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养生秘诀
内容
编辑推荐

你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直到老吗?本书教你关于养生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精神养生法、饮食养生法、运动养生法、睡眠养生法、药物养生法、旅游保健法等。通过这些方法,你可以使你自己的身体各部分健康地得到平衡,更好地享受人生乐趣。

内容推荐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与大自然进行着各种斗争,为了保护生命,繁衍后代,在劳动与生活的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学会了自身保健的一些方法,并互相传授。在古代,我们的祖先把这种保健延年的活动叫做养生,其编于养生之道方面,又可称参乔性、摄生、道生、卫生、保生等,其编于老年保健方面,叫做寿老、寿亲、养老、寿世等。总之,养生即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养生是否又等同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保健呢?保健作为医学专用语,是近代西医传入以后才有的,它是指个人和集体所采用的医疗预防和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养生与保健,就个体保健角度而言,两词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录

一、要活天年,必须养生保健一1

 (一)人人的必修课——中医养生学1

1.形神共养 /2

2.协调阴阳 /2

3.谨慎起居 /3

4.和调脏腑 /3

5.动静适宜 /3

6.养生保精 /3

7.气血通调 /3

8.养正祛邪 /3

9.综合调理 /3

10.三因摄生 /3

(二)健康的大趋势——自我保健4

1.自我保健与改善生活方式 /4

2.全球卫生保健发展的新趋势 /5

3.自我保健要发扬中国特色 /5

4.如何开展自我保健的活动 /6

 (三)养生且莫待老时 /6

 (四)健康不能“下岗” /7

 (五)唾液与养生 /8

 (六)运用中医药跳出亚健康 /10

1.“亚健康”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 /10

2.中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 /11

3.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调治 /ll

4.跳出亚健康,贵在“不治已病治未病”12

 (七)领导干部要做好自身的养生保健14

1.要吃出健康,不要吃出疾病 /14

2.注意养神,积极消除心理性疲劳17

3.抗衰老、防疾病 /19

 (八)谈“生病起于过用” /20

 (九)办公室亦要重视传染病的产生21

1.办公室通风不佳 /21

2.办公室常常人来人往 /22

3.办公室里的易感者在增加 /22

二、精神养生法 /24

 (一)修德恰神 /28

 (二)调志摄神 /30

1.以情制情法 /30

2.移情法 /33

3.升华超脱法 /34

4.暗示法 /34

5.说理开导法35

6.节制法 /36

7.疏泄法 /36

 (三)节欲安神 /37

 (四)静心养神 /39

 (五)积精会神 /40

1.收心神以息相火妄动 /42

2.节情欲以防阴精损耗 /42

3.老年应断欲 /43

4.调七情以防阴精损伤 /43

5.省操劳以防耗血伤精 /43

6.积精的食补 /43

7.积精的药补 /45

 (六)四气调神46

1.春季养神 /46

2.夏季养神 /46

3.秋季养神 /48

4.冬季养神 /49

三、饮食养生法 /51

 (一)以古为鉴饮食观5l

 (二)吃的新潮流 /53

1.吃素 /53

2.吃野 /54

3.吃粗 /54

4.吃杂 /55

 (三)养生必补髓 /55

1.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 /55

2.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 /56

3.补髓能美容 /56

4.髓充、元气盛,增加抵抗力、免疫力 /56

 (四)喝的学问 /57

1.开会也要喝点水 /57

2.老年人经常喝粥亦有不宜在于/59

3.怎样喝酒好? /60

4.还是经常喝茶好 /63

 (五)吃的学问 /“70

1.五味入口有利弊 /71

2.不吃早餐,上午可突发心脏病 /72

3.晚餐太晚危害健康 /73

4.为何晚饭不宜吃得太饱 /73

5.三分饥寒保平安 /74

6.进餐情绪很重要 /75

7.从“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说起 /75

8.饭后三种习惯于健康无益处 /76

9.开胃消食吃神曲 /77

10.散步可防“饭醉” /78

(六)延年益寿的食物 /78

1.红薯 /78

2.芝麻 /79

3.荞麦 /80

4.豆荚类蔬菜 /81

5.香椿 /82

6.洋葱 /83

7.萝卜 /84

8.山药 /85

9.香菇 /87

10.核桃仁 /89

11.狗肉 /90

12.鱼 /91

13.海带 /92

(七)排除体内污染的食疗 /94

(八)食忌 /97

(九)不宜多吃的食物 /99

1.咸鱼不宜多吃 /99

2.生鱼不宜多吃 /99

3.粉丝不宜多吃 /100

4.豆腐不宜多吃 /100

5.糖不宜多吃 /101

6.咸菜不宜多吃 /101

7.木耳不宜多吃 /102

8.口红不宜多吃 /102

9.香料食物不宜多吃 /103

10.儿童不宜多食果冻 /103

11.瘦人不宜多吃辣椒 /104

四、运动养生法 /106

 (一)祖国医学与体育运动密不可分108

 (二)各式各样的传统健身法 /110

1.呼吸养生法 /110

2.啸——养气健体的良方 /110

3.还是百炼不如一走 /111

4.颈部保健操 /112

5.强身健体——热砂浴 /112

6.“坐如钟,立如松” /113

7.八段锦 /114

8.健身球 /116

9.延年九转法 /117

五、性的保健 /119

 (一)谈谈中医的性保健 /119

 (二)牲与衰老 /121

 (三)性健康 /123

 (四)性器官的作用 /124

1.女子阴道 /124

2.男子阴茎 /124

 (五)性生活与年龄 /126

 (六)性教育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129

1.开展青春期的性教育刻不容缓 /129

2.家庭和睦幸福离不开性知识的普及 /131

3.性教育与性传播疾病 /132

 (七)谈谈高中生的“性”问题 /133

1.高中生处于“青春期” /133

2.高中生的“性心理” /134

3.高中生的“性卫生” /135

(八)未婚少女为何会发生性行为136

1.热恋心理 /136

2.占有心理 /137

3.屈从心理 /137

4.放纵心理 /137

5.好奇心理 /137

6.迎合心理 /137

7.掩饰心理 /137

8.逆反心理 /138

(九)饮食与性 /138

1.能使性功能下降的饮食 /138

2.能使性功能加强的饮食 /139

(十)性交的生理和心理条件 /140

1.足量的性激素 /140

2.灵敏的神经反应 /141

3.健全的性器官 /141

4.适当的性刺激 /142

(十一)保持夫妻旺盛性爱情趣的秘诀142

1.要有性氛围 /142

2.保持性魅力 /143

3.注意性诱导 /144

4.不求性次数 /145

5.相互性主动 /145

(十二)“七损八益”是性保健的重要一环 /146

(十三)能增强性功能的家庭药膳 /148

(十四)练气功真的要禁欲百日吗? /154

(十五)青年人的性心理 /155

1.择偶心理 /155

2.热恋心理 /156

3.婚期心理 /156

(十六)中年人的性心理 /157

(十七)老年人的性心理 /158

(十八)如何防止性功能早衰 /159

1.首先要行房有度 /159

2.平时要吃些补精益肾食品 /160

3.要注意性生活时“还精补脑”160

(十九)如何避免得性病 /160

1.注意性生活时的清洁卫生 /161

2.避免不洁性交 /161

3.勿采用不正常的性交方式 /161

4.其他措施 /162

(二十)外出旅游期间如何防止性病162

(二十一)性生活“七不宜” /162

1.情绪不佳时不宜过性生活 /162

2.身体疲倦时不宜过性生活 /163

3.气候异常时不宜过性生活 /163

4.酒喝多了不宜过性生活 /163

5.患病期间或患病以后的恢复期间要禁止性交或节制性交 /164

6.妇女在月经、怀孕、生产、喂奶期间应该禁止或者节制性交 /164

7.不要和除爱人以外的人性交 /164

六、睡眠养生法 /165

(一)保证睡眠,拥有健康 /166

(二)睡的别名 /167

(三)睡眠的奥秘 /167

(四)祖国医学对睡眠的认识 /168

(五)睡眠与衰老 /169

(六)孩子的睡眠与智力发育有密切关系171

(七)矮人要长高,睡眠须讲究 /172

(八)梦的寻踪 /173

(九)睡眠的体位与健康 /174

(十)病人要注意睡姿 /176

(十一)枕头的学问 /176

 1.方枕不如圆枕好 /176

 2.高枕亦有忧 /177

 3.别忘晒枕头 /178

 4.“抱枕”能治“五十肩” /178

 5.药枕 /178

 6.冬日睡眠要防“落枕” /179

 7.落枕切莫乱端颈项 /180

(十二)正确的睡眠方法 /181

 1.悠悠水床睡长乐 /181

 2.睡硬床不一定比睡软床好 /18l

 3. 睡草席要注意的麻烦 /182

 4.芳香味中睡好觉 /182

 5. 睡觉前的养生措施 /183

 6.夏季午睡有学问 /183

 7.注意午睡时间不宜长 /184

 8.伏案午睡会损害视力 /184

 9.不宜午睡的三种人 /185

 10.叭砖“久卧伤气”,请勿赖床 /185

 11.节假日也不要睡懒觉 /185

 12.哪些人不宜睡沙发床 /185

 13.起床后不要马上叠被 /186

 14.开灯睡觉与“光压力” /186

 15.早起早睡,未必人人适合 /186

 16.还是不“开夜车”好 /188

 17.每天的睡眠可分段进行 /189

 18. 有哪些人独居睡眠不宜 /190

 (十三)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191

 (十四)严重打鼾有危险 /192

 (十五)谈谈失眠 /192

 (十六)失眠者不要依赖安眠药 /194

七、养颜护肤法一195

 (一)美容从“心”做起 /195

 (二)洗脸有学问197

 1.洗脸用水 /197

 2.面皂的选择 /198

 3.洗脸的方法 /198

 (三)面膜美容- /198

1.中药面膜 /199

2.家庭食品面膜 /199

3.塑胶面膜 /20l

4.中药倒模面膜 /201

5.电子面膜 /201

6.石膏倒模面膜 /201

7.蔬菜水果类面膜 /202

 (四)美发先养血 /203

 (五)气功养发 /204

 (穴)保肾养发 /205

 (七)男士也需要美容 /205

 (八)黑妹怎样装扮好 /207

 (九)表现女性魅力的几种装扮 /207

 (十)漫谈医学美容中的除皱术 /209

1.医学美容胶原除皱 /209

2.预防骨骼退化能除皱 /209

3.手术除皱 /209

4.中药抗皱 /210

5.药膳祛皱 /21l

6.按摩祛皱 /212

7.针刺祛皱 /213

8.民间验方除皱 /213

 (十一)谈谈减肥法因血型而异 /214

1.O型血肥胖患者的减肥法 /214

2.A型血肥胖患者的减肥法 /215

3.B型血肥胖患者的减肥法 /215

4.AB型血肥胖患者的减肥法 /216

 (十二)防治老年斑的偏方、验方 /217

 (十三)芦荟美容效果好 /218

 (十四)美容佳品话珍珠 /219

 (十五)美容反被“美容”误 /221

1.20岁女性易陷入的美容误区 /221

2.30岁女性易陷入的美容误区 /222

3.40岁女性易走进的美容误区 /223

4.年龄不同,养颜护发的要点也不同 /223

八、药物养生法 /225

(一)益寿之宝——药物养生 /225

1.不无故进补 /226

2.要因入进补 /227

3.要因时进补 /227

4.要对症进补 /227

5.要注意虚不受补 /227

(二)常用的补药 /228

1.补气药 /228

2.补血药 /233

3.补阴药 /235

4.补阳药 /240

(三)常用的补益中成药 /241

1.补气类中成药 /24l

2.补血类中成药 /247

3.气血双补类中成药 /25l

4.补阴类中成药 /258

5.补阳类中成药 /270

6. 阴阳双补类中成药 /273

九、旅游保健法 /283

(一)旅游的意义和目的 /283

(二)旅游中的保健 /285

1.旅游中的精神保健 /286

2.旅游中吃的保健 /289

3.旅游中睡眠的保健 /291

4.旅游中怎样注意性的保健 /293

5.旅游中行的保健 /294

6.春季旅游话保健 /300

7.夏季旅游话保健 /303

8.秋季旅游登山的保健 /305

9.冬季旅游话保健 /305

10.旅游中吃点补药好 /306

11.旅游者的大敌——水土不服 /307

12.不宜忘了森林旅游 /308

13.旅游不宜饮山泉水 /309

14.旅游吃点红鳟鱼好 /310

十、名人养生奥秘 /311

 (一)孔子为何能长寿? /311

 (二)老子的养生观 /312

 (三)墨子五行养生论 /313

 (四)从诸葛亮早逝应想到的 /314

 (五)从《龟虽寿》看曹操的养生观315

 (六)苏东坡的养生法 /316

 (七)陆游养生四秘诀 /317

 (八)药王养生四法则 /319

 (九)白居易的健康病历诗 /320

 (十)朱丹溪的色欲观 /321

 (十一)乾隆的养生之道 /322

 (十二)康熙的保健奥秘 /323

 (十三)蒲松龄的养生法 /324

 (十四)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325

 (十五)画家高桐轩的“十乐” /327

 (十六)朱德散步 /327

 (十七)马寅初教授的健身法 /329

 (十八)书画家的长寿秘诀 /330

参考资料 /331

试读章节

(1)要因地、因时、因人、因病选择饮食

因地:是指生活、工作地区不同,饮食不同。

因时:是指季节不同,饮食不同,早餐、中餐、晚餐不同,饮食不同。由于宴会常常安排在晚上,且丰富美味,不少干部往往晚餐吃得较多,再加上又要常喝酒,很容易饭后不久就进入梦乡.殊不知,这是最错误的饮食法。因为大量未经很好消化吸收利用的高脂肪、高糖食物在进入血液后,特别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不少领导干部的高血压、心脏病均与此密切相关。我们奉劝那些常常参加晚宴的人们,晚餐还是少吃为好。若吃得较多,一定不要早睡。最好是散步半小时左右。

因人,是指人们的性别、职业、年龄、体质不同,所选择的饮食当有区别。若一天很累回家,晚餐就应该多吃点碱性食物,如蔬菜,以中和体内的酸性产物。

因病,不少干部由于积劳成疾,常常患有这种或那种疾病。这就需要依据祖国医学的食疗法来选择饮食。如果是高血压患者.就应选择多吃点降压的食物,如芹菜、醋泡花生、海蜇等;如果身体肥胖,就应选择一些减肥的食物,如冬瓜、荷叶、薏苡仁等;如气虚、身倦无力、亚健康状态者,当选用一些补气益气、健脾补胃的食物,如牛肉、赤小豆、扁豆等。

(2)要学会分清食物的寒热温凉,常吃胆固醇低的食物

中医营养学认为,食物有寒、热、温、凉的不同,若寒凉的食物吃多了,会引起胃痛,伤人阳气;而热性食物吃多了,会使人燥热,烦躁不安。由此可见,了解一些常吃食物的寒热温凉很有必要.以免吃出病来。

由于不少干部公务繁忙,很少运动,再加上出门有车坐,极易形成肥胖、动脉硬化,所以在平时饮食中,要多食一些胆固醇低的食物如兔肉、鱼(但鱿鱼不宜吃)、瘦肉、新鲜蔬菜等,蛋类中的松花蛋及鸡蛋中的蛋黄尽量少吃。

总享,要注意吃出健康,不要吃出疾病,更不要用自己的牙齿给自己坟墓,这绝非危言耸听。“病从口入”,保持进出口的平衡,这是每个人都要牢记的。P16

序言

我专职从事中医养生的研究与教学已有二十多年,早在1984一年我就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个提出要开设中医养生学,得到了当时的校长、现任人大常委委员王永炎的支持。1987年我们在全国第一个开办了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其中我担任了中医养生康复名著选的主编和中医养生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康复学的编委。1997年由我担任主编的《中华养生宝典》问世:全书120万字,上下两册,包括人民日报、中国电视报、北京日报等在内的十余家报纸进行了报导,以后我又相继出版了《养生博览》、《养生与长寿》等养生名著。本书《中华养生秘诀》是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对人们的健康极有好处。由于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能够延年益寿的学问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传统养生学,它的价值就更大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医学顾问 张湖德

           2005年3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养生秘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湖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43237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6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12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