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是一个怎样的海峡?是一个自然地理海峡还是一个民族灵魂海峡?通过此长篇小说兼纪实文学,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个结论:中华民族割腕之痛有之,断臂之事决不会有。
图书 | 海峡之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台湾海峡是一个怎样的海峡?是一个自然地理海峡还是一个民族灵魂海峡?通过此长篇小说兼纪实文学,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个结论:中华民族割腕之痛有之,断臂之事决不会有。 内容推荐 杜荣林,一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英勇战斗,在和平建设、改革开放中鞠躬尽瘁的共产党战士罗进,一位逃台败兵、潜陆特务、张狂土匪,最终成为在大陆积极投资办厂的台商。曾经狭路相逢刀枪相向殊死搏斗,最终,因为共同的儿女,共同的血缘,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未来,恩仇相泯,惺惺相惜,共享海峡上空间一蓝天。 其间血泪何其多,情爱何其多,惊心动魄故事何其多! 作者在追索:台湾海峡是一个怎样的海峡?是一个自然地理海峡还是一个民族灵魂海峡? 作者提供—个结论:中华民族割腕之痛有之,断臂之事决不会有。 目录 首篇 战争 第一章:枪声起一 第二章:落花流水 第三章:血火浴 第四章:月下乌啼 次篇 前线 第五章:父女缘一 第六章:台岛相望 第七章:逢劫难一 第八章:东南流窜 再篇 潮势 第九章:海流动 第十章:隔岸听涛 第十一章:大浪涌 第十二章:越海逐潮 末篇 人心 第十三章:长相思 第十四章:伤旧追怀 第十五章:未了情 第十六章:心同此痛 尾声 试读章节 杜荣林带着东家一支劈柴刀跟着那些人走了。他投奔该队伍的原因很简单:那天他的肚子饿极了。他刚刚放牛回来,东家让他先去劈柴,然后才允许他吃野菜团子。杜荣林带着柴刀到村头听戴黄布帽的人讲话,他看到队伍里有一个人,年纪不比他大多少,个子不比他高,手中只有一支木棍,连柴刀都没有。杜荣林问那人他们都干些什么?那人说他们打鬼子。杜荣林问打鬼子有饭吃吗?那人问杜荣林手上柴刀怎么回事?杜荣林说起东家和吃不上的野菜团子。那人说:“你还等啥,跟上。” 杜荣林带着东家的柴刀跟着队伍走了,让他的瓦刀脸吝啬鬼东家大大吃了同亏。 杜荣林参加的是一支游击队,这支队伍离开杜荣林所在的村子后就去参加一场战斗,战斗中虚张声势,让一串鞭炮在洋油筒里炸得“噼里啪啦”像机关枪那样响,打了一天,据守附近一座碉堡的日军连夜撤走,游击队烧了那座碉堡。战斗刚结束,杜荣林挥着他的柴刀在碉堡里东窜西翻,想找把枪,或者一根刺刀用用。有个人跑进来,拽着他的后衣领把他往碉堡外拖,杜荣林不想走,扭来扭去刚到门边,那碉堡轰隆一下突然坍塌。两个人灰头土脸从尘埃中钻出来,竞安然无恙。P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海峡之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少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43559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