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造创新五百问(中国首部全面权威系统的创新创造学专著)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创造学的光辉使命就是要坚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新思想、新方法推动发明创造新发展,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本书采取问答的方式介绍创造学的知识,有利于各方面读者随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阅读的内容。作者也企盼本书能广泛地引起各方面读者对创造学发展的关注。

序言

《创造创新500问》一书的编辑出版是北京创造学会在成立几年来开展创造学研究、交流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会所做工作的主要成就。本书采取问答的方式介绍创造学的知识,有利于各方面读者随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阅读的内容,也企盼能广泛地引起各方面读者对创造学发展的关注。中国创造学的光辉使命就是要坚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新思想、新方法推动发明创造新发展,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所肩负的历史任务。

创造学是研究有关发明创造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与人的思维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相关联,是发展科学的科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各方面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指导我国创造学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指导下。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后提出来的,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现。落实科学发展现就是要坚决地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创新发展的实际,把握创新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创造学的发展。在学术思想上明确以人为本,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队伍和培育全社会的创新意识为己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需着眼全局,着眼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又是基础,以人为本、人才创新又是本中之本。因此,各种创新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也是创新持续发展的规律。人类文明越进入高级发展阶段,创新的关系也更加复杂,也更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几千年前,孔夫子就讲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说,为人之师者就要在学习过去的知识中间要有新的认识才好教育学生。这是为知识创新、教育创新最早提出的要求和原则。但这种创新当时涉及的范围很小,只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现在已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法制化发展的时代,既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人人都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巨人可以看得更远,但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因此,关于保护智力创新的法律法规在国际国内如天罗地网般地发展起来,从而将人类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知识划分为两大板块:一块是社会公有知识;另一块是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下的专有知识。两个板决相互转化,但在时间上,前一板块要滞后10年~100年。公有知识有关内容,只要尊重发现人、发明人、创作人的人身权利,大家都可以利用。专有知识则不同,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许可使用(包括法定许可使用和交叉许可使用),也就是在法律保护下进行有偿许可转让;再一种是在别人发明创造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发明创造,并取得法律保护。这也需要在一定法律规范下进行,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想自己创造什么就能得到世界公认,可以在市场上通行无阻。比如中国专利法依据所参加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及其中国实际,对申请获得 专利保护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要求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对申请专利保护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相冲突。中国专利法是一部具有持续发展活力的法律,其主要在于对发明创造的产生、发展、传播的关系,包括国际国内的关系,做出了比较全面、协调的规范。过去我把它称作“两大功能”和“三大主体调节”。两大功能:就是在法律保护下实行信息公开和有偿技术转让。三大主体调节:就是对发明创造所有者的专利权明确给予保护;对发明创造做出者的贡献明确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对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者通过信息公开、采取先申请及登记、审查等法律程序创造有利的市场竞争机制,克服发明创造“信息不对称”阻碍交流的天然屏障,所谓“隔行如隔山”、“同行是冤家”,使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从“传儿传媳不传女”的羊肠小道中及“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的悲惨境遇中解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专利法的实施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现在每天有将近1000件发明创造以申请的方式、5000件世界最新发明创造信息以交换的方式,从四面八方、国内国外,源源不断地流进中国专利局,并且还以两位数的速度在不断增长。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依法用好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不断增强我国自己拥有的对市场竞争能力及综合国力有重大影响的知识产权数量,是当前我国创新战略的重要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学会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手段和信息资源进行战略创新是不可或缺的素质要求,也是中国创造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敢于面对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严峻形势,要更加接近大科学、高科技的发展前沿,更深入地驶入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和正在呼之欲出的循环经济发展中去。胡锦涛同志在中国院士大会讲话(2004年6月2日)中要求:“深刻认识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指出: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在未来30年~50年内,世界科学技术将会出现重大创新,很有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脑认知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中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出现新的科学飞跃,将会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也将进一步引起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因此,他进一步提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看清世界科技进步的大势,能够制定出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奋力跟上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就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把握机遇、赢得主动”。希望中国创造学者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能为争取赢得这一主动做出自己的光辉贡献,并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将中国创造学推向新的现代化水平。

黄坤益北京

2004年8月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造创新五百问(中国首部全面权威系统的创新创造学专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京创造学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126276
开本 32开
页数 4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305-4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