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默克尔总理--迈向权力之巅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德国政治史上,安格拉·默克尔是成就最大的一位女性:从全德基民盟的总书记,到党主席,到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安格拉·默克尔一次次被人忽视,又一次次地创造奇迹。直至今日,她终于赢得了德国人的心,正式当选德意志联邦史上首位女总理,而且是最年轻的总理。

默克尔成就了德国人心目中的一段政治神话。她成功的政治生涯,也是全球女性政治浪潮的一个里程碑。本书是迄今为止惟一一本默克尔作为作者署名的书,默克尔亲述政治神话历程,了解默克尔的第一手权威资料。

内容推荐

16年政治征程,权力顶峰的女人。本书系根据德国著名记者、传记作家胡戈·米勒一福格先生多次对默克尔的专题采访的内容整理而成,以对话的方式向读者展示出默克尔所走过的非常之路,对安格拉·默克尔传奇的人生经历做了全面介绍,是迄今为止惟一一本默克尔作为作者署名的书。此书也是广大读者了解默克尔的第一手权威资料。

目录

序言  一个女政治家的成长

第一章 我为什么要参政

吸引我从政的口号是:使自己的思想大众化

第二章 民主德国的孤独者

我不想让自己因社会制度而改变

第三章 权力之路

来自东德的女性,而且又很年轻,这一切都不会产生负面作用

第四章 特殊身份:女性和东德人

娘子军,一个既阴险又滑稽的发明

第五章 科尔的小姑娘

赫尔姆特·科尔和基督教民主联盟,这二者是根本无法分开的

第六章 德国的未来

德国必须重新成为一个把富裕和创造性融为一体的国家

第七章 走向大西洋

欧洲只有一种选择:统一并建立横跨大西洋的伙伴关系

第八章 基民盟的未来

保守意味着:在某个牢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第九章 为德国人民服务

200 5年5月30日安格拉·默克尔在被正式提名为总理候选人时,在柏林的

康拉德·阿登纳馆的讲话

第十章 默克尔大事记

资料来源

试读章节

我为什么要参政

吸引我从政的口号是:使自己的思想大众化

您是首位荣升为一个大党的主席的女性,现在叉是第一位竞争总理的女性,您曾经梦想过这些吗?

我从来没有梦想过这些事情。但担任了党主席就意味着可能成为总理候选人。而现在,这已经成为现实。

成为总理候选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您曾做过哪些积极的努力?

怎么说呢,如果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握好权力的话,我就不应该作基民盟的党主席。

在德国的政治舞台上从来还没有过像您这样位高权重的女性,您是否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惊讶?

惊讶谈不上。但有时我感到,说得客气点,我知道自己拥有、而且现在仍然拥有许多别人无法企及的机会。由于人们往往不知道哪些作法在什么时候能够达到何种效果。因此,我做事谨慎,一般不会轻举妄动、意气用事。

您是否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您所取得的或就完全是凭借自己的能力?

不是,这一点我非常肯定。当然,在成功的道路上,我也显示出自己的能力。人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否则人生就会变得索然无味。

您认为,迄今为止自己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1995年,我任环境部长之后主持召开了柏林气象大会,会议结束时形成了《柏林协议》,后来,由此而产生了著名的《京都议定书》。当时有13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使我第一次接触了许多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财富、贫困、发展中国家、欧洲联盟等等。在14天的会议上,我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信任,其标志就是会议结束时所作出的协议。我认为这件事是自己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

您只谈了自己众多成就中的一个,其他成就是否也能谈一下?

这些成就都已经成为过去,并且,对我来讲,它们并不都是愉快的,但是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对于基民盟捐款事件的处理’,我认为在当时,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在最关键的时刻,也就是1999年底,我为此特别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法兰克福汇报》上……

通过这件事,您摆脱了超级父亲科尔的……

这是您的看法。我认为,这是一次重大的政治危机,面对危机,联盟党必须坚持立场,客观上,这对科尔的政治生命有不良影响,这让我感到非常难过。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对基民盟的发展十分重要。在我任环境部长时,出现了核废料密封箱运输问题,当时,我对这件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什么是国家行政垄断,什么是法律的尊严等等,我们直接面对了尖锐的法律界限问题。通过处理这些问题所积累的经验,也是重要的成就。

1990年,为了成为施特拉尔松一吕根选区的联邦议员候选人,您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如果当时失败的话,您最初的政治生涯或许就此结束了。

 我不这样认为。当时,京特·克劳泽甚至已经为我准备了一个后备选区,即利布尼茨一答姆加尔腾选区。因为当时没有人认为我会在吕根选区获胜。

如果当时失败的话,你现在会是往做什么呢?

不知道。我当时在联邦新闻署工作,与政界的接触很多。或许我会是某个州的州政府部长,这很有可能。因为我对政治很着迷,即使这次选举失败,我也不会就此放弃。  

是什么原因使您对政治这样感兴趣呢?

在民主德国时期我总感到很压抑,不能与人自由交往。这点在两德统一后感触很深。如果当时我不做自然科学研究,再去找新的工作,我想我可能会是某化工企业外联部门的领导……  这个职位的收入会很高的吧。

这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曾经还有过另外一个梦想:成为劳动局的领导,我觉得在那里自己的才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我可以给更多的人带来帮助。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幻想,它曾在我的脑海里停留过好长一段时间。我总在想,除了从政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

从政之后,您是否想再继续搞物理研究呢?

我认为自己是一位好的物理学家,尽管并非成就卓著,也没有幻想过诺贝尔奖提名,但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学者。我当时的择业愿望与民主德国的生活环境有关,因为在那里,自然科学研究最直接地接近真理。

德国的统一为您提供7一次重新就业的机会,是吗?

是的。我不是不满意自己的职业。但是,德国的统一向我敞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其他人,包括我的丈夫都说,现在终于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来搞科研了。而我却另有想法。

做家庭主妇和母亲对您来说难道就不是一种选择吗?

我不想这么做,我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但我非常尊重那些选择做家庭主妇和母亲的女性。

假如您当时另有打算的话,基民盟今天会有什么损失?

非常简单,基民盟就会失去我。

......

                        P8-10

序言

一个女政治家的成长

安格拉·默克尔,尽管她被戏称为“科尔的小姑娘”,而且长期被人低估,但是,今天她却是第一个以女性和东德人的双重身份,准备夺取总理宝座的人。若能以51岁的年龄入主总理府的话,她也许将成为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政府首脑,甚至比1982年10月出任总理的赫尔姆特·科尔还年轻15个月。

从普通姑娘到民主觉醒党成员,直至成为德国最大政党的主席,在十几年的政治生涯里,默克尔以艰难而又令人惊讶的步伐快速迈向权力的顶峰。其间,曾经有无数的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冷漠的天使、有权力欲的物理学家、善于迷惑伪装的大师。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标签仍然不断:最具影响力的德国女政治家、女强人或与前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夫人相提并论,称为玛吉·默克尔。

公众了解的只是政治家默克尔,而对她的私人生活所知甚微。一方面,在其15年政治生涯中,这位物理学博士的行事方式与其他高层政治人物大相径庭。另一方面,她对自己的私生活严加保密。她的第二任丈夫,即化学教授约阿希姆·绍尔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科学空间里,很少在公开场合下与她一同露面。他们两人分别为各自的事业而忙碌着。

在这本书里,安格拉·默克尔将走到您面前,亲自向您解答她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除了两位作者的对话外,绝对没有第三个人的解释、说明与评价;而一问一答的内容撰写形式,保证了内容的真实可信。这部访谈形式的作品对安格拉·默克尔包罗万象的经历做了全面介绍,既有她个人成长的历程,也有她的政治见解。

默克尔仕途上的升迁是与许多机遇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柏林墙的倒塌,恐怕现在她仍在东柏林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在1989年底的变革岁月里,安格拉·默克尔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次人生历程。她看到了新的机遇,并紧握不放。她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她相信自己能胜任任何一个新的使命。

从科学家到政治家,默克尔平步青云。35岁就担任民主觉醒党的新闻发言人,随后任民主德国惟一经过民主选举的总理洛塔尔·德梅齐埃所领导的政府的副发言人,36岁任部长,44岁成为基民盟党总书记,45岁任党主席,48岁成为基民盟和基社盟联邦议会党团主席,50岁被推举为总理候选人。 

幸运不断降临到安格拉·默克尔身上,1991年,这位刚进入联邦议会的新人,很快就映入了总理的视野,被推举为联邦妇女青年部部长;紧接着,科尔的接班人朔伊伯勒又任命她为基民盟总书记,这完全得益于她的东德背景,这是她最后一个轻松获取的职务。

此后,默克尔的发展道路完全是由她的性格所决定的,她那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对掌握权力的渴望、驾驭变局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责任感决定了她今天的发展。同时,她也具备了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所必须拥有的能力,即成竹在胸、适时妥协和审时度势。

对于格哈德·施罗德来说,她是颇具实力的挑战者,绝非等闲之辈。如果她认定某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那么她就会马上着手解决,例如,在处理基民盟捐款事件上,她不顾党主席朔伊伯勒的反对,公开要求全党与“超级父亲”科尔划清界限,坚决认为不这样就会毁掉基民盟。这位战略家准确地判断了形势,这以后,全党上下都铭记了这位具有反叛精神的总书记。

就连联邦总统霍斯特·科勒在其任职问题上也感激默克尔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当时沃尔夫冈·朔伊伯勒毫不隐讳自己的参选意图,明确表示对总统一职感兴趣,基民盟和基社盟内有不少重要人物都表示支持。然而,这位基民盟的女主席看到,在自民党和基民盟的议会党团内,朔伊伯勒在主持工作时树敌太多,联邦大会上获得多数支持的难度很大。她当机立断地推举了候选人科勒,此举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与自民党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后,她为联邦共和国推举了科勒这位国家首脑。任职一年后,这位首脑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和赞赏。

2000年初,朔伊伯勒因受党内政治捐款丑闻牵连而下台时,安格拉·默克尔追求权力和影响力的意图就更加明显了。这位党的总书记闪电般地采取了行动,当众人还在不停地争论该由谁接替朔伊伯勒的职务时,她已经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发出了“安吉”的呼声。为此,党内领导层中的一些人虽然牢骚满腹,但也只好被迫顺水推舟。当时,有些人自我安慰说,这种选择只是一个“过渡性的解决办法”。

马上,这位“过渡性”的党主席表现出了极强的毅力和权力欲望。一年半之后,默克尔便开始着手2002年联邦议会的总理候选人工作。当她发现基社盟主席施多伊贝尔是一张更好的牌时,就推举他参加竞选并全力支持他展开竞选活动。这个战略撤退对她来说是值得的。联邦议会选举失败后,施多伊贝尔的基社盟以及基民盟议会党团领导人弗里德里希·迈尔茨都一起为她努力奔波,排除异己。使她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

为了加强她的权力基础,这位基民盟主席从2003年开始对许多事情都表明自己的明确立场。她支持美国的伊拉克政策;赞成一个严格的社会制度改革方案,即赫尔佐克委员会的建议方案,并将弗里德里希·迈尔茨激进的税收方案为己所用。

这意味着她要与莱茵河地区的资本主义综合保险体系决裂。默克尔率领基民盟重新回到了路德维希·艾哈德的路上。曾几何时,这个已经让基社盟想放弃的方案,却被这位基民盟领导人重新捡回来。为使基社盟和基民盟党内就医疗保险改革方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默克尔投入的力量远比泽霍夫还要多,这就迫使泽霍夫这位基社盟的社会政策先锋退出了她的队伍。

泽霍夫并非惟一在公众面前成为“铁娘子默克尔”“牺牲品”的人,朔伊伯勒和迈尔茨也在此列。在社会政沿生活中,妇女往往比男人更艰辛,如果他们在竞争中一样顶住了强大的压力,显示出超群的能力,那么,男士们自然就成了英雄,而女人们却经常被贬为冷漠的自私者。

在基民盟内作为一号人物的安格拉-默克尔受到的尊重超过爱戴,她不是那种很快会得到大家欢心的人。要成为“党的母亲”,对这位入伍时间不长的女士来说还缺乏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基础,也缺乏联盟党内部的密友或知己。而内向的性格和猜疑之心都是她很大的弱点。

东德的生活像烙印一样深入了她的骨髓,作为一位基督教牧师的孩子,她很小就懂得要谨慎行事,不可逢人就献出一片真心以及不轻易许诺等道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历至今还对她产生影响。她所信奉的自由经济思想和亲美心理,或许就是缘于西方社会在东德受太多压抑的反弹?对此,德国政坛也是众说纷纭。

安格拉·默克尔曾经是1600万民主德国公民之一。然而,在她的身上却有许多与一般东德人的不同之处:默克尔的母亲出生在汉堡,早年随默克尔的父亲来到民主德国,他们居住在滕普林,组建了牧师家庭;她的汉堡亲属经常给她提供西方的出版物和流行的漂亮衣服。她是学校的优等生,但行事常遭非议。在高中12年级时,因为不遵守学校“文艺演出”的规定,这位“领头人安格拉”和她的三位同学险些不能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后,她去莱比锡大学学习物理学,在那里认识了同学乌利希·默克尔。不久两人结婚,之后双双去了柏林。这段婚姻仅维持了4年。这位年轻的女科学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从不隐讳她对东德社会的反感,但她又非常适应那个社会,在研究所里的自由德国青年团担任文化委员就是一个佐证。她在研究所时的同事,现汉诺威大学教授汉斯一约克·奥斯滕说,她“当时组织一些讨论,其主题常常是德国社会主义统一党所不喜欢的”。奥斯滕曾经是德国社会主义统一党的党员,也是默克尔所在的自由德国青年团的领导。

人们经常说安格拉·默克尔有两次人生,她的人生经历很明显地分为完全不同的两块,其一是民主德国的自然科学家;其二是联邦德国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同样,她也是一位有着两副面孔的女性,在公众场合,她是一位作风严谨并疑心很重的职业政治家;而在生活中,她又是一位说话简洁幽默,面带微笑,充满魅力的普通人。

现在,安格拉·默克尔正努力争取她的第三次新的人生经历,即争取成为德国首位女总理。她认为,德国在经济、就业和科学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不能总是向后倒退。就像东德人拆除柏林墙那样,她决心要创造拆除制造隔阂的制度基础,以拆除陋习之墙、仇恨之墙以及恐惧之墙。

这位东德女性希望在统一了的祖国里,人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快乐,在国家经济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再造辉煌。也就是说,安格拉·默克尔想要让民众更加自由,世界更加和平,在减少税收及福利的基础上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这意味着,在可能的将来,德国人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完全依赖国家而免除个人的一切负担,包括最重要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负担。

对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的方案,这位前民主德国公民早在柏林墙和铁丝网后面就进行过认真的研究。这个方案之所以令她振奋不已,就在于当时它是无法付诸实现的。这位东德的物理学家比一些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成长的西德人看得更清楚,她知道是什么力量促使自由、竞争和社会平衡三位一体,共同汇聚于一国之中。作为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想激发这股力量为创建新的生活而奋斗。因此,在一位来自新联邦州的女士的带领下,这个反应迟钝而又缺乏勇气的国家完全有可能扭转乾坤,从而使统一的德国奔向崭新的前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默克尔总理--迈向权力之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安格拉·默克尔//胡戈·米勒-福格
译者 李卡宁//许文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31173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167=6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8
17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