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策略竞争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跨国企业与投资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作者马亚明证明了企业优势虽然是FDI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但它既不是FDI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从而在理论层次上填补了主流跨国公司优势理论的空白地带。全书涉及高级国际经济学的近半部内容——FDI,也从投资角度深涉国际竞争中的企业行为,由此可窥见这本并不厚的著作之宏大学术意义。该书的出版与发行,无论是对中国国际经济学莘莘学子还是对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管理者都颇有裨益。

内容推荐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滚浓而来,企业间的国际竞争越演越烈。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跨国公司的涌入,当地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使巳被打破,他们必须面对强大的外来竞争者,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了。在这种情形下,当地企业如何对付跨国公司的多点完争,怎样抗衡这些外未免争者的一些策略行为呢?当市场完争从国内延伸到国际时,对外直接投资是当地企业竞争的重要武器。但根据传统的主流跨国公司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这些没有优势的企业而言,他们似乎没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理由。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己经加入到对外直接投资的行列之中。在投资主导型国际分工和全球竞争的现代经济环境下,这些当地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面对外直接投资是他们挤入市场、占领市场、保有自己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有效策略手段。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中的一员,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在未来几年将逐步开放汽牟、金融、能源等市场。这意味着我国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民被企业将被迫面对竞争的升级,面对跨国公司来势汹汹的全线进攻。为了在与国外跨国公司的角逐中争得一席之地,民族企业在尽快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还应在对国际竞争对午的策略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对外直接投资这一策略武器,以便获得生存和发展。

主流优势理论根植千不完全市场,但遗憾的是它没有融入不完全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策略约束性和反应。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特别是在寡占市场中,企业之间的行为是相互直接影响的,所以企业在决策时必须考虑自身行为的影响和对方的策略反应,企业之问的这种策略互动可能是他们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8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领域中策略性对外直接投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拨资不是以主流优势理论所揭示的合理扩张性动因,面是以所谓的策略性动机为依据,其理论背景是建立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的。因此,理性的企业在作出对外直接拨资决策之前,需要对市场结构和竞争对午的行为进行分析,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思考自身是否具有垄断优势,并将它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必不可少的条件。

本书运用非合作博彝的思想方法,将企业置于国际竞争的范畴内,构建附加企业策略的对外直接投资分析框架,分析了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具体而言,笔者对对外直接投资与竞争优势的双向关系、枝术扩散与对外直接投资、枝术创新与对外直接投资、“交换威胁”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内贸易与行业内交叉投资、发展中国家的逆向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性动机、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直接投资的诱致作用以及跨国并购的策略动因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企业的策略可分为主动策略和反应策略。

主动策略导致的对外直接投资属于主动型拨资,它源于投资主体(企业)本身的拨资冲动。如以利用竟争优势、抢免进入、手求技术和战略性资产簪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

反应策略又称为诱发策略,是指由企业之外的竞争环境变动引致的企业行为,它往往是企业为了保护其市场竞争地位,对竟争对手或经济政策变动作出的反应,在这种策略推动下的对外直接投资多为防御性或迫动性投资,如“跃过关税”型、“交换威胁”和“跟随潮流”型对外直接投资。

从竞争策略的角度考虑,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贡献:一是创造了新的竞争优势,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更有效地占有和保持国际市场份额,赚取更多的利润。二是对外直接投资能获取一些完争策略优级,能有效抑制竞争对手的行为,并通过影响竞争对手的行为而从中获利。前者可称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竞争效应,后者则为间接竞争效应。

本书的主要结论可归纳如下:

1.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在于利用和发挥原有的优势,还在于保持、手求和创造新的化势,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战略,企业可以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疚得发展和壮大,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可以使企业在竞争对午的母国市场争取一席之地,因销售量增加面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动机,而且使企业能快速地掌握世界上本行业及相关产业的最新技术发展状况,充分分享技术溢散的好处,从而使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地得到增强。

2.垄断优势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不可少的务件。策略因手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因素,在缺乏企业特定优势的情形下,企业之间的策略互动可能促成对外直接拨资的发生。寡头厂商之问的抑制与反抑制,策略行动与反策略行动可能使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戈向竞争对午所在国的市场进行渗透,从而产生行业内交叉投资。

3.对千具有垄断优势的跨国公司来说,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竞争中具百重要的策略性作用。由于占据百利的完争地位,跨国公司可以利用京遣国的贸易政策或自身行为策略性地提高竞争对午的成本:利用自身的垄断化势,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抢先进入东道国市场,以影响完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的行为,从而达到改变均衡结果,维护和提高其市场势力的目的。

4.跨国并购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是跨国公司面对全球激烈竞争所作出的策略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出口是相对于新建投资的优超策略,但却为并购投资的劣势策略,即有:并购投资>出口>新建投资。

5.我国企业已经从根本上失去了在封闭的国内市场中培育奎断优势能力的机会,这意味着折中理论逻揖中的前提条件正趋于消失,因此,企业的对外直接拨资应当更多地考虑策略动机。

目录

总序(滕维藻)

序 (冼国明)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章 竞争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

1.1 跨国公司主流优势理论:缺陷和发展

1.2 技术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一个关于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

1.3 技术扩散、集群与对外直接投资

1.4 企业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

1.5 技术创新与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章 寡头竞争、策略互动与对外直接投资

2.1 市场结构及企业间竞争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2.2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对外直接投资:一个博弈论的分析框架

2.3 交换威胁与产业内交叉对外直接投资

2.4 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交叉投资

第三章 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性动机分析

3.1 进入遏制、抢先博弈与对外直接投资

3.2 国际市场份额的策略竞争与对外直接投资

3.3 策略性垂直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

第四章 附加策略的对外直接投资分析框架

4.1 环境变动、策略反应与对外直接投资

4.2 基于竞争对手分析的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4.3 附加策略的对外直接投资分析框架

4.4 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动因:一些实例

第五章 国际竞争、策略选择与跨国并购

5.1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全球跨国投资的主要方式

5.2 策略竞争与跨国并购

5.3 国际竞争与企业的策略选择

第六章 策略竞争与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6.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动因分析

6.2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3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跨国并购

6.4 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与措施

6.5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垄断优势论和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在跨国公司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前者是开创性的跨国公司理论,后者则被西方学术界视为跨国公司的“通论”。这两种理论可统称为企业优势论,其核心在于企业的优势。无论是海默一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还是邓宁的折中理论,虽然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论述上日臻完善,但他们的共同点是企业要进行跨国经营,必须具有某种特定优势。然而,基于企业特定优势的理论在解释当今世界跨国经营的现象时则显得有些欠缺,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英文简称FDI)、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交叉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发展的一些趋势,如跨国并购、战略联盟、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英文简称R&D)的国际化以及跨国公司的一些策略行为等均难以做出圆满的解释。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主流优势理论的固有缺陷:

(1)主流优势理论将企业的特定优势作为企业跨国经营的前提条件,忽视了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目的的分析,只是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而忽视了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的分析,因而不能全面把握竞争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跨国经营的实质不仅在于利用和发展原有的优势,还在于保持和寻求新的优势,因而对外直接投资也是企业获得、创造竞争优势的手段。

(2)缺乏动态性的分析,因而无法完全解释跨国公司的成长。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企业可以在跨国经营中发展、壮大。企业在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时,应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即应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而不应局限于短期的利润。例如,从短期来看,学习型的FDI(对外直接投资)可能会招致利润的亏损,但从长期来看,前期的FDI可以学习与积累经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总体营销能力,从而改善企业在未来世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一个系统——任何系统,经济的或其他的——在每一个给定时点上充分利用可能达到的最佳优势,也许在长期中不如一个没有在给定时点上这么做的系统,因为后者没有这么做到这一点也许是取得长期业绩水平或速度的条件”。只要企业在短期内遭受的损失可以通过竞争力的增强而得到补偿,学习型的FDI就是可取的。

(3)跨国公司至少在两个国家的市场上同时进行经营活动。当这些市场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性时,单独考虑一个市场上的收益情况并不能决定在该市场上的策略,而需要从企业的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各个市场,力图使总收益最大。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可能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而是为其他的市场服务,如功能支持型的FDI,因而企业是否具有特定优势就不是第一位的了。正是这一原因使得企业在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进行FDI,因为它会在母国市场(或者是在第三国的市场的其他FDI项目)上得到补偿,从而保障了跨国公司的整体利益。P1-2

序言

近30年来,中国经济体系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提高,中国境外的跨国公司到大陆的直接投资浪潮逐步高涨,到如今,中国当地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早已被打破,它们必须面对比自身强大数倍乃至数10倍的外来竞争者。而且看起来,作为整体的国内企业有可能在全球性竞争中降身为世界大跨国公司的附属品。为避免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当地企业如何有效地对付世界大跨国公司的多点竞争?如何与外来竞争者的策略行为(也被称为战略行为)相抗衡呢?中国企业与之竞争的方法之一是到国外去投资。而根据传统的主流跨国公司理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似乎没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理由。但在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益增多的中国企业已经加入到对外直接投资的行列。该书的作者曾下苦功研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作者正确地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当地企业挤入市场、占领市场和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有效战略措施。

该书作者鉴于西方主流优势理论并没有融入不完全市场中企业之间的战略约束性和反应,指出在寡占市场中,企业之间的战略互动可能是它们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作者认为在理性的企业做出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之前,需要对市场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行为进行辨析,而不宜只局限于思考自身是否具有垄断优势。

该书运用非合作博弈的方法,将企业置于国际竞争的范围内,构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分析框架。作者系统深入地研究了FDI(对外直接投资)与竞争优势的双向关系、技术扩散与FDI、技术创新FDI、“交换威胁”与FDI、行业内贸易与行业内交叉投资、发展中国家的逆向FDI和FDI的战略性动机,也探讨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FDI的诱致作用和跨国并购的战略动因。

该书主要作者马亚明证明了企业优势虽然是FDI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但它既不是FDI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从而在理论层次上填补了主流跨国公司优势理论的空白地带。全书涉及高级国际经济学的近半部内容——FDI,也从投资角度深涉国际竞争中的企业行为,由此可窥见这本并不厚的著作之宏大学术意义。该书的出版与发行,无论是对中国国际经济学莘莘学子还是对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管理者都颇有裨益。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书的完成首先得益于我的导师张岩贵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论文的选题、撰写、修改乃至最后的定稿,先生都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因此先生理所当然也是本书的著者。

1998年,我毅然放弃了免试攻读数学博士学位的机会,懵懵懂懂地从数学王国迈入了神圣的经济学殿堂。从“山路”(变分学中重要的引理)到“大道”(高级宏观经济学中的定理),本以为前面的路会一马平川,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是呀,对于博大精深的经济学,我还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又怎么会有坦途呢?与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学友们相比,我知之甚少。我深深地知道,我只有通过加倍的努力才能赶上他们。这种无形的压力伴随着我,也使我在求学生涯的最后时期体味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寒窗。这篇拙作虽然很难令人满意,但却花费了我相当的心血。

能够成为张岩贵教授的学生实在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自投身师门以来,我时常感受到导师清正的做人风范,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勤奋砥砺的治学态度和诲人不倦的育人风格。先生平易近人,待人亲善,其读书之多,学识之渊博令我仰慕,做人之至诚至真让我感动。先生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我悉心的指导,而且在生活上更是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先生就像亲生父亲一样待我,想尽一切办法为我寻找各种经济来源以补贴学业,没有先生的关怀、鼓励和教导,我无法完成这篇耗费心智和时间的学位论文。师恩似海深,终身难忘。

三年的求学生活中,冼国明教授在百忙之中给予了我诸多的指导和帮助。是冼老师讲授的《跨国公司理论专题》课程激发了我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兴趣;是冼老师独特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时常使我茅塞顿开;也正是冼老师所给的计算机让我敲完了这每一个字符。在此我向冼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我要特别感谢蒋殿春教授,本书的立题和选题很大程度上是受蒋老师的博士论文《跨国公司与市场结构》的启发。

感谢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所有老师和学生,在我病中的日子里,是他们给予了我亲人般的关怀和照顾。熊性美教授、陈漓高教授、戴金平教授、张晓峒教授、李荣林教授、周爱民教授等老师讲授的课程使我获得了无尽的营养,他们都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感谢郑飞虎博士、宋昊放博士、赵海波博士、田存志博士、刘丁博士、王允贵博士和马静如博士,三年来与诸位学友的交流切磋,使我受益匪浅。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建立了珍贵的友谊,衷心希望这份友谊能够长存。

感谢我最最敬爱的父母,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用无私的爱默默地支持和鼓励我走过了漫长的求学生涯,二老的养育之恩终身难以报答。准备论文出版期间,正直爱子马兆麟的出生和健康成长,感谢他给全家带来的无尽欢乐。感谢我的妻子王敏女士,是她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和儿子的抚养事务,使我能够潜心进行学术研究。

离开美丽古朴的南开园后,我辗转于深圳、天津、北京,在中国保险业和信托业侵淫多年。如今,我像一只倦鸟,又回到了宁静的校园——天津财经大学,感谢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高正平教授、经济学院书记孙森教授、金融系主任王爱俭教授、挚友李宏教授给予的帮助。

书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缺陷由我完全负责,同时也敬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马亚明

2005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策略竞争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跨国企业与投资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亚明//张岩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74852
开本 32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53:39