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社会与历史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16世纪的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出生时有胎膜的农民在一年中的某些夜晚陷入沉睡,而灵魂则离开躯体去参加在田野上与巫师们的“战斗”。卡洛·金斯伯格从天主教会的档案中整理并研究了弗留利地区一系列宗教审判案例的细节,生动描述了这些“本南丹蒂”如何在教会的一步步压力之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混淆,进而把自己归为巫师的过程。

内容推荐

16世纪的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出生时有胎膜的农民在一年中的某些夜晚陷入沉睡,而灵魂则离开躯体去参加在田野上与巫师们的“战斗”。这一古老的祈求丰收仪式引起了天主教会的注意,一系列的调查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展开,宗教裁判所竭力想把夜半外出的“本南丹蒂”纳入异端的巫术活动,他们的介入最终导致了这些传统信仰的消亡。

卡洛·金斯伯格从天主教会的档案中整理并研究了弗留利地区一系列宗教审判案例的细节,不仅生动描述了这些“本南丹蒂”如何在教会的一步步压力之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混淆,进而把自己归为巫师的过程,而且高超地复原了这一时期农民的心理状态,使得本书成为大众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著作。

目录

前言

英文版序言

意大利文版序言

第一章 夜间的战斗

第二章 亡灵的游行

第三章 调查官与巫师之间的本南丹蒂

第四章 参加半夜拜鬼仪式的本南丹蒂

附录

译名对照表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但莫杜克仍坚持他的立场:“我是说每个生下来有胎膜的人都得去。”调查官坚持认为自己知道进入这个“职业”领域的真实情况,但莫杜克所说的话又让他难以置信;莫杜克简单地回答道:“灵魂离开身体、四处游荡,其他什么也没有发生。”

这个本南丹蒂的回答必定在费里切修士的头脑中引起了极大的怀疑,他问道:“是谁召唤你的呢?上帝、天使、一个什么人还是一个恶魔?”“他与常人无异,”莫杜克告诉他说,“他只是职位在我们所有人之上罢了,他敲着鼓,召唤我们。”在回答另一个问题时,他补充说:“我们是一个大集体,通常我们有五千人或者更多……有些人是一个村子来的,互相认识,另外的人则不认识。”调查官并不罢休:“谁把他置于你们之上?”“我不知道,”莫杜克说,“但我们相信他是上帝派来的,因为我们为基督信仰而战。”至于队长,“他是本南丹蒂团的首领,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当到四十岁;……他从科隆来,二十八岁,身材高大,红胡子,白皮肤,有妻室,有贵族血统”;他的徽章是白色的,“他握着横木垂到头顶的旗子是黑色的”,他又补充道:“我们的标准标杆上挂的是白色丝质、烫金、绣有狮子的旗子”,而“巫师的旗子则是红色丝质、烫金的,绣着四个恶魔”;他们的队长是个长着黑胡子、又高又大的德国人。他们在各地作战,像阿扎诺境内,像库尼亚诺附近,有时“在德意志的土地上,或在科吉尼斯附近的某块地里”。

但调查官仍要求知道更多,最首要的,是其他本南丹蒂的名字。莫杜克拒绝了,理由是“我将受到整个团的报复”。

P12

序言

16世纪有段时间,盛行于弗留利一带奇特的宗教活动引起了教会的注意,尽管他们对此无计可施,而这个地区正是德意志、意大利和斯拉夫民族习俗的交汇处。这里指的是“慈善的行者”(good walker)的仪式性团体,他们从生来有胎膜的人中选出来,在一年中的某些夜晚恍惚出神或陷入深睡,这时他们的灵魂(有时以小动物的形式)离开躯体去参加战斗,他们拿茴香束当武器,为了一季收成的命运而反抗巫师组成的类似团体。他们还行医诊病,有着其他行善的法力。卡洛·金斯伯格认为他们的活动是曾一度在中欧广泛流传的祈求丰收的仪式,但是到了这个时期也许主要盛行于弗留利(还有立陶宛,出于自l7世纪末起对仁慈的狼人这一极其相似制度的记载)这类边缘区域,同时他暗示斯拉夫甚或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一阿尔泰山的影响,这些当然还须留待民间宗教方面的专家下判决。

然而,他这部极其通俗易懂的作品要表达的真正旨趣却不在这里。宗教裁判所(多少受到其代表对弗留利方言的无知,还受到威尼斯共和国的猜忌等障碍)没有弄清是什么催生了“慈善的行者”,因而竭力把他们纳入易于归类的属于异端的巫术活动中去,还逼迫其牺牲者承认参加了最为凶暴的半夜拜鬼仪式。更有甚者,这样荒谬的行径居然成功了。一系列调查和审判从1570年代展开直到1640年代,金斯伯格先生从各种档案中摘录的细节,展现了“慈善的行者”在此时十分敏感的教会的压力下渐渐把自己归为巫师(尽管尽力保持他们仁慈的职责)的过程。毫无疑问,对于他们来说,受到残酷的迫害而向巫师转变来得如此之晚,实属侥幸。教会插手农民的传统活动在这一事例中的主要影响表现在最终将导致这些活动衰亡。

书中个案发生在一时一地,但是对于“巫术”的一般研究,它同样中肯,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此我们不同意玛格丽特·玛瑞把它当作对基督教充满敌意的古老的地下宗教,而认为它是很早就与官方正统宗教建立起共生关系的仪式性活动——最初本南丹萨(benandanti)认为他们自己是反抗恶魔、拥护基督的斗士——但是在教会的政策下他们被迫走向反面。(被告中有个人认为他们的活动与“土耳其人、犹太人和异教徒”的活动相似)

卡洛·金斯伯格此书的旨趣也不仅在于他对16至17世纪宗教、魔法和巫术这一自1966年以来被广泛关注但却相当专业化的论题的探索,“复原这一时期农民的心理状态”才是他的初衷。近年来书写那些观点几乎无据可查之人的历史成了一种普遍的尝试。正由于此,后来这些研究作品构成了人文科学的绝大部分。金斯伯格的功劳在于,在勒鲁瓦.拉迪里的《蒙塔尤》之前很久,他就认识到——与常常被假设的相反——宗教裁判所的资料让我们捕捉到了它的受害者的声音,让我们得以复原他们智力领域、公众和个人生活。它让一位具有高度技巧,最重要的是,极富想象力的史家做到了这些。但是已看过金斯伯格后一本书《奶酪和蛆虫》的读者将不用听我在这里赘述他的技巧和想象力。在这部早期作品中他作出了对探索大众意识的史家来说极具蛊惑和刺激的研究。有幸的是,你会发现这种研究在1983年比远去的1966年所具有的魅力要多很多。

E·J·霍布斯鲍姆

后记

《夜间的战斗》一书是根据卡洛·金斯伯格著作之英译本(John&Anne Tedeschi翻译)译出的。

此书的翻译出版,我有很多人要感谢。

首先是我的恩师朱孝远先生。记得五年前第一次游未名湖,朱老师给我做向导,一路上谈了很多,其中就有卡洛·金斯伯格的史观。我对社会史的兴趣,由此激发。翻译中,一直得到朱老师的鼓励。完成后,朱老师又全书过目,为我把关。

其次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廖学盛、北京大学历史系赵进中、北京大学历史系张雄三位先生,在本书注释部分的拉丁文、德文和意大利文的翻译上给我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廖先生,之前我根本就不认识,经朱老师、社科院郭方先生介绍,就闯上门去求助。去世界史所的那个早上我至今记忆犹新,廖先生在办公室等我,桌上是特意为我从家里搬来的几本巨型词典,见我来了,解释说,不能保证全数解答我的疑难,我们主要是一起查字典,解决问题。那个早上,疑难的拉丁文像符码一样一个个解开了,跟上下文连缀起来,显露出涵义。等廖先生用餐券请我在世界史所小食堂吃饭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告别廖先生出来,走在王府井大街人行道上,晒着午后的阳光,心里是华尔兹的清新旋律。我相信,前辈学者不光以其学术作品所体现的学识见地给后学以眼界,更以其立言行事所体现的谦逊、精进、朴实给后学以境界。廖先生的著述我并不熟悉,但给我这陌生后辈留下的,却可称为简单的丰富和朴素的生动。

我还要感谢我师兄夏洞奇和我丈夫王志鹏。本书正文夹杂的少量拉丁文词句,是洞奇兄帮我翻译解决的。王志鹏在我翻译成稿后,通读全文,为我订正了不少错误。

朱歌姝

2005年11月

于美国阿尔伯克基

书评(媒体评论)

“卡洛·金斯伯格是一位具有高度技巧、极富想象力的史家,在这部早期作品中他作出了对探索大众意识的史家来说极具蛊惑和刺激的研究。”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一本代表性的著作,以分散而细碎的原始资料重构、扩建起一个读者可以进入的广大世界。”

——安东尼-帕格顿,《伦敦书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社会与历史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卡洛·金斯伯格
译者 朱歌姝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58743
开本 32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92.5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Giulio Einaudi editore s.p.a.,Torino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