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徵实捣虚学步编/珞珈语言文学学术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编所收,多为文献训诂语法及古文字研究论文;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大致为文献训诂类论文。第二辑为一组甲骨语法研究论文。第三辑所收论文较杂,但仍属语言本体研究。第四辑中前两篇与语言研究有关,但不限于语言研究;后两篇则属于近现代史和现代文学研究范畴。

目录

第 一 辑

1 哺咀探源

——兼与田树仁先生商榷……………………………… 3

2 “巧侄”为“职官+人名”结构证

——兼释一组同源字…………………………………… 7

3 《大中华文库。论语》前言………………………………15

4 《孟子》疑难句读辨析一例………………………………3l

5 《汉书》句读辨析一例

——兼证汉代[动·于·处补]式与[动·处补]式存在变换关系…50

6 杨树达先生的《春秋大义述》及相关未刊稿……………67

7 《庄子.内篇》陈注指瑕…………………………………76

8 《老子》群诂献疑…………………………………………82

第 二 辑

l 试论“巫帝”刻辞的结构…………………………………91

2 对殷墟甲骨刻辞中“雨不雨”、“雨不”的考察………100

3 甲骨刻辞琐记………………………………………………105

4 关于殷墟甲骨刻辞的形容词………………………………109

5 论殷墟甲骨刻辞中不存在连词“则”(作)

——兼谈“我其祀宾作帝降若”等句的读法………… 135

6 关于殷墟甲骨刻辞中“于”的连词用法…………………144

7 殷墟甲骨刻辞中“以”“比”非连词说…………………149

8 试论“暨”的词性…………………………………………155

9 论殷墟甲骨刻辞中不能肯定存在连词……………………17l

第 三 辑

l 从羟■等字看甲骨文字的抽象化进程……………………19l

2 黄侃“制名皆必有故”证…………………………………200

3 《马氏文通》的“次”与“格”“位”之比较

——兼评何容、林玉山的“次”理论………………… 209

4 关于长沙方言新产生的两个鼻化韵………………………222

第 四 辑

1 《楚辞》编注后记…………………………………………23l

2 “地”与中国文化…………………………………………235

3 从“少人多石”到“惟楚有材”

——湖南近世政治、军事人才群崛起探源…………… 243

4 关于《微雪的早晨》主人公的原型………………………253

附录:一组书评

1 To philomathes的人……………………………钟叔河 257

2 现代语言学形态视野中的甲骨刻辞语法学研究…于亭 26l

3 面对三千年前的语法……………………………卢烈红 265

后 记………………………………………………………… 269

试读章节

《老子》群诂献疑

《老子》之为书,渊深睿智,言简义赅,两千年以还,注者蜂起。其中陈鼓应先生之《老子注译及评介》,体大思精,洵为佳构:不惟收罗宏富,注释详赡,亦且论述透辟,解析人微,论者谓可与《老子》原书合称双璧。迩来用之为教材,以授国学班诸生,因于书中所载诸家之说有所献疑。窃谓上年曾草《庄子内篇陈注指瑕》一文,质诸陈鼓应先生。先生虚怀若谷,采及刍荛。此次岂敢私蓄于怀,不作芹献?

至若他家之说,大备于陈先生书。读者索引陈书即可,无须一一注明也。因将书中不慊之处,具于左端;大雅君子,幸教正焉。

《十五章》云:“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范应元曰:“豫,象属,先事而疑。此形容善为士者,审于始而不躁进也。”又曰:“犹,獲属,后事而疑,此形容善为士者,谨于终而常不放肆。”按,“犹豫”为联绵字,踯躇未有所决貌;又作犹预、犹与、充豫、由豫、优与、由与、容与诸形。《史记·李斯列传》:“狐疑犹豫,后必有悔。”《鲁仲连列传》:“犹预未有所决。”《孝文纪》:“犹与未定。”《吕后纪》:“犹予未决。”《后汉书·马融传》:“计尤豫未决。”《管子·小匡》:“人君惟优与不敏为不可。”《楚辞·九章·思美人》:“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联绵字固不可分字为训也,如范氏之所为;然可分用、倒置,分用、倒置之义与原字同。如“恍惚”,联绵字也,又作荒忽、慌忽等形。《楚·.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后汉书·张衡传》:“追慌忽于地底兮。”《老子·十四章》:“是谓惚恍”,“惚恍”即“恍惚”,倒置之也,其义不变;《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此分用之也’其义亦不变。“豫兮”、“犹兮”,与此正同;此处盖言谨慎也。范氏之误,与夫言“刺拨”为“狼”“狈”两兽同出一辙。  《二十章》云:“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蒋锡昌曰:“‘且’与‘以’形近而误,遂由‘且’误‘以’,由‘以’误‘似’。”按,蒋说由“以”误“似”’良然;而谓由“且”误“以”,则有未安。“以”本用为连词,其义近“且”,经籍之中,不胜枚举。《论语·为政》:“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国语·晋语》:“狐偃惠以有谋,赵衰文以忠贞,贾佗多识以恭敬。”《礼记·乐记》:“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戴礼·曾子制言》:“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皆可证。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作“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悝(俚)”,乙本作“众人皆有以,我独元(顽)以鄙”,尤可证。P82-83

后记

先祖杨遇夫先生说:

凡读书有二事焉,一曰明训诂,二曰通文法。训诂治其实,文法求其虚。清儒善说经者,首推高邮王氏。其所著书,如《广雅疏证》,徵实之事也;《经传释词》,捣虚之事也。其《读书杂志》《经义述闻》,则交会虚实而成者也。

本编所收,多为文献训诂语法及古文字研究论文;而虚实二字,涵盖较广,容量较大;虚实交会,敢言登堂?徵实捣虚,仍须学步;故名之为“徵实捣虚学步编”。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大致为文献训诂类论文。第二辑为一组甲骨语法研究论文。第三辑所收论文较杂,但仍属语言本体研究。第四辑中前两篇与语言研究有关,但不限于语言研究;后两篇则属于近现代史和现代文学研究范畴;其内容虽溢出语言学领域,但作为学术研究,仍有存在价值;尤其是第四辑中第三篇论文,初稿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第二篇此类题材的论文,第一篇结合湖湘学脉谈湖南近世人才群崛起的论文,当时影响较大,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此次收入,亦敝帚自珍之意也,与先祖当年《积微居小学述林》收入《时务学堂弟子公祭新会梁先生文》用意相近。第四辑之后的附录为一组书评,均为对我的近作《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的评介。每辑及附录所收文章均以发表时间为序。

我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刚入此门时,得先祖故旧门生周秉钧先生、何申甫先生、易祖洛先生、易仁菱先生等指导,始知治文字训诂需形音义互相求,尤须文法切合,文献有徵;此亦先祖治斯学之不二法门。后又得张实先生、周一谋先生提携,助我良多。80年代得萧艾先生推毂而从余杭夏渌先生游,得窥古文字堂奥。90年代初得以师从衡山郭锡良先生治文法,始确信治语言必须得普通语言学指导,尤须有系统观念、历史观念。虽因资质愚钝,学问尚浅’但自信至此已步人坦途,渐人佳境。饮水思源,自应感念诸先生;斯编之付梓,首先应作为献给诸位先生的一份迟到的薄礼’因为她是我得诸先生提携从诸先生学习迟交的一份作业。可惜诸先生中有的已不能审查这份作业了!武汉大学文学院鞠我育我,今又慨然促成此集出版,当然应该说一声谢谢!湖北人民出版社程小武先生、王荆先生等具体负责此书出版事宜,临近年关,仍在奔走,感何及之!内子黄小玲女士,为助我求学,多年两地分居,劳瘁家事;谢媪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斯编之印行,能安慰她一点点否?我的父母、岳母都已年高,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多年在外,却要他们为我的健康担忧。此书之付梓,自觉不足以告慰他们。

当人生困顿之时,总有钟叔河先生等父执辈温语教诲开导;有了一点小小成绩,又得到他们的鞭策鼓励。抚今追昔,惟有奋然前行而已。

我1977年考取大学起,即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由于不注意收集且多次搬迁,好几十篇已经亡佚无从搜寻了。斯编的不足,应归咎于我的懒惰散淡。如果说有所可取,首先应归功于诸先生特别是郭锡良先生的教诲(从目录中不难看出,绝大多数论文是考入郭先生门下后发表的)。要说总结自己的经验,无非是不受拘束,博览群书(当然,我的不足也在阅读面仍有许多死角)。先祖在《积微居小学述林·自序》中总结的六总纲里有“博涉经传”一条,我虽未有意照着去做,但今日看来,却与之暗合。自八九岁起,我便开始以读书自娱了,有时连上厕所也手持一卷;因为读书是为了消遣,为了快乐,自然没有什么目的,什么范围;但真正到做学问的时候,往往左右逢源,无往不利。现在我的一些晚辈,身不由己地绑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读书不分昼夜从小学到大学心劳力竭却所获不多,临到做学问自然放不开思路,这是极堪忧虑的;此外,目前大学内各种杂事太多,使学者想静心读书备课做学问而不可得,几十年的读书积习,竟难保持,不由扼腕浩叹!

回过头来看少数旧作,真令人汗颜;但无论怎样稚嫩,甚至有些地方错了,只要全文以今天的眼光看仍有一定价值,便还是收入了这个集子;还有些发表较早的论文,脚注不太规范。这些都是必须说明的。

这篇文字,像一部流水账,毫无文采。一位朋友的故去,使我心绪太劣;而时不我待,只好勉为其难,写下了这篇称作“后记”的东西。

甲中年腊月二十日,杨逢彬撰于珞珈山阳之

石兕洞顶蜗居,是日天阴,朔风凛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徵实捣虚学步编/珞珈语言文学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逢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43021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53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