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管理零距离--感知管理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管理活动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个心智过程,而任何心智活动过程都离不开感知。本书就从心理学的感知规律出发探讨了管理学中的诸多问题,揭示了管理沟通、领导、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生产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管理规律。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诙谐幽默的图片,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悟、体味管理的基本原理。

内容推荐

本书从感知原理出发,探讨人们应如何感知和阅读管理环境,采取有效法,实现管理目的。同时,本书也揭示了管理沟通、领导、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公平知觉、生产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管理规律。其视角独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例证丰富,幽默风趣。

本书适合企事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教师、大学生阅读,也适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消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的课外辅助读物。

目录

第一章 管理从感知开始/1

第二章 感知沟通——管理沟通/24

第三章 像个领导——领导科学/59

第四章 体验营销/86

第五章 拿在手里才实在——人力资源管理/115

第六章 一碗水端平——公平知党/148

第七章 从模仿到创新/176

第八章 目视管理——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213

试读章节

管理理论应本土化

现实中有很多例子告诉我们,跨国公司经营和管理走向本土化有助于企业的成功,反之则导致盈利减少甚至退出市场。

及时适量、保持最低限度的库存、实行严格质量管理的生产方法,被定义为日本式的生产方法。而通过内部晋升、轮岗和长期雇佣等办法确立对公司的效忠感,被定义为日本式的人力资源做法。日本经营方式在本国取得的成效斐然,但在英国却遇到了水土不服。一份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采用日本经营方式的英国公司,与那些没有采用这类方法的公司相比,其利润较低。有一家采用日本式方法程度较高的公司指出,减少库存的计划导致在满足客户要求方面出现问题,在动荡不定的市场条件下,一些订单被对手抢走了。而被视为日本企业长处的归属意识和忠诚,又与缺乏独创性和活力紧密相联。

该研究报告最深刻的含义在于,曾几何时,许多人认为日本式的经营方法,在大多数地方都是行之有效的,日了是在英国却并非如此。日本经营方式注重把整个人控制在企业中,而不是以独立的个人为前提,这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极为不同的特点。这个例子启示我们,把他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套到中国来,有时是根本行不通的。

“多美丽”制胜有方。“多美丽”是新加坡的一个饮食连锁品牌,1993年多美丽中国总部在广州成立。当时先后进入中国的饮食连锁机构除了著名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外,还有其他境外的知名品牌如大家乐、大快活等。10年之后,由于经营不善,大家乐、大快活等品牌都相继撤出了我国大陆的主要市场,而名不见经传的“多美丽”饮食连锁店却在与世界知名品牌的竞争中一枝独秀。

我们知道,成功的连锁经营都必须严格地遵循制式化,这几乎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我们询问多美丽老板的制胜之道时,答案是:本土化、灵活、创新!熟悉连锁经营管理的专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是多美丽在中国十几年的成功经营却是不争的事实。既然公司、企业的跨国经营都要讲本土化,那么相应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当然也应该本土化。

P6-7

序言

迄今为止,已经出版的各种各样的管理学著作难以计数,令人眼花缭乱。当前,除了研究者,许多有成就的、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人们都在总结自己的管理实践经验,形成了实践者的自我反思和管理元认知。这些管理从业者的反思和元认知的结果有不少已经成书,并且给人一定的启迪。然而,无论其研究者对管理活动的科学探究,还是管理从业者的自我反思,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仅仅对职业性的管理活动规律作某种思考。这种思考的基本假设是这些职业性的管理者是经过专门训练的,都在对研究者提出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者提出的反思有了一些了解后才去实际地开始管理活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职业性的管理者,以及需要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的非职业性的管理者,并未经过任何系统专业的训练,没有完整地学过管理理论,但他们仍然要进行管理活动。于是,我们必须去寻找和思考一些通行于任何职业性和非职业性管理之中的基本原则。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这样的思考被忽视了。陈国海副教授、张玲蕙经理的这本著作正是基于这方面的探索而形成的。

管理活动从心理学角度看无非是一个心智过程,而任何心智活动过程都离不开感知。正是感知告诉了我们外部世界的一切,使得我们能够阅读、判断外部环境的变化,然后经过心智的思考,进而对环境的这些变化作出恰当的反应。因此,我们可以把管理看作是人对环境及其变化作出适当反应的心智过程。根据这种理解,显而易见,感知是管理活动开展的前提,是任何管理过程的共同基础。本书从感知出发来理解人类管理活动的规律和技巧,足以使我们对管理产生新的印象:管理不是只有职业管理者才能做好的,只要善于从感知开始,任何人都能学会管理。管理要依赖于感知活动,要去观察、体察、发现环境的任何细微变化,然后去思考策略。正如美国诗人佛洛斯所说的那样:“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可以观察。”类似地,我们之所以能够进行管理是因为我们能够感知。本书中对管理活动中的感知心理问题、管理直觉、风水与暗示、体验营销、公平与效率、模仿的作用及其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等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所有这些都是从感知角度出发的,而这也正是本书立题的巧妙之处。

从写作风格上看,本书将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简单明了的图片相结合。综观全书,几乎没有出现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许多深刻的管理原理在通俗的语言中得到表达。由于紧密结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社会生活和管理中的实例,读者在阅读中就可以消除对职业性管理活动那种专门化和程序化的恐惧。全书力图从感知是管理的基础这个原则出发,注重给读者的感知印象,所以书中配有大量幽默诙谐的图片,使要讲述的道理更直观,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悟、体味管理的基本原理。

香港大学副教授张丽芳博士

2005年1月18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我见到的国内惟一的一本从心理学的感知规律出发探讨管理学中的诸多问题的书,其中揭示的很多管理规则耐人寻味,这些规则在管理和营销实践中屡试不爽。

——哈佛人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城市人学岳晓东教授

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管理并非一些人的专利,人人都能学会管理。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胡松华博士

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无论你是谁,都能从本书中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的许多基本原理,并立刻付之于管理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刘善仕博士

本书作者提供的来自生活和管理实践的大量例子,简短生动、诙谐有趣、佐证有力、值得回味。

——广东外语外贸人学管理学院杨晓燕教授、博士

本书提供的大量有趣的例子,有些例子我看了之后忍不住发笑,笑过之后回味无穷,从中体会到了作者要表达的深刻的管理思想。

——美国Massachusetts Amherst大学曹自力博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管理零距离--感知管理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国海//张玲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113225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1.2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