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一部集中华民族文化大成的书,是融中华民族艺术风格于一炉的书。作为一部小说,它的深度、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境界可以讲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超越的。本书用随笔的形式,研究了关于《红楼梦》中的历史名物、风俗的问题,让您更好的知其味!
图书 | 红楼风俗名物谭(邓云乡论红楼梦)/名家解读红楼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红楼梦是一部集中华民族文化大成的书,是融中华民族艺术风格于一炉的书。作为一部小说,它的深度、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境界可以讲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超越的。本书用随笔的形式,研究了关于《红楼梦》中的历史名物、风俗的问题,让您更好的知其味! 内容推荐 两百多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著作成千上万,但因研究者的个性及对文本研究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论点的创造性和特殊性”。 《名家解读红楼梦》主要收录了当今国内红楼梦研究领域的名家有关红学研究的自选集。其中包括冯其庸、李希凡、周绍良、周策纵、刘世德、蔡义江、林冠夫、胡文彬、邓云乡、吕启祥、周思源、白盾等著名红学家们的代表性论著。 目录 过年·忙年·年事/(1) 元宵·家宴/(13) 听戏·小戏/(J9) 戏班·串戏/(29) 斗牌·赌博/(粥) “茄鲞”试诠/(46) “乌庄头账单”补充/(53) 常服与官服/(59) 宝玉的学问/(64) 私塾教育之一/(77) 私塾教育之二/(92) 曹雪芹·八股文/(101) 黛玉教诗/(113) 香菱学诗/(121) 林如海和“盐政”/(129) 江南风俗·京都“南风”/(139) 银锭与夹剪/(154) 黄金·金价/(158) 金饰·虾须镯/(165) 当头·当铺/(173) 当票/(178) 死号/(182) 凤姐放账/(186) 抄家/(190) 黛玉进京/(200) 搭棚/(208) 挂钟和打罗/(214) 释炕/(223) 酒令/(230) 高鹗的汤/(235) 天齐庙/(241) 薛蟠小像/(247) 红楼茶事/(251) “八旗”武事盛衰在《红楼梦》中的反映/(261) “红令”与“金令”/(273) 《红楼》琐话/(279) 《红楼》联语/(288) 曹雪芹与惠红豆/(291) 抄家清单/(294)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300) “红”趣胜谈禅/(313) 《红楼梦》·《阴骘文》·惠红豆/(320) 《红楼梦》与《窕言》/(33D) 《红楼梦》·上海话·“促狭”/(335) 乾隆与“傻大姐”/(3粥) 吴梅村·《红楼梦》·锦靴/(341) 湖畔谈“红”(三则)/(345) 两本“红楼”小书/(354) “石头渡海”和胡适/(35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红楼风俗名物谭(邓云乡论红楼梦)/名家解读红楼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邓云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2934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4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