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赵朴初居士释佛(有乐感的佛心)
内容
编辑推荐

时代越发展,人心越浮躁,越来越多的人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就是俗话所说的临时抱佛脚。本书通过和赵朴初居士生动活泼、丰富多采、趣味盎然的问答形式,向我们阐释佛法,传播宁静、博爱、平等、克制、知足等精神思想,帮助在漫漫人生征途中迷惘的我们更加清醒,帮助在痛苦与烦恼中挣扎的我们涤除忧扰,也将帮我们抚平创伤、慰藉荒芜的心灵。

内容推荐

赵朴初是当代最权威的佛学大师,一生为佛学事务奔波,深得佛学精妙。他长期研究佛理佛法,造访名山古刹,与各地高僧谈经论道,也曾漫游海外的古老佛教国家,见识广博,不拘一格、他对佛学的理解超越了历代高僧因偏执修行而产生的孤陋见识,真正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更广阔的方面揭示了佛学的真谛。

目录

前言 8

佛教常识答问 10

佛陀不是神 10

佛祖一生隐含的要义 13

什么叫三宝?什么叫归依? 19

神秘的舍利和塔 21

古印度也有中国观念 25

佛法中的因缘思想 30

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 33

佛教对苦难的深刻见解 41

大乘和小乘的要点 46

什么是菩萨? 47

色与空:佛法的秘诀 49

伟大的佛经之谜 51

出家:做佛的弟子  57

在家修道豹基本方针 62

和尚是什么意思?65

担负起住持佛法的责任 68

丛林就是大寺庙 71

最合格的弟子 77

佛教:衰灭和复兴 81

阿育王是个重要人物 88

关键时刻的关键人物 93

瑜伽系的学说 100

万法唯识的要点 102

关于灵魂问题 103

密宗之密咒及其简史 106

佛教的传入  109

佛经是真正的经典 112

佛教各宗派的兴起 126

禅: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 135

要成就本尊的所有功德智慧 143

藏语系佛教要点 146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151

人间佛教的优越性 157

附录:赵朴初居士演讲录 161

中国佛教的过去和现在 161

诗歌及其与佛教关系漫谈 170

与几位青年朋友的一次谈话 189

谈佛教文化艺术 196

试读章节

问:"法印"是什么?

答: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可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也以符合""法印"而证明其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所以称为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称四法印。

问:请解释一下,"有漏皆苦"的意义。

答:"漏"就是烦恼。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受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或为"我所有",这叫做惑,惑使人烦恼,所以又叫做烦恼。烦恼种类极多,贪贪欲、嗔嗔恨、痴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等叫做三毒,加上慢傲慢、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断见等为六根本烦恼。由于烦恼而造种种业,业就是行为身业、言语口业、思想意业的活动。烦恼和业引生未来或为天人,或为人,或为地狱、鬼、畜生的身心;于是又起烦恼,又造业,又生身心,这样的生死轮回,没有休歇。而生死轮回是苦的。以人生而论,一般地说有八苦:生苦婴儿在胎出胎时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与所爱的分离、怨憎会苦与所怨憎的聚会、所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五取蕴即五蕴),取就是烦恼,人的色受想行识以烦恼为因而生,又能生烦恼,所以叫取蕴。五蕴刹那迁流变坏,为生老病死等苦所集,所以是苦。总之,佛说世间有无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来的,也不是造物主给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缘的。上面所说因惑而造业,因业而有生死苦,就是佛教对苦的缘起解释,全面分析起来有"十二缘起"。P40

序言

经济大潮带来了商业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就是俗话所说的临时抱佛脚。

还有一些人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报,但自己却依然迷执事境为真,贪求不舍,以致烦恼此伏彼起。其实,学佛是探求佛的真谛,扫除自己的迷误,而明见自性,以脱出烦恼窠臼。而不是求佛消罪业、得福报的。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佛教大国,百姓之中礼佛拜佛之人远远超过了其他宗教的教徒人数,但有的人出于文化原因,有的人因为忙于俗务原因,而在对佛毫无认识的情况下,张口即谈报应,遇事即拜观音,甚至一些做了居士的人也持上述姿态。

再者,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早已水乳交融,读了很多书却又对佛教毫无了解的人,让人很难相信他是一个真正有文化内涵的中国人。赵朴初先生释佛,最为明白易懂,他关于佛教知识和佛教文化的方方面面无不言简意赅,无疑是我们找到的(几乎是难以替代的)最佳入门读物。佛学在很多人眼里是高深莫测和难以学习的,赵朴初先生的讲解正是我们领略佛学知识的简捷门径。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赵朴初居士释佛(有乐感的佛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朴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53205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9: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