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纠正上帝的错误(中国变性手术之父何清濂的非常记忆)
内容
编辑推荐

变性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社会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想要换种性别?难道真是上帝犯了个大错?还是从科学角度上分析得出的基因原因?这种情况只是当今时代才有的吗?还是古已有之?变了性后,他们的生活又有没有什么困难?读了本书后,你自然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目录

第一章 一个令上帝也感到困惑的问题/OO1

“灵魂”对“肉体”的背叛/002

何清濂颇为踌躇/009

古已有之的易性之想/015

中国古代的易性手术——阉割/020

美国一名大兵成了红发美女/023

马丁诺著书立说/028

第二章 一种与生俱来的痼疾,一种无法遏制的欲望/032

饱含着血和泪的诉说/033

他想变性而被开除了党籍/038

当了演员仍想易性/040

中老年人也并非与易性无缘/043

福建最新报告:73岁的陈老汉变成“陈老太”/044

女性病人的比例也不低/048

对马丁诺提供的一份材料的论证/053

从扭曲的灵魂到自残的躯体/055

变性人的心声:我想做只自由的蝴蝶/063

第三章 撩开易性病神秘的面纱/069

人类性别只有男女两种吗?/070

原发性和继发性/072

易性病的生理成因/077

易性要求与文化程度高低没有必然联系/080

从基因上查找易性病的成因/083

亲子关系紊乱的影响/086

外部生活环境埋下了“灾难的种子”/090

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093

并非再造“人妖”/096

是否属于同性恋?/099

是否精神上出了毛病?/107

和异性装扮癖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112

第四章 拯救被扭曲的灵魂/120

妙手回春的前奏/121

秦惠英上了手术台/123

《文汇报》发表一则独家新闻/126

和莫雪文通了十四年信/134

何清濂欲罢不能/138

关于刘玉的故事/140

把他们从绝望中解救出来/144

第五章 中国的“马丁诺”在哪里?/148

又冒出好几个“马丁诺”式的人物/149

何清濂选择了李一妮/152

再造阴茎的成功/154

女变男,难度大得多/160

“登上手术合之日,就是我的第二次生日”/164

第六章 易性之后/171

性别变了,工作怎么办?/171

印度的变性人当上了议员/174

泰国的变性人最能得到宽容/175

在希望中紧握你的手/177

外面的世界并不都精彩/184

一位热心人士三处碰壁/187

人间自有真情在/190

“秦大姐”,您现在还好吗?/194

变性以后再变美、变声/197

第七章 带来了一系列社会、伦理与法律问题/201

家庭是否重新接纳?/202

本人如何融入社会?/206

婚恋也是一个大问题/208

身份证的编码也要修改/213

“以后我咋个叫你呢?”/215

手术费用由谁承担?/219

一个要求变性的年轻人的思想反复/220

人言当然是可畏的/222

法律的沉思/228

大不可取的做法:以变性人作店招/231

“教育那些已经教育过的”/232

对实施易性手术规定的探讨/237

办一家性别外科医院,如何?/241

第八章 开拓新的人生之路/245

从鄙视到宽容/246

女变男比男变女的处境要好/249

司徒梅英女士建了一家网站/254

李小丽在上海开了两家餐馆/257

在足尖下跳出一片新天地/260

一分为二看“人造美女”/264

何清濂的最大欣慰/266

第九章 看一看世界的新潮流/271

旧金山市政府资助公务员做易性手术/271

阿根廷50岁的“女人”要变男人/274

英国也为变性开了绿灯/275

印尼的变性人受社会尊崇/278

河莉秀在法律上变成了女性/281

日本确定4月4日为变性日/283

变性后的运动员可以参加奥运会/284

敢吃第一只螃蟹的易性运动员出现了/289

尼日利亚国家足球队也遇到了一个难题/292

另一道难题:中国变性人能不能竞选“环姐”?/294

陈莉莉一展歌喉/298

变性人生活也被写进了文学作品/299

第十章 莫尼教授为何“无话可说”?/302

从两起涉及变性人的刑事案件谈起/302

“他残”现象/304

又见两位病人状告医院/305

再介绍一宗外国变性官司/309

庸医之害是终生的/311

莫尼教授为何“无话可说”?/312

何教授说,上了手术台也可以下来/316

变性手术呼唤法治/319

何教授开设了一家网站/322

第十一章 易性人结婚,怪也不怪?/324

世界各国的规定不一/325

1998年有关部门通知:易性病人结婚的消息今后不要登了!/327

2003年中国民政部作出新规定:易性病人可以结婚/329

新华社为章琳结婚发了消息/331

“女强人”变成了“男强人”/334

“晓晨”的婚礼/335

M国作家找了一位中国妻子/337

对阿楠的祝福/339

“何爸”当了两回奇特的“月老”/341

又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346

“我做爸爸了!”/349

有没有必要实施“男妈妈工程”?/352

四位护士的爱情故事/354

性生活是否和谐?/359

附录:

何清濂:我的手记/361

秦惠英:我为什么要做变性手术/375

后记/378

试读章节

要求改变自己的自然性别是一种病症。患者的主要表现是性身份的严重颠倒,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认为自身生物学性别与心理性别间具有矛盾性或不协调性,自认为自己是与自己解剖学性别相反的另一性别成员,医学上称之为“易性转换症”,或日“易性病”。

男性患易性病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在医书中就有记载了。1896年,在克拉夫特·埃宾的著作——《性精神病态》一书中,曾提及这种病态,但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当时的人们因无法P23使外生殖器形态加以改变,有人便进行异性装扮,冒充女性。“哀鸿现象”在今日西方,仍比比皆是。对异性病作深入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是近半个世纪的事。考德威尔在1949年对这种病作了上述命名,并介绍了一个女孩子想变成男孩儿的事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医学界对易性病的特征才有了较为明确的概括与界定。

对易性手术的广泛关注始于1930年。有个名叫F·Z·AbYzhzm的外国人,第一个做了这种手术,后来逐渐增多。在国外,对易性病施行手术治疗,只有60年的历史。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施行易性手术在西方曾被认为是不体面的事。有些外科医生把它和敲诈、淫行和服安慰剂混为一谈。50年代伦敦有位医生写道:干这一行,好比有人自称是纳尔逊(指抗击拿破仑的英国海军名将,在战斗中失去一臂),你就截去一臂,满足他的幻想一样。在当时,许多西方国家的外科医生不屑于做这种手术。对变性手术的广泛关注始于1953年的美国,当时对一名叫克莉斯汀·乔根森的变性人实施了变性手术并做了广泛报道。从那时起至1977年,美国已有2500名变性人接受了变性手术(Costello and Costello,1992)。而现在的美国,每年大约有1000人申请做变性手术。可是,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对变性手术开绿灯,变性手术在许多地区都会遇到来自宗教或者法律的阻力。

克莉斯汀·乔根森(原是乔治·乔根森)是一名美国军人。他是美国第一个受到广泛报道的、成功的变性人,过去总觉得自己生理上有问题,当他由于体重太轻(98磅)而被军队除名时,他便查阅有关医学资料,了解到男性和女性的身体都存在着雌雄激素。为了掌握更多有关的知识,他参加了一个医疗技术培P24训班,而且不经医生同意,开始给自己服雌性激素。1950年他飞抵丹麦,由克里斯蒂安·汉堡医生给他施行了易性手术。本来,手术是悄悄地进行的。不料,1953年2月13日,当克莉斯汀走出纽约的国际机场时,突然发现有关她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当天《纽约时报》的第一版,以三栏的大字标题,作了下述报道:“一名大兵变为红发美女——手术改变了布隆克斯的性别。”通过这次史无前例的外科手术,26岁的男性青年乔治·乔根森,变成了克丽斯汀·乔根森女士。回到美国后,面目一新的克莉斯汀利用自己意想不到的知名度,开始从事演员和夜总会招待员的新职业,大受人们的欢迎。

后来,世界各地的患者竞相仿效。由一名大兵变位美女的,在美国并非乔根森一人。德博拉·哈丁,后改名为奥斯丁·哈丁女士者,是乔根森的同行,也是一位美国大兵,不过,他是一名海军战士。他回忆童年的生活时写道:“在学校时,男孩子在教室的一边,女孩子在另一边。我的目标是到女孩子那一边。”但是实际上,要作这样的调整是很困难的,他终于在五年级时被学校开除。不过,德博拉·哈丁要求变性的欲望依然不变。1953年,他加入海军,希望能被派往国外,最好是到沙漠地区,再悄悄地前往丹麦接受易性手术。他在整个服役期间始终呆在美国本土,后来虽然结了婚并生了一个女儿,他仍旧在美国各地寻找能给他施行这类手术的医生。他有好几次甚至想自己动手阉割,切去那个讨厌的东西。到了1970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动了手术。现在,他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师。过去的10年里,哈丁曾在电台和电视台上现身说法讲自己的经历,还在各大学讲授有关变性的课程。

1953年,继男变女的手术获得成功后,美国一名修女马里P25欧·马丁诺也毅然走上了外科手术台。在人类医学史上又树立了一块里程碑。

德国在建立了“变性诊所”后,由于手术的成功,一时间,这家诊所门庭若市,每天都有十几名男女青年慕名而来,强烈要求大夫帮助他们改变性别,并答应支付巨额酬金。有钱能使“医推磨”,外科医生们纷纷发了大财。据统计,德国已有8000名年轻人提出了易性申请。1989年7月,瑞典成立了专门的变性中心,美国也有了多家专门的变性医院。

现在,改变自己的性别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易性病患者决不限于青年人,人到老年还想易性者,也大有人在。美国加州有个已做了祖父的“乔”老汉,最近终于实现了他披一袭美丽的婚纱夙愿,他与身穿普通服装的新娘一起步人教堂出嫁。他在举行婚礼时:这位62岁的“乔”老汉乐滋滋地说:“穿上这美丽的婚纱,我无法形容当时兴奋的心情,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这个“秃头新娘”现在是一名富商,数十年前第一次结婚,有五个子女,孙子也十几岁了。这位老汉自幼便喜欢穿女孩子的衣服,男扮女装,婚后也不改此癖,妻子因此经常与他发生争吵,最后忍无可忍,宣告离婚。但是,老汉依然我行我素,平时照样戴上假胸、假发,穿上高跟鞋,走起步来扭动臀位,“婀娜多姿”,全然不理会别人投来的怪异目光,自得其乐。他还取了个女性的名字,叫“卡娜”,不喜欢别人叫他“乔”。此外,老汉还参加了一个叫做“第二自我协会”的组织,那里有1200多名“志同道合”的会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性偏离行为,其中包括教师、工程师、行政人员、货车司机等各阶层的人士。

无独有偶。2001年5月6日的英国《世界新闻报》刊登的一篇专访透露,英国爱德华王子的妻子苏菲近来又有一件烦心P26事,她7l岁的叔叔贝特尼想做变性手术。贝特尼是苏菲父亲的哥哥,也是苏菲的教父。他与苏菲的关系非常好,在苏菲与爱德华王子结婚大典时,贝特尼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应邀参加的人之一,还被引见给了英国女王。贝特尼年轻时是个芭蕾舞演员,80年代时还曾主演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并且小有名气。1993年。他与结婚多年的妻子离婚,6年前他遇到了同性恋者安迪.利特尔,并与他同居,同性恋的事实逐步公开。贝特尼承认过去几年来,他曾多次想过做变性手术,这样生活起来可能会更方便,但做变性手术需花1万英镑,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他为此非常犹豫。由此看来,易性病如不医治,人到老年并不会自愈。

在美国,较早完成女性变男性手术的,则是1940年出生的祖德.巴顿(朱迪丝·巴顿)。她是一个邮递员。在16岁前,她一直是个顽皮女孩,很少有人敢欺侮她。她把头发理成男式平头,举止与男孩十分相像,以致学校的教师劝她去看心理门诊。大学时,学校向她提供4年的奖学金,条件是女学生必须穿裙子,可是,巴顿宁肯不要奖学金,也不愿脱掉男式服装。大学毕业后,她居住在美国一个中西部城市,在一家工厂做工人。后来,她听说斯坦福大学开设了变性课程,并于1972年和1973年两年中接受了4次手术。“外科手术确实是个奇迹,”巴顿说道,“我一生中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个完整的人。”目前他仍在邮局干活,另一方面还在读研究生课程,他打算当一名业余的心理学专家。

在以后几年中,变性手术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据1979年11月《变性特报》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至少有1000人接受了这种手术。”目前在英国、泰国、日本、摩洛哥、香P27港,施行变性手术成为整形外科的一个新的分支,人们对此已见怪不怪。而到了2004年,美国仅完成男变女者,就有5000人之多。在欧美许多国家,政府对易性手术并未作任何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任何公民只要请求,不论次数多少,都可以施行易性手术。美国加州圣迭戈布,曾有一位名叫杰里·苏沙的人,分别在1969年、1981年、1988年做了女变男、男变女、女再变男三次变性手术,均无人干预,悉听尊便。在日本的电视节目中,还时见播出变性人互诉衷曲的特别节目。易性手术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P28

后记

结识何清濂教授始于15年前。是时,何教授和他的妻子——长征医院著名眼科专家楼月芳主任为全国一批高年资外科医师传授整形美容之道,我的妻子戴平在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领导工作之余,兼从事美学教学,有幸参与讲学。这样,我和何教授就相识了,且过从甚密。长征医院距舍下当时仅一箭之地,何教授有空常到舍下小坐。1990年8月的一个中午,时值盛夏,何教授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他最近完成了一项极有意思的外科手术——男变女,患者是一位大学毕业生,思想开放,你是否有意和他谈谈?我心头一动:此事可否作公开报道?何教授说,这位病人现已痊愈,倘作公开报道,则是全国第一例,但需征得病家同意。我很感激何教授的通风报信。次日,我去长征医院采访秦惠英。她已一副女性打扮,梳髻着裙,但不施脂粉,娇小玲珑,身材、行止均与女性无异,唯发声仍是男声。她很健谈,因为刚从他变成了她,情绪极佳,又得悉我是何教授的好友,便慨然将自己的痛苦与欢欣和盘托出,也不反对作公开报道。此后,我和秦惠英又有几次细谈。秦小姐出院之日,我又请《文汇报》摄影记者徐裕根先生为之摄影留念。秦惠英与护士小姐们手拉着手,依依惜别,情景甚为动人。我写了一则600字的消息,付《文汇报》,不日见报。中国变性手术成功,并公开见报,史无前例,举国哗然。港、台以及日本的多家报刊竞相转载这则消息,并以此昭示中国进一步走向改革开放。何教授在半年内即收到七百余封来信,忙得不亦乐乎。职业的敏感告诉我,变性手术在中国,是一个值得加以留意的题目。

在写我国首例男变女消息之时,我找来了一批材料研读,包括莫里斯的《变性人自述》和马丁诺的《变性人》两本书。读后有感,看来,中国变性人暂无人著书出版,我是否可以越俎代庖?惜乎当时材料太少。何教授对此表示支持,陆续送来大批病家来信、材料,还约我观看录像资料,参观手术全过程,以及后来收治的12位变性人的情况,及时向我通报,并为我提供了种种采访便利条件。由于舍下离长征医院甚近,只要有变性患者住院,我常利用吃过晚饭后的时间,漫步去医院探视病人,或男或女,均不见外,谈话内容极为广泛,谈易性病之苦,谈变性手术成功之乐,谈着异性服装之快感,谈服药之效应,谈家庭,谈出院,甚至谈性冲动、谈婚嫁。由于我无意于打探病人的隐私,更不以渲染其痛苦为乐事,这十几年来,我采访了几十位要求做变性手术的患者,积累了一批材料,又陆续写了一些报道和通讯,在报刊上发表。于是,我在这群病人之中赢得了信任。他们对我推心置腹,无话不谈,使我继续获得了不少第一手的材料。虽则如此,由于变性手术在全世界,仍是外科医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外国医学文献为数不多,易性病的确切成因,至今也不甚了了。我则利用业余时间,一直关注有关这个问题的资料,日积月累,有十几斤之多。到2005年5月,何教授共做了154例变性手术,无论数量或质量,水平堪称国内一流。他被誉为“中国变性手术之父”。他的医术医德极为高超,有口皆碑,病人都尊称他为“何爸”。

我从2002年从《新民晚报》退休后,可以少写时文,时间相对多出一些,于是决心把何教授和他的“子女”的故事记录下来,顺便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一下易性病的成因和来龙去脉,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历时6月,终于完稿。此外,还应提到的一点:近十年来,我国对变性手术和对易性病人的政策,有了很大的变化。如允许变性人结婚,允许他们在完成手术后可修改户口和身份证上的性别,这是社会的进步,也为本书的写作、出版提供了方便。

这里还应交代一下:我对整形外科医学是素无研究,对变性手术更是完全的外行。外行谈医,疏漏肤浅之处,恐在所难免。但这个题材的探索,国内少有人涉足,因而不揣冒昧,姑妄一试。

书中涉及的许多患者的姓名、籍贯及工作单位,为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除个别愿意公开者外,余者均隐去或变姓易名,这也是要请读者朋友原谅的。  吴兴人

2005年5月1日劳动节于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纠正上帝的错误(中国变性手术之父何清濂的非常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兴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28884
开本 32开
页数 3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7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4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