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陶瓷研究鉴赏丛书”中的一本,旨在以新颖的研究方法,翔实的资料和精确的考证,对中国陶瓷艺园里展现出别具一格而又耀人眼目的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及鉴赏进行全面分析和介绍;同时精选实物彩图173幅,按朝代顺序进行科学的鉴定。本书是古瓷爱好者难觅的佳友,也是认识青花瓷、鉴定青花瓷最好的参考书。
图书 | 中国青花瓷/陶瓷研究鉴赏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陶瓷研究鉴赏丛书”中的一本,旨在以新颖的研究方法,翔实的资料和精确的考证,对中国陶瓷艺园里展现出别具一格而又耀人眼目的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及鉴赏进行全面分析和介绍;同时精选实物彩图173幅,按朝代顺序进行科学的鉴定。本书是古瓷爱好者难觅的佳友,也是认识青花瓷、鉴定青花瓷最好的参考书。 内容推荐 陶瓷与中国的关系深远,甚至“陶瓷”(China)便代表了“中国”。陶瓷的发明与发展对人类的文化进程有重大的影响,而陶瓷的绚丽与多姿更牵动着无数求善,求美的心灵。 坊间介绍陶瓷的出版物多属图繁文简,面对精美的图片,若想进一步研究,便有不知如何下手之虞。原作内容丰富而充实,读后启发良多,但仅有文字,又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憾!乃商请原作者配加图片百幅,以飨读者。希望在图文并茂的呈现下,提升随机欣赏到考古与鉴定的层次,穿透文物的背后,明白经济与文化的脉动。让古陶瓷的瑰丽面貌大放光彩。 《陶瓷研究·鉴赏丛书》全系列包含:《中国古瓷汇考》·《中国古瓷铭文》·《中国色釉瓷》·《中国彩绘瓷》·《中国青花瓷》·《中国唐三彩》·《中国陶瓷综述》七册。史学家周谷城先生对这套书亦赋予极高之评价。 《陶瓷研究·鉴赏丛书》奉献给读者的便是先人智慧的七座宝库,帮助所有的文物爱好者,将追求至美至善之心,在日常生活里,化渺远之古物为富涵生机的生活艺术。 目录 一 青花瓷的种类和特征 1 青花瓷的种类和命名 白釉青花 色釉青花 青花釉里红 青花加彩 2 青花瓷的胎釉特征和青花呈色 青花瓷的胎骨 青花瓷的釉色 青花瓷的青花色泽 元代青花的色泽 明代青花的色泽 清代青花的色泽 3 中国古代青花瓷的烧制 青花瓷的烧制地点 官窑青花和民窑青花 二 青花瓷的装饰方法和造型特征 1 青花瓷的釉彩装饰 白地青花 青地白花 满青和洒蓝 色地青花 2 青花瓷的胎体装饰 堆塑装饰 印花装饰 刻画装饰 3 青花瓷的器物造型 玉壶舂瓶 罐 高足杯和高足盘 碗和杯 笔筒 三 唐·宋和元代青花瓷 1 唐·宋原始青花瓷 唐代原始青花瓷 宋代原始青花瓷 2 元代青花瓷的发现和存世品及其分期 元代青花瓷的发现及存世 元代青花瓷的分期 3 元代青花瓷的造型和装饰 元青花瓷的造型 元青花瓷的装饰方法和绘画笔法 元青花瓷的装饰纹样 四 明代青花瓷 …… 五 清代青花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青花瓷/陶瓷研究鉴赏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正中//朱裕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0217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6.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65 |
宽 | 195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