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撷取浩瀚历史的精彩华章,倾注专家多年的潜心研究。用近乎口语的表述,讲述了大汉许多细节故事与人物活动,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及发展演变,揭示治乱盛衰的经验教训,并配有引人入胜的珍贵图片,再现当年盛世辉煌。全书化繁复为简约,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神奇,带你领略历史奥妙,享受阅读快感!
图书 | 大汉盛世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撷取浩瀚历史的精彩华章,倾注专家多年的潜心研究。用近乎口语的表述,讲述了大汉许多细节故事与人物活动,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及发展演变,揭示治乱盛衰的经验教训,并配有引人入胜的珍贵图片,再现当年盛世辉煌。全书化繁复为简约,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神奇,带你领略历史奥妙,享受阅读快感! 内容推荐 大汉盛世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伟大盛世,起于公元前二世纪上半期,终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延续百余年。当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生富庶,文化灿烂,对外交往活跃,综合国力独步全球,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局面和幅员辽阔的版图由此奠定。本书逐层剖析大汉盛世的经历,真实再现大汉盛世的恢宏场景,由此进一步破译国家冶乱盛衰的历史密码。 目录 第一章 在战乱中树起汉家旗帜 1.刘邦提三尺宝剑斩白蛇起义/l 2.率先入关,与民约法三章/7 3.暗渡陈仓,率师“讨逆”/13 4.顺天意,应人心,建立汉家天下/18 第二章 医治战争创伤,巩固新生政权 1.定都长安,颁布律令法仪/29 2.萧规曹随,推行无为政治/35 3.强干弱枝,消除异姓王势力/40 4.和亲匈奴,安抚南越,海内渐安/46 5.“后刘邦时代”:政策连续而稳定/52 6.诛杀诸吕,大汉江山更加巩固/58 第三章 勤勉执政,实现天下大治 1.劝课农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65 2.总结历史经验,探讨治安良方/69 3.建设宽厚、和谐、俭约的社会秩序/75 4.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维护边疆稳定/79 5.采纳“削藩策”,平定“七王之乱”/84 第四章 文武雄健,将大汉推向极盛 1.举贤良,明教化,重视选拔培养人才/93 2.尊儒术,建设统一的社会意识形态/99 3.增订法律,严明赏罚,稳固社会秩序/102 4.迁徙豪富、推恩王侯、惩治游侠/109 5.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和统一铸币/114 6.反击匈奴入侵,巩固万里边疆/122 7.张骞出使,筑起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133 8.苏武牧羊,弘扬大汉精神的英雄赞歌/139 9.轮台之诏,及时调整政策偏失/143 第五章 光耀千秋,写不尽的盛世繁华 1.改进农具、兴修水利,农业充满生机/l 51 2.官营、民营,边贸、外贸,商品交易活跃/160 3.都会气势宏伟,里市星罗棋布/166 4.经济门类齐全,工艺技术先进/172 5.陆路水路,人流物流,四通八达/182 6.由子学到经学,一代宗师董仲舒/188 7.司马相如:风雅绝伦的汉赋大家/193 8.司马迁:中华史学的千秋规范/200 9.文学艺术,辉煌成就,名家辈出/208 10.疆域辽阔,各兄弟民族共处一家/219 11.对外交往频繁,大汉文明泽及四方/225 第六章 盛世余辉,渐行渐远 1.霍光辅政,知时务之要/235 2.宣帝“中兴”,维持兴盛局面/240 3.元、成、哀三朝,国势渐趋衰弱/244 4.昭君出塞,一曲夕阳下的千古琵笆/248 5.王莽篡权,历史重现乱局/251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在战乱中树起汉家旗帜 1 刘邦提三尺宝剑斩白蛇起义 大汉盛世起于秦末战乱之后,此所谓否极泰来,久乱生治。 西周末年,礼坏乐崩,中国进入剧烈动荡变革的历史时期。先是春秋无义战,后是战国七雄兼并。伴随着战争的进程,各国纷纷开展了政治与经济变革,思想界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继承前人余烈,剿灭六国,建立了一统天下的大秦江山。当时的大秦疆域,东起东海,西达今天的甘肃南部,南至湖南,北迄辽宁东南。为了统辖这个幅员辽阔、规模空前的伟大国家,秦王赢政采取了一系列对中国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重大决策。 为了突出自己至高无上的尊严,他决定去掉王号,改称“皇帝”,并规定皇帝自称“朕”,所颁发的文告称作“制”或“诏”。他把家天下的君位世袭作为制度规定下来,自称“始皇”,其后“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专制政治体制,统一文字为小篆,其他还有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驿道、北抗匈奴等。他开创的一系列制度贯穿其后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但他也做了一些比较过激的事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他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下令,除秦国历史和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外,将其他的书全部焚毁,是为“焚书”;秦始皇三十五年,他又以卢生等诽谤罪,在咸阳活埋儒生460余人,是为“坑儒”。他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郦山墓,派几十万人修筑长城,造成大量劳工死亡。国家实行严刑峻法,庶民动辄获罪。他还迷信方士,寻求长生之药,耗费了国家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为日后埋下了反秦的种子。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始皇出游会稽。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少子胡亥等随行。在返回的途中,始皇发病,死于沙丘平台,终年50岁。 始皇生前没有确立太子。他有20多个儿子,长子扶苏宽厚仁爱,因反对焚书坑儒,被贬到上郡监蒙恬军。少子胡亥深得始皇喜爱,但在传位这样的大事上,始皇还是慎重的。始皇病重时赐诏公子扶苏,让他把兵权交给蒙恬,赶紧回成阳参加葬礼。意思就是要传位给他。但书封好还没有发出,始皇就死了,遗诏落入赵高手中。 秦始皇死在半路,丞相李斯怕皇帝的死讯传出去天下有变,便秘不发丧,下令兼程回成阳。他命令将始皇的尸体放在车里,由百官陪乘,所到之处,众人一如从前般奉食奏事,只有赵高、李斯、胡亥以及五六个比较亲近的宦官知道皇帝的死讯。当时天气很热,始皇的尸体很快就腐烂了,李斯让人在车里装了很多鲍鱼,用鲍鱼的臭味掩盖尸体的臭味。 始皇死后,宦官赵高想扶植胡亥为帝,便扣留始皇赐扶苏书而不发。赵高以前曾利用职务之便,结交胡亥,教胡亥法令、判案,深得胡亥信任。此时,赵高三劝胡亥,先以权势诱导,继以商汤伐桀。周武王伐纣,卫君杀父不为不孝的例子继续策动。见胡亥开始动摇。便又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最终,胡亥接受了劝说。于是,赵高伪造始皇遗诏,编造借口赐扶苏和蒙恬死。扶苏自杀于上郡,蒙恬不肯死,使者就让属吏把他囚于阳周。随后,赵高等在成阳立胡亥为皇帝,史称秦二世。……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汉盛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连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0001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42-6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68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