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训诂与语法丛谈/珞珈语言文学学术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二十年来所撰写的学术论文的一个结集,分上中下三编,论述了训诂学和语言学的中的种种理论和实践,关于代词、助词、形容词等的兴替演变、历史发展和语法性质等问题。

目录

上  编

《孟子》中的训诂………………………………………………3

训诂术语补正……………………………………………………11

《白虎通》对训诂学的贡献……………………………………18

“走作”补义……………………………………………………33

禅宗语录词义札记………………………………………………38

《释名》语言学价值新论………………………………………45

《释名》声训的文化内涵………………………………………56

黄侃生平与学术概说……………………………………………68

黄侃的语源学理论和实践………………………………………79

中  编

先秦两汉时期的“云何”………………………………………95

佛教文献中“何”系疑问代词的兴替演变……………………110

《古尊宿语要》的三身代词……………………………………138

《古尊宿语要》的近指代词……………………………………172

《古尊宿语要》的旁指代词……………………………………186

《古尊宿语要》的“如何”……………………………………196

《古尊宿语要》的语气助词“在”……………………………212

元散曲重叠式形容词浅谈………………………………………218

《全元散曲》中的“被”字句…………………………………229

无主语“被”字句的历史发展…………………………………240

“这”单独作主语问题补证……………………………………252

“他”字复指词组的历史发展

——兼谈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起源……………………26l

“移位说”献疑…………………………………………………274

“动+得+可能补语”中“得”字的语法性质…………………28l

《马氏文通》“坐动”“散动”说评议………………………290

下  编

湖北黄梅话的人称代词…………………………………………305

湖北黄梅话的指示代词…………………………………………315

后 记……………………………………………………………335

试读章节

《白虎通》对训诂学的贡献

《白虎通》又名《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它是班固奉汉章帝之命,对建初四年(公元79年)白虎观经学会议的讨论结果加以总结整理而写成的一部著作。

《白虎通》是经学和谶纬神学合流的产物。它以天神为核心,以阴阳为经、五行为纬,纳入全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构筑了庞大的神学思想体系,建立了封建统治思想的完备形态,不仅成为东汉一代的“国宪”,而且深刻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近两千年。它是一部哲学著作,尽管它的作用和影响多是负面的,但它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否认的。

《白虎通》又是一部训诂著作。东汉著名学者蔡邕曾说:“昔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蔡邕以“通经释义”四字概括白虎观经学会议的内容,实际上也就点明了《白虎通》一书的性质。近代国学大师黄侃先生亦把《白虎通》视为“说经之书”,其《礼学略说》云:“汉以来说经之书,简要明皙者,殆无过《白虎通德论》。”实际情况确是这样。《白虎通》尽管可算作一部哲学著作,但它并不像其他哲学著作那样以说理文的方式直接阐述哲学观点,它的哲学思想是在通经释义的过程中间接表现出来的,因此,确切地说,它首先是一部训诂著作。在内容上,它对群经所涉及到的礼制及有关字词进行训解阐释,不仅释其然,而且释其所以然,并将后者作为侧重点。在形式上,它仿效《公羊传》《谷梁传》,采用自问自答的训释格式,但它并不像《公羊》《谷梁》那样随文释义,而是通释群经,独立成书,用训释之语构成正文,属正文训诂的范畴。

由于《白虎通》神学色彩浓厚,过去一段时间,哲学界对它不甚重视,这种情况近年来已大为改变,一些哲学史著作开始辟专章讨论它。在“五四”以后的训诂学界,这本书也长期受冷落,而且这种状况还在延续。迄今为至,没有一篇论文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它,一些语言学史、训诂学史著作或仅征引它的个别材料作否定声训的根据,或对整部书一笔带过,作出否定的评价,或者干脆只字不提。它几乎可说是语言学的弃子。我们认为,从训诂学角度看,《白虎通》确实存在不少错误,但作为在《说文》《释名》之前出现的一部重要的“通经释义”之作,它对训诂学并非毫无贡献,不对它进行研究,一方面不利于考见汉代训诂学发展流变的轨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今天批判地继承、辩证地利用这份文化遗产。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五个方面就《白虎通》对训诂学的贡献作初步的分析探讨,希望能改变训诂学界对它的看法,促进对它的研究,使它得以发挥应有的作用。P18-19

后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1985年发表第一篇古代汉语学术论文算起,整整二十个年头已经过去了,自己也已经步入典型的中年。古代汉语研究本来就是一个艰苦的行当,而现今的学术风气、学术评价标准对这个行当又十分不利,目下的年轻学子多视这个行当为畏途。可是当年我选择这个行当却是出于兴趣和自愿。中学时代兴趣广泛,语数理化多居年级第一,而于语文、于文学尤其爱好。爱读唐诗宋词,爱看《红楼梦》,爱读杨朔的《东风第一枝》。虽然并没有明确做过作家梦,但确实喜欢写作文,并养成了些许浪漫。对着金黄的菜花、无边的麦浪会涌起诗意的感受,凝望高远的蓝天、飘飞的白云常生出无尽的遐想。进人大学中文系,知道中文系主要是培养学术人才的,于是不再在写作上下功夫,而决定走学术研究之路。在中文系的课程中,对涉古课程兴趣最浓,读古文常夜以继日而不知疲倦。在中文系组织的一次全系古代汉语学习竞赛中,作为年级年龄最小的几个“小字辈”之一,我竟然超过那些师兄师姐,得了全系第一名。大学毕业,我自愿报考了汉语史研究生,从此开始了古代汉语的研究生涯。我衷心感谢本科阶段的许多老师,感谢硕士生阶段的导师周大璞先生,感谢博士生阶段的导师郭锡良先生,是他们把我引入语言研究的殿堂,在研究过程中给我以教诲,给我以指导。师恩难忘,我将永远铭记!

呈献给读者的这本小书是我二十年来所撰写的学术论文的一个结集,集子中的论文有l篇正处在刊发过程中,其他均已发表。这些论文有些今天看起来未必有多大价值,但我还是把它们收了进来,以保留个人学术生涯每个阶段的足迹。这次结集,除改正标点和错字外,对内容一般不作更改。结集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对体例进行统一,但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体例要求差别很大,要在所有方面都做到统一,工作量、难度都很大,所以实际做的主要是脚注体例的统一工作。另外,《黄侃生平与学术概说》原载《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原题为《黄侃》,收入本集时为求与其他篇名协调而改为现名。

书中疏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卢烈红

2005年春于珞珈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训诂与语法丛谈/珞珈语言文学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烈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43076
开本 32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3-53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