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亲历中印缅抗日战场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血泪交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印缅战场的亲历回忆录,在印度东北角喜马拉雅的南麓至印缅接壤的狭窄地域,数十万中华儿女浴血奋战,数十万人为国捐躯。本书记录了那一段特殊的形势、特殊的战斗、特殊的生活经历……书中配有百幅历史图片,可使读者亲历战场,亲历历史。

目录

第一章 国难当头,奔赴抗日战场001

第二章 初识战场烽烟029

第三章 第十四医院043

第四章 二十医院051

第五章 赤胆忠心孙立人093

第六章 史迪威兵败野人山转移印度121

第七章 英国统治下的印度128

第八章 碧血凝成中印路142

第九章 俘虏营162

第十章 重踏胡康河谷170

  --沿中印公路探索前进

第十一章 业余生活188

第十二章 中华英豪血洒异乡魂绕云天193

第十三章 战场大转移208

附录一220

附录二221

试读章节

美国人说的是美国南方话,音调低平,说得又快。樊教授怕我们没有全听懂,便把刚才美国人说的话用汉语重复了一遍。他观察到有些人脚在打颤,便说:"你们也不见得会遇险,只先作个准备,不用害怕,要注意的是千万要听指挥,千万不要慌张!"我们向他告别,转身向已打开大门的飞机走去。走到入口处,我转过身,望着联大的方向,望着学校后面朦胧的远山,心里不禁涌起阵阵惜别之情,"别了,也许是永别了,我心爱的母校!我亲爱的祖国!"……

飞机是架运输机,空荡荡的机舱,只有我们十六位翻译人员。我开始背靠后舱壁,后来我挪到左窗下,坐在自己的背包上。望了一下自己的同伴,他们个个似乎没精打采在打瞌睡。我也想埋头入睡,管他死活,听天由命。但我无论如何睡不着,侧身往窗外望去,一片湛蓝色的天空。也许飞机还在昆明或离昆明不远的上空,多美丽的昆明的天空啊!不久,飞机不断爬高,天气渐趋寒冷,我赶紧裹紧大衣。随后,我觉得机身在颤抖,眼前黯淡,窗外蒙蒙细雨,飞机突然上下颠簸。耳膜发痛,我赶紧两手捂住耳朵,不禁张嘴出气。难受的还是飞机突升突降,突升时还能熬住,突降时最难受,感觉人身随飞机下来了,而心还悬挂在空中,便想呕吐。我尽量克制自己,我忽然想到一个办法,当飞机上升时我就吸气,当飞机下降时我就吐气。随着飞机一上一下,我不断吸气和呼气,这样做后就不想呕吐了。只是全身发抖,天气越来越冷,我赶紧打开背包,穿上所有的衣服。环顾左右,十五个同伴都呕吐了。面前一片狼藉,像病人样蜷缩在那里。窗外风雨有增无减,何时方休,心中不免怵惕。我早知道,从昆明飞往印度,危机四伏,凶险异常。日本零式战斗机有时突然从云层扑下,美国运输机无处藏身;有时日本高射炮从地面射来,运输机也难以躲闪。然而运输机经常遇险的是,"驼峰"航线要飞越高黎贡山、怒山山脉、横断山脉等高山。高山之间,激流峡谷,丛林沼泽。沿线气候异常,气流极不稳定,每分钟上升下降六七百米,飞机很难控制。我们大概正在飞越这些高山深谷吧。……我们这样被折腾了好久,正在难以支持间,飞机颤抖逐渐停止了。阳光射进窗内,我侧目一望,如雨后初晴,骄阳满地,我倒抽了一口冷气,第一难关算是过去了。眼下一片绿色的海洋,无边无际,下面就是野人山。我早就听说,野人山里,豺狼虎豹成群,几丈长的大蟒蛇,两米多长的巨蜥,还有蚂蟥、食人的巨蚁。只要落入这阴森恐怖、纵横数千里的原始森林,几乎无一人生还。传闻,一个中国的巡逻队打死一条巨蟒,剖开肚子时。里面有一个尚未消化的中国兵,这人怀里还有一枝步枪!我望着面前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绿色海洋发愣。从上面往下看是如此美丽,而在美丽的下面却隐藏着多少神秘和恐怖。大自然造物,如此神奇!正在此时,使我惊异的,在下面绿色的海洋中却看见一小块陆地,一块方形的黄土出现在绿色中,黄土的边缘上仿佛看见一座土筑的小屋。是谁在此开垦出的土地?有谁还敢在此安居乐业?不会是日本在此搞的据点吧?不像是什么军事设施。这样类似的小方形黄土地,我先后看见两三个,至今我也不明白那是些什么。也许是西藏土著人开辟的土居吧?他们又是如何进去的?这样与世隔绝,他们如何生活?真不可思议。……我在机上独自沉思冥想,不觉打起盹来。不知又过了多久,机身突然震动,我像被人抛了起来。我从梦中惊醒,同伴们也惊醒了,都张皇失措,茫然相望。这次机身震动远比上一次更可怕;这次震动不只上下簸动,而且左右摇晃,飞机像只被打伤的鸟,在空中飘荡,找不到自己的窝。天色变黑,雷电交加,电光就在窗前闪击,大炸雷似乎就在头上炸响。这下我紧张了,似乎大祸就要来临了。大概我们在试图飞越"世界屋脊"了。我突然想起在译训班时就听说,飞越喜马拉雅山十分艰险。喜马拉雅山山脉横亘印度北方和西藏之间,世称"世界屋脊",一般高达两万英尺以上,有七十多个山峰高达二万五千余英尺。而当时飞机性能最高只能达到两万英尺,因此不得不选择山脉中凹下的地方迂回飞过去。那一带有不少冰山雪谷,气候极为恶劣,不时有暴风雪、飓风,甚至雷暴,有时还有高强气流;飞机如果迷失方向就会挂在冰峰上,飓风和雷暴会打断飞机的翅膀甚至将飞机打得粉碎。①机外的狂风、闪电和巨雷使我想到该不是遇到暴风雪或雷暴了?心里不禁恐慌起来,但一想到临上机前美军中尉和樊教授再三叮嘱,要临危不惧,要沉着,我强制自己镇静下来。环顾同伴们,坐得远的看不清楚;靠我近的,一个个都呆若木鸡,动也不动。我一转念,有什么办法呢?如果灾难真的来了,飞机撞山自毁或者被击成碎片,跳伞也来不及了,还不如一切不想,听天由命。没有隔多久,四周安静了,向窗外一望,绚丽的阳光照耀在不远的发出银光的山巅上。飞机沿着山边飞行了一阵,忽然窗外变得黯淡,没有异样,飞机飞得比以前更加平稳,不久,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原,一览无余。

"我们到了!我们平安地到达了!"

大家不禁欢呼,大有"大难不死"的轻松感。我们真佩服美国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胆识!P25-28

序言

残破发黄的日记引起我回忆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一段不寻常,至今仍牵动我心的往事。事情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寇蹂躏了我中华大半壁河山。我们西南联大(北大、清华、南开在昆明联合成立)八年在校生八千人中先后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战场的就有一千一百二十九人,占全校在校生百分之十四,其中最集中的一次是在1943年至1944年之间,全1944-级应届毕业生除女生和有病残者外,全体男生被征调去做美军译员,我就是其中一个。我于1944年3月16日被调至驻印美军服务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9月份才被遣散,历时一年半。时间虽短,但那特殊的形势、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战斗任务、特殊的生活经历却给了我一生难忘的印象。

我们是在印度东北角、高耸云霄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绿涛滚滚纵横数千里的野人山缘,从无人迹的印缅接壤的狭窄地带里进行战斗。在那里,瘴气弥漫、恶疾流行、猛兽潜伏、巨蚁蚂蟥遍野,危机四伏。在那里,我们要与早已盘踞在那里扼守要津、以逸待劳的狡猾透顶的日本野人战斗,还要与倨傲不恭、种族偏见极为严重的一些英美白人周旋暗斗,甚至还要与国民党军内部贪污腐化而又是战友的顽固分子斗。那里的形势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我们处于白人、黑人,印度人、缅甸人之间,深受种族歧视之苦,亲见殖民地人民过着猪狗不如的屈辱生活。在那里,魔鬼与天使共舞,正义与邪恶难分,实是人格磨砺的熔炉。我们联大人经受住了考验。

数十万中华健儿在滇印缅沙场浴血奋战,十数万人为国捐躯,倒在那里,尸骨暴野、蚁啃虫爬,烈士忠魂不散,萦绕云天,寻找不到回乡之路。生还壮士,千辛万苦埋头创造祖国幸福的明天,而今蹉跎数十载,多半已碧落黄泉离此世,留者无几,而皆耳聩目昏,鹤发鸡皮鬓满霜,不久也将离去。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有了昨天才有今天,有了今天,才可能有更壮丽的明天,历史岂容断流。追忆往事,件件桩桩,牵动我心,郁积成结,难以解脱。我已早逾八十,来日不多,如不将我所知详情揭之于世,情结未解,我心不安,他日归西,也愧对当年战友英魂。今以我当时所写日记为线索,追忆当时所见所闻所思,真情实景如实款款道出,俾当今世人或后代子孙如坐时间隧道快车,停留在当时当地,能亲眼目睹那场冷酷战争的实情实景、真人真事。果真如此,我多年的情结能解,死而瞑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亲历中印缅抗日战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达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50221
开本 32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4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