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次美术设计界的盛会,一次富有学术性交流,一次充满现代设计理念的展示。本书汇集了中国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大赛上的众多优秀作品,内容丰富,既有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又有工业造型设计、服装设计等等。

序言

应邀,近日有幸赴京参与“中国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大赛”的最后一轮评选。归后,略有所思,特寥记数语,以飨读者与赛人。

作为评委,我也曾参与某些大小不等的有关评审。此次给我印象最深,乃是大赛工作人员那种认真、刻苦的敬业精神与严谨、规范的评选程序。他们告诉我,为做好评审的准备,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各位同仁连续放弃休息,通宵达旦地工作,毫不夸张地说,消耗的精力,几乎濒临崩溃的边缘。显然,这为赛事的成功开辟了一个顺畅的通道。在全国近3OOO件的各类设计作品中,通过初选,评选出900余件精品以作最后的终审。我看到这些作品,每幅都以黑卡纸工整地予以衬裱。这在其他的比赛中,是罕见的,这不能不使我肃然起敬。以至当我参加评审时,在选择与淘汰作品中,不得不慎之再慎地作出我的判断,以避免那不该有的闪失。因为,不说每位参赛者如今“过五关斩六将”得以参加决赛的历程,我也要对得起组委会工作人员对大赛的那份热情与精诚。

评选伊始,终审评委学习了有关评审标准。其中提到:“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坚持设计作品的实用、科学、美观;要做到创意独特、形式新颖、视觉效果强烈、设计风格具时代感,且有本土特色,等等。”

评选的任务,我以为既繁重,又轻松。之所以说繁重,是终评复赛的作品量多;之所以讲轻松,主要是体现在评委们之间的“所见略同”上。俗话说,是金子总会闪光。终评时,分门别类,逐轮筛选。优秀作品纷纷脱颖而出。令我兴奋不已的是,“平面”的几件金奖正中我意,于是便有些得意忘形起来。情不自禁,且不知天高地厚地竟抢先作了即席点评。南京七巧食品包装盒的设计,多彩绚丽又雅致和谐。若与其他产品列于同一展台,可以做到抢眼而不刺目。其包装材质虽普通,造型结构也不奇特,然都在平易中显示了这件设计品的亲和与大方。眼下商界的某些包装,不为消费者所想,相反,华而不实,虚假欺诈,增加消费者无谓负担的做法,深为笔者所痛绝。这虽非设计师一方之责,但设计人也绝不可为虎作伥。窃以为,特别在全国的如是大赛中,必须坚持一定的导向,使包装设计得以健康地发展。

在“平面”中,海报招贴是重头戏。坦率地说,眼下一些什么“国际”、“国内”的海报“年展“之类,流派风格过于洋化雷同。如果构思再撞车,不免令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此次荣获金奖的海报《SOS京剧》则不然。在艺术设计的字、形、色三元素中,特别在形上,作者吸纳了民间剪纸,京剧脸谱的造型。然而此作,并非如某些人和盘地照抄一些剪纸图式入画,而是自创的。特别是将洋文“SOS”自然融入剪纸图案之中,具现代风格,有本土特色。这种表现上的土洋结合,特有新意。

铺天盖地的参赛作品初看规格整齐,制作精良,具一定的水准。但,从这次大赛中,多少也折射了在全国艺术设计界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那就是常“乍看,作品蛮好,嗣后,印象欠深”的现象。我想这是否因为现在的电脑制作,有别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乃至70年代的精致手绘。眼下,设计者易于满足由于自身手绘拙劣而难以企及的手法,通过机制,很快地取得了规范的效果,从而逐渐丧失了对构思创意与加工制作时的进一步探索与追求。也由于机制,这种非人工手绘的设计,便掩盖与拉开了设计师们彼此在手绘技艺上的落差。这种反差不大,档次平平的特点,反映在大赛里,更给评选者,至少于我,多少带来些许难以决断的困惑与无奈。

评审问隙,评委们闲及了当前有关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薄弱,电脑美术对手绘能力的冲击等。同样反映在大赛里,无论是平面还是环艺,工业造型或是服装设计,其内容与形式多以展版示之。因此,这展版的设计水平,文字、图形、色彩在展版上的编排效果,便无声地映射了参赛者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基本实力。这方面给评委们的印象尤为重要。那些色调紊乱,图、字配备不当的版式,在那千百件的设计作品中,再好的构思创意,再具实用价值的设计,也难以抓住评委们的眼球,求得评委们关注。脸蛋长得漂亮,予人总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悦目的版式,自然会得到评委的青睐。参赛者要高度重视对自己版式的设计,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评委的由衷之言。看来,无论属于哪类的设计门类,打好基本功还是第一位的。

凡参加一次评选,我总爱重复一句话:“评上是好的.落选也未必不优”,有一次还迎来了一片掌声。因为这正是现实的客观反映。毋庸讳言,在那浩瀚的作品里,评选再认真、再仔细,我敢断言,漏网的优秀之作在所难免。故而特别对参赛者而言,大家定要有个平常的心态,做到所谓“胜不骄,败不馁”方好。再则,获奖的固然应该祝贺,但,在必然中多少也存有一点偶然的因素。譬如倘来个评委大换班,结果也许就是另番天地了,当然,我无意指责评委的不公或水平的低下,其实,彼此都十分尽力。要承认的是,各位评委的审美认识、需求是有差异而多样的。历次评选,时间总是紧迫。评委们在学术层面上的交流,相对偏少。我从来以为,如果各位评委花相当的时间对落选的、获奖的作品作一次周全的研讨,倘再转告参与者,这对提高大众的审美品位,促进艺术设计的进步更是大有裨益。我想,这也应是大赛举办的初衷。

作为商业美术设计大赛,如果评委之中,除教授专家之外,更有完全投身一线的设计家们参与,可能更具商业大赛的权威性。这虽是后话,但我以为在以后的大赛中是不难办到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剑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617986
开本 其他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9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53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80
21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