难保,大字报已经贴到了家门口,单位里要挨批挨斗,却还要通过亲友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桂秋先生,弄进部队医院隐藏起来;为了能躲过造反派抄家之灾,他把宝贝钱币包了又包,东藏西藏……

这些钱币学以外的动人故事,构成了马老的精神世界的精华,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当然,作为一代泉坛宗师,马老经历了六十年的方圆乾坤,他的故事与现代中国的钱币收藏史以及钱币市场,乃至整个文物市场都连在一起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既是一本现代钱币史书、钱币知识书,也是一部道德修养的励志书。

但愿奉献给读者的这本书,能够如实地反映马老波澜壮阔、充满传奇的一生。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首先是得到了马老诸多亲属的帮助,他们是:周士英、马定方、马定端、马传德、马咏春、韩世清、林虹芝、马欣、马向、徐大骏、茅大容。还有许多马老的好友和学生,他们是:汪可强、陈达农、王健舆、王圆方、陈佩芬、张慈生、李孝达、李孝洵、李硕传、蔡国声、顾藕芳、冯宝瑛、杨陆建、陈浩、李刚、王安东、王渊源、朱卓鹏、余榴梁、施新彪、胡幼文、陈福耕、徐晓岳、屠燕治、朱枫、陈红、沈雅妮等等,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竟是外行写内行,书中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得到行家的指正。

宋路霞

2005年7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钱币大师马定祥/文汇纪实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路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69171
开本 16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6
15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