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集是抒发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古迹的怀古之情,从中体味人与自然的和谐,陶冶恰然自得的情操。诗中重言志抒怀,不刻意求工,是作者三十几年来真实生活历程的写照,也可以说是奔腾前进的时代大潮所卷起的小小浪花!
图书 | 思悠集--张晋藩诗选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诗集是抒发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古迹的怀古之情,从中体味人与自然的和谐,陶冶恰然自得的情操。诗中重言志抒怀,不刻意求工,是作者三十几年来真实生活历程的写照,也可以说是奔腾前进的时代大潮所卷起的小小浪花! 序言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新诗是很流行的,我最喜欢的是徐志摩、卞之琳等人所写的诗。记得在一九四五年『八一五』光复过后,我们几个爱好文学的同学把自己写过的诗,油印成册,取名为《晓微诗集》,其中我的一首诗——《人生》载在首页,诗大半都忘记了,只记得最后两句:『休说人生是梦,梦在当时也是真。』因为这两句诗曾受到同学的称赞和老师的圈点,所以难忘。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从家中的书柜中翻到了《曾国藩全集》中的《十八家诗抄》。古诗中常常用典故,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读懂的。不过它的飘逸的意境,洗炼的文字,深邃的内涵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还尝试着把有些浅鲜的古诗翻译成白话诗。 一九四六年我开始读大学预科,一位教古文的老师讲了双声叠韵、平仄之类的基本知识,才逐渐窥到了古诗的门径。 一九四九年参加工作以后,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既没有诗的氛围,也没有诗的情趣。《唐诗三百首》之类的古诗选大都置之高阁,束书不观了。只是到了一九七0年在江西五七千校期间,每天劳动之余便欣赏江西农村的自然风光。春来油菜花和紫云英黄紫相间,把大地装点成锦绣,满山盛开的杜鹃花真个是染红了青山。还有夏夜的岭上赏月,秋天的乌柏红叶,冬季的板桥霜雪,本身就是诗,我也信口诌了几首,过后便丟在一旁。一九八六年春节前,我的博士生李曙光帮助打扫卫生,偶然发现了一卷已经发黄了的信笺,打开一看,竟然是五七干校期间吟成的十几首诗。时隔十五六年,当日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不禁感慨系之。 八十年代以后,环境的宽松,生活的安适,历练的增多,眼界的开阔,都激发了诗兴,终于凑成了这本诗集。我写诗毫无附庸风雅之意,只是抒发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古迹的怀古之情,从中体味人与自然的和谐,陶冶恰然自得的情操,这也是这本诗集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取名为《思悠集》的缘故。诗中重言志抒怀,不刻意求工,难免为方家所笑。但它的确是我三十几年来真实生活历程的写照,也可以说是奔腾前进的时代大潮所卷起的小小浪花吧。 是为序。 张晋藩 二00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思悠集--张晋藩诗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晋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104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6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27.7 |
丛书名 | |
印张 | 17.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76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